天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薯,竟然是从马屁屁里掏出来的......

红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作物,又称山芋、番薯、红苕等。其块根富含淀粉,含有大量易于被消化道消化和迅速转化为能量的多糖,因此成为了应对饥饿的有力“武器”。而且和另一种知名薯类土豆不同,红薯可溶性糖的含量也相当高,因此吃起来带有一股甜味,这也是其“甘薯”“甜薯”“地瓜”之名乃至英文名“sweet potato”的来历。

对于新一辈国人,在物资极大丰富的今日,香甜可口的烤红薯已变成在路边小摊可以随手买到的零食。但对于经历过战争、社会变革的老一辈国人来讲,红薯则是承担着他们对于那个饥饿年代最主要的食物记忆。

而红薯并非产自我国。说起红薯传入中国,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中国著名历史老师袁腾飞讲,中国的第一个红薯,是从马屁股中掏出来的......

故事是这样的:

红薯原产于美洲,被哥伦布带到了西班牙,随后献给了女王,现在我们无从得知女王初次见到这个新作物时的惊奇表情,但我们知道,到了16世纪初,红薯已经普遍种植于西班牙各地。

16世纪中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发展,西班牙水手把这个易种植、味甘美的作物带到了亚洲——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明代万历(1573一1620年),华侨陈振龙在菲律宾经商时发现红薯。他不由大为心动。

这东西实在是太好了,种植简单,产量可观,生熟都可以吃,这要是带回中国,那国人就不至于饿死了。于是就想将红薯带回来。最大的难题出现了,西班牙人有所防范,将红薯带回国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在当时由西班牙人控制的吕宋岛可是明令禁止的。

至于怎么将红薯带回国内,陈振龙第一次把红薯藏在麻袋之中,当然西班牙人在检查时轻轻松松就查到了。于是陈振龙不得不另想办法,第二次他把红薯藏在竹竿之中,但因为有“前科”,西班牙人对陈振龙的货物检查更加仔细,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

后来有聪明的陈振龙,将红薯塞入马的肛门,这才蒙混过关。他将红薯带到了老家福建,中国开始了红薯的种植。从此,红薯就在这片远离于原产地千里之外的中华大地扎下了根,成为了中国老百姓再也离不开的重要作物。

感到好奇的是,过了关以后,他们是怎么从马屁屁里弄出来的?掏么?

笑话归笑话。这红薯的传入,可是我们华人一片赤诚的爱国心啊。

后人对红薯的传入充满感激之情。在红薯的“中国故乡”福建,闽南话又被称作“地瓜话”,地方戏曲又叫“地瓜戏”;在福州乌石山上还有一座先薯亭,纪念将红薯引入和推广的两位重要人物——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

这红薯传到中国以后,可是立了大功了。

小麦亩产两三百斤,水稻四五百斤,可这红薯上千斤、几千斤甚至上万斤。一下子就养活了更多的中国人。在没有引进红薯之前,中国的人口一直很难突破6000万。自从红薯进入中国后,中国人口开始突破一亿人,后来到红薯广泛种植的清代甚至达到3亿-4亿人。

据说,乾隆非常喜欢吃烤红薯,几乎天天都要吃上一两块,还治好了他的老便秘。

清朝开始,红薯成为下层百姓日常食物,在发生水旱灾荒的年分,更是小民救饥度荒的救命之物,一直到现在。

不少人回忆,在1959-1961年三年饥荒,多亏了红薯保命。作家微音在回忆录中说:“1958年之后,‘三面红旗’引致全国性的灾难。农业生产大倒退,粮食严重短缺。从内部传来的消息表明,各省饿死的数字不知凡几,所以我才用三分之一的工资买50斤红薯用来备荒。”

今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常年红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4.2%,近年来我国红薯产业一直以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年均总产量超过1亿吨。

历史的风风雨雨已然过去,封建王朝也早已落幕,没有人再会因为粮食欠收活不下去。暮然回首,数风流人物,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源于那位名叫陈振龙的人费尽心机带回的那第一个红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