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在中國古代,女性的身份總是帶有一定綜合性的色彩,就像其不僅擁有表現於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卑微感,但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群體,我們也不可否認,女性對於社會的支撐和推動作用,就如馬克思所云“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的社會地位來精確的衡量”,這也讓女性群體逐漸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唐代作為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轉折時期,其強盛的經濟、繁榮的文化、開放的政治理念,使得大唐女性的生活狀況也具有不同於他朝的特殊性,相對於其它朝代而言,由於大唐女性所受的禮教束縛較小,再加上大唐自由和開放的大環境,也就讓大唐女性有著較為優越的生活條件,而這一點在上層女性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唐代上層女性的生活較前朝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而作為古代小說滄海遺珠的典型代表——《太平廣記》一直以來,在某種程度上被戴上了“唐代上層女性身份史”的頭銜,其在書中對唐代皇族、貴族、官僚、商婦等“上層女子”為主的女性群體進行刻畫,從而讓我們能夠真實、深入的觸碰和了解到這些唐代上層女性在婦女婚戀、家庭生活及社會活動等方面的真實情形。

1.禮法鬆動下的婚姻生活

大多時候,當我們需要了解唐代上層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時,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舊唐書》、《新唐書》等這些官修正史中的記載,並習慣於將其作為知識的主要參考,但無論怎樣唐代始終都是以封建禮教為主的封建王朝,女性的地位本就低下,這也使得我們難從正史中去直觀感受唐代上層女性形象變遷所帶來的明顯差異和變化。

這樣一來,我們往往會忽略掉筆記、小說、詩歌、野史雜記乃至墓誌銘等對於唐代上層女性生活狀態的描寫,雖然有些內容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這些來源於生活的藝術,恰好能從側面將女性真實的生活狀態反映的淋漓盡致,而編撰於宋代初期的《太平廣記》,則是唐代生活化描寫的集大成者。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太平廣記被譽為“唐代上層女性身份史”

《太平廣記》是宋初李昉等十三人集體編纂的一部古代野史和小說總集,其中的作品涵蓋了先秦秦漢至北宋初年近3000年曆史。作為第一部官修的大型類書化小說總集,《太平廣記》對於唐代的描寫更是佔了其中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有關唐代生活習俗、社會經濟等方面的記載更是填補了正史的空白。尤其是《太平廣記》中對於唐代上層女性婚姻生活、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等方面的記載,不僅豐富了唐代上層女性的形象,更讓我們能夠管窺整個大唐上層女性的生活狀態,所以我們的故事就要圍繞著《太平廣記》所刻畫的一個個角色展開了。

對於上層女性來說,或者是尤其對於封建時期的女性來說,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佔用的時間,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我們的故事就要從她們的家庭生活開始講起。

有唐一代的女性,特別是初唐和盛唐時期,一方面受到北方胡人少數民族風氣的浸染,另一方面,處於唐代高速發展期,其所帶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經濟水平的極速飆升,這些都使得唐代社會對於禮法的重視程度不像宋代以後要求那麼嚴酷,這也讓上層女性有了自由追求愛情的權利,而在《太平廣記》中便出現了大量主動追求心儀男性,自主選擇婚姻的大膽女性,這些顛覆性的女性一經出現,也就與前朝後代封建禮制下的女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薛濤與元稹的愛情成為自由戀愛的典範

當然除了自由戀愛的出現,唐代上層女性婚姻的政治化也是《太平廣記》所記述的普遍現象,在唐代,婚姻嫁娶作為人人都較為看重的大事,不僅是雙方的選擇,更是政治因素的考慮,就像士人寒士往往都希望能夠娶到七族五姓的女性,以此來敲開上層社會的大門。但這種政治化的婚姻也帶來了對唐代上層女性新的界定,於是在這樣的家庭結構中,上層女性通常擁有家庭財產的支配權,這就讓其在家庭生活中享有較高的地位,使她們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一環,既而形成“女強男弱”的現象。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唐代上層女性婚姻

所謂“一妻不能御,一家從可知……以之相天下,天下從可之。……有家則妻擅其家,有國則妻據其國,有天下則妻指魔其天下,令一縣則小君映簾,守一州則夫人並坐,論道經邦,奮庸熙載,則于飛對內殿,連理入都堂,粉黛判賞罰,裙襦執生殺矣。”

總的來說,《太平廣記》中所刻畫的上層女性自由戀愛及政治化婚姻中“女強男弱”等女性家庭地位抬高的現象,一方面是由於唐代北方少數民族風氣的逐漸風靡,使得唐代上層女性受到“胡風”、“重女”等新思潮的影響,另一方面,唐代上層婚姻的政治化,也就是夫妻之間門第地位的差異,這也導致上層女性在家庭地位上對男性的壓制程度更深,再加上唐代花街柳巷的盛行,無形中加速促使了上層女性形象的轉變,使其由婚前的溫、良向婚後的悍、妒這一形象轉換,從而致使這樣的上層女性成為後世眼中的異數。

2.才華橫溢的上層女性

封建社會中的不平等,在歷朝歷代都有明顯的反映,從最基本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再到文化教育,這些都突出了不同階級生活內容、目的和標準的不均衡,而在這之中,中國古代女性教育的不均衡,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古代封建社會主要以男性為本位,女性喪失了種種外出、社交的權利,甚至是公開受教育的權利也被剝奪,但李唐時期作為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政治開明、文化開放的時代,女性教育也受到父母的支持,這就使得許多女性擁有了上學的機會,但受教育的主體集中在上層家庭。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唐代上層女性教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而作為唐代上層女性群像刻畫的經典之作——《太平廣記》,其對唐代皇族、貴族、官僚、商婦等“上層女子”為主的教育有了許多細緻描寫。就如《太平廣記》中收錄的才女共有十二篇,其中《魚玄機》、《謝道韞》、《張氏》、《杜羔妻》、《張睽妻》、《關圖妹》和《上官婉容》、《楊容華》等十一篇有關才女的小說記載均是官宦貴族家的女性,由此可見唐代官宦貴族女性教育普及的盛況。

在唐代上層社會,為了讓女性出嫁後不失禮數,父母都會讓她們學習女師、女訓等規範女子行為思想的道德書籍,而這種“婦學”,時刻秉承《周禮》“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各帥其屬以時御敘於王所”的內容規範,而書中的內容也大多強調女子應該三從四德、恪守婦道,從而帶給了女性更多的道德思想枷鎖。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女誡等書成為女性教育的啟蒙之書

當然,作為顯貴之家,除了灌輸給女子《女論語》、《女孝經》等女訓性質的書籍外,上層家族還重視她們的啟蒙功課,尤其是對經典的誦讀和詩文的習得。而其所接受的這些文化教育,不僅讓這些出閣女子能夠獲得一定的才學,變得知書達理,更在一定程度上對夫家的事業產生積極的輔助作用,更有甚者,一些頗有學識的上層女性還可以指導夫婿讀書,進而博取功名,除此以外,唐代詩書的盛行,使得上層女性養成了寫詩習文的的習慣,而這種現象在《太平廣記》中描述的尤為普遍,就如唐代著名的女詩人魚玄機就曾寫過“綺陌春望遠,瑤徽秋興多。殷勤不得語,紅淚一雙流。”等流傳較廣的名句。所以從《太平廣記》記載的詩歌可以看出,那時官宦貴族等上層女性,具有相當高的文化水平,經史詩賦都是她們文化學習的日常,此外這種不斷湧現的不俗的文化水平,也無形中促進了唐代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唐代上層女性的教育更是包含了舞樂等方面

可以說,儒家思想的影響力之大,即使是到了思想開放,經濟、社會繁榮的李唐時期,其依舊是控制整個社會各個階層的主流思想,就像上層女性婚前的女德學習使得女性在年幼的思想形成時期就被以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為主的儒家思想套上了沉重的枷鎖,這些思想的束縛讓這些上層女性在婚後和婚前的生活中,逐漸失去了自我意識,從而只能婚前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但如果拋開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太平廣記》中所記錄下的上層女性,也正是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才可以通過多重渠道、多種方式來學習文化,來學習詩詞歌賦,以至於使得唐代上層女性的文化素質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從而出現薛濤、魚玄機等女性詩人。這些受到良好知識教育的上層女性,不僅沒有徹底淪為丈夫的的附屬品,反而可以在之後的婚姻生活中獲得一定的重視,而且不論是教育子女,照顧家庭,還是“歸於許氏,輔佐君子”,她們在各個方面都能處理的遊刃有餘,甚至可以獨擋一面,成為後世歷朝歷代不可想象的女性典型。

3.從《太平廣記》看唐代上層女性的真實地位

自古代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之後,男性逐漸成了社會的主導,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男性都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和權威,而隨著儒家學說的確立,三綱五常,男尊女卑也就成了整個封建社會天經地義的事。直到李唐皇室奪取政權以後,胡風的風靡,社會的開放,使得唐代上層女性與歷朝歷代的女性相比,擁有了較高的社會地位,並且縮短了男性、女性之間地位的差距。而從《太平廣記》中對各個女性角色的刻畫中就能看出,唐代女性的地位與後世“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論調,是有著點滴區別的,這種區別在女性傳統角色的突破,社會地位的突出與抬升,以及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方面都有著淋漓盡致的體現。

但是儘管李唐時期的上層女性有著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可是在整個封建社會大環境的作用下,上層女性的地位始終還是受到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她們依然擺脫不了封建男權社會下無奈命運的支配,尤其是在面對政治化婚姻時,這些更是成為間接反映上層女性地位的一個縮影。

由於受到丈夫納妾的影響,唐代上層女性的婚後生活往往是不幸福,再加上唐代開放社會環境的影響,故此唐代男性納妾的行為是廣泛的,而在這種普遍化的納妾行為下,就如《太平廣記》中所記載的那樣,不同性格的上層女性也會有著不同的應對方式,這恰恰也就成為反映兩性地位不平等的真實寫照。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花街柳巷的盛行引起男性納妾的普遍性

一般來說,賢良淑德的女性,常常會以詩文來化解丈夫變心、納妾之事,就像《太平廣記》中的那些才女一樣,面對著丈夫因子嗣原因而毅然休妻,《慎氏》中的妻子慎氏寫下訣別詩句“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還有《薛媛》中的妻子薛媛為感化變心丈夫寫的那首“已經顏索寞,漸覺鬢凋殘。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這些詩文都是上層才女,通過對往昔情感的留戀,以此來諷刺感化變心男性,最終化解休妻危機的經典佳作,當然也是才女挽回婚姻的手段而已。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上層女性常以詩文化解丈夫變納妾之事

可相比之下,其中性情剛烈的女子,則以彪悍、善妒的形象來維持自己婚姻的穩定,就像《魚玄機》中的才女魚玄機一樣,雖歸於才女之名,卻“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遭到丈夫背叛,從而對夫婿的寵妾痛下殺手,最終“為京尹溫璋殺之,有集行於世”

《太平廣記》中記錄了什麼?是女性解放?還是曇花一現?

才女魚玄機

事實上,作為政治化婚姻和一妻多妾制下婚姻張力的化解形式,無論是賢良淑德的女性還是性情剛烈的女性,這些處於政治婚姻泥潭中的女性都是不幸的,由於她們婚姻的起點是以利益為目的,再加上唐代開放的社會風氣,花街柳巷的盛行,這就讓男性有了很大的機率來納妾,從而影響到大婦的家庭地位,所以說縱然這些上層女性身份高貴,但依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掣制,而這種不平等待遇即使在《太平廣記》中都有描述,但作為封建思想佔領上峰的時代,例如“魚玄機”等女性的反抗和掙扎,非但不會受到時代的同情,反而會被當作“悍妒”的典型給予貶低,縱然成為封建男權話語統治下的女性悲劇。

總而言之,《太平廣記》筆下的唐代上層女性其在婚姻生活、文化教育、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形象,已於前朝後代的女性有著相對較大的自由度,當然這種自由與唐代統治階級喜好胡風,經濟繁榮以及政治開放是密不可分的,但我們也應看到這種自由度更多的只是一種虛假的自由,在面對著上千年儒家禮教、封建思想薰陶下的社會,是無法做到絕對意義上的自由的,這也讓《太平廣記》中的上層女性形象被蒙上了一層“悲劇化”的色彩,不僅讓大唐這曇花一現的女性之光湮滅於歷朝歷代的禮法之中,也讓享受到片刻自由的上層女性終究成為男性的附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