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風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託武后協理政事。自此,武則天從參政步人執政,“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武則天雖在幕後,卻遙控了朝廷實權。後來,高宗後悔,圖謀收回大權,並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機事不密,“謀洩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於是讓大臣許敬宗捏造上官儀和已經被廢的太子李忠圖謀反叛,將上官儀父子處死,籍沒其家。據史書記載:“上官儀及子庭芝既被誅,庭芝妻鄭氏及女婉兒配入掖庭。”上官婉兒入宮後,不但不設法報滅族之仇,卻死心塌地地服侍武則天,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武則天滅上官族的大災難來臨時,婉兒剛出生不久,隨母親鄭氏在宮中任 宮奴”。在她14歲時,改變命運的機會終於來到。武則天即位後進行了許多改革,選拔優秀的女官是其中之一。聽到上官婉兒的名聲後,她召來母女二人,要親自考考這個仇人之後。面對武則天的考題,上官婉兒一揮而就,寫了一首七言詩,其文辭精美,比起朝廷大臣們的腐儒酸調,可謂天上人間。愛才的武則天並不計較上官婉兒的家族背景,感嘆道:“此女才智非凡,賽過鬚眉!”隨後命上官兒離開,到她身邊來當秘書。負責起草詔書等事宜。

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武皇帝大權 ,作為她的秘書,實際上有著重要的政治影響力,因此,到了武則天的身邊就相當 於步入了當時的權力中心區域。 上官婉兒接到詔命後,心裡非常複雜,這個權力至上的女人,曾是殺死自己 家人的仇人,害得自己和母親淪落為奴,現在,她又要自己去服侍她,憎恨、感激,恐懼各種滋味湧上心頭,煩惱無比。但是,在政治鬥爭極其複雜的官廷中 生存下來,這是最重要的,身為“罪臣”之後,如果不能討到武則天的喜歡,恐怕她連做個尋常家庭婦女都不可得,更不用想自己和母親脫離苦海了。想到這些,上官婉兒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的秘書工作,兢兢業業,這也越發得到武則天的信任與喜愛。可能有人會責怪她“認賊作父”。這樣的指責對她是不公平的 一個弱齡少女,難道要她獨力去對抗政權穩固的武則天王朝嗎?

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也有人認為,是武則天的寬大胸懷感動了上官婉兒。武則天是女中豪傑,在從政處事上每每顯示出獨特的魅力,令上官婉兒歎服不已,尤其是在對待駱賓王 這個人物上。武則天在看過駱賓王起草的討武檄文後,竟然沉靜地說道:“宰相 之過,人有如是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上官婉兒心中十分驚服。武則天能夠拋開自己的立場來審視人物,深為政敵的才子惋惜,的確是一個不計前嫌、求賢若渴的傑出政治家,從此她徹底打消了復仇的念頭,死心塌地跟隨武則天,贏得了武則天的信任。

年輕漂亮又有才華的上官婉兒,很容易成了三個皇子李賢、李顯和李旦的共 同愛慕對象。而上官婉兒的初戀對象,是太子李賢,李賢比她大八歲,同在宮中 長大,更何況李賢牌性溫和,才華出眾,她對李賢懷有愛慕之心可以理解。可是 當李賢對武則天濫施淫威,擅權弄權產生不滿之時,上官婉兒選擇了背叛愛情。 廢太子的詔書就是由上官婉兒起草的,“太子懷逆,廢為庶民,流放巴州 李賢之後,上官婉兒接受了新太子李顯的愛。

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公元683年,高宗去世,遺詔皇 太子李顯樞前即帝位,武則天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兩個月以後,武則天將李顯廢為廬陵王,幽禁於別所,這個詔書又是由上官婉兒來起草。 武則天非常信任上官婉兒,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張昌 宗見上官婉兒青春亮麗,有時也勾引她。一天,張昌宗調戲婉兒時,被武則天看 見。武則天盛怒之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怒斥道:“汝 敢近我禁寅,罪當處死。”在張昌宗的一再跪求下,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 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位以後,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封其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但此時婉兒並不高興。她嫌中宗懦弱 能,投靠了掌握實際政權的韋皇后。在武后晚年時,上官婉兒曾與大臣武三思私通,她為了討好皇后韋氏,竟然將武三思讓給了韋氏。上官婉兒在起草詔令的過程中經常推舉武氏,抑制唐中宗。這引起了太子李重俊的氣憤。景龍元年(70年)七月,李重俊發兵殺武三思及其親黨十餘人,但是上官婉兒跑到了唐中宗和韋后處,並揚言說 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韋后和中宗一時大怒,發兵平叛,太子兵敗被殺。

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景雲元年(710年),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死中宗,立中宗年儀16歲的幼子李重茂為帝,韋后稱太后,臨朝聽政,並派上官婉兒商請太平公主,想得到她的幫助。此事未果以後,韋后自當朝政,後來還想殺少帝李重茂和相王李旦。多年榮 華奢靡的生活,已經麻痺了上官婉兒原本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政治嗅覺,相王第 三子李隆基得知韋后的陰謀後,與太平公主合謀,聯絡羽林軍衝入皇宮殺死韋后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自然也難逃厄運。她離開人世才47歲。一代才女從此香消上官婉兒是歷史上才女之一,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玉殞。

一代才女,與武則天有滅族之仇卻忠心耿耿,原因在這裡!

上官婉兒無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儘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力,但她仍要仰皇上、 皇后後、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這個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後來,她未能選脫厄運,做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