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作者:流雲藝朵

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唐代詩人王維,出身佛教家庭,青年時期俸儒學入仕途,中年以後談禪詩畫,隱居輞川。儒、釋、隱的精神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很明顯地在不同階段彰顯。然而,在他一生中的精神信仰裡,還暗含著一種俠義精神。

這種俠義精神,在王維的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交往中多可見,特別是他那個時期所作的《少年行》組詩四首,後期偶爾顯露的俠義思想也流露他的一些詩作裡。

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01|王維《少年行》四首組詩的概況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其一)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其二)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其三)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其四)

是由四首七言絕句構成的一組詩。“組詩”,一般而言,是指用同一體裁寫的多篇詩作,共同表現一個總的主題。組詩的結構,有的比較鬆散,比如,李白曾經寫了《古風》五十九首,陳子昂寫過《感遇》三十八首。結構鬆散,但是具體每一首詩都統一在共同的主題思想之下。

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還有的組詩,除了有統一的思想外,詩與詩之間的邏輯關係也比較嚴密,有前後的次序安排,結構緊湊。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再如,今天要說的王維的《少年行》四首。

這四首詩,第一首,寫俠義青少年們在高樓之上聚飲,暢想俠義理想。第二首,寫從軍報國的志向,也是俠義理想的一種實踐渴望。第三首,寫在征戰中勇猛殺敵的,展現為國報效的豪情與氣概。第四首,寫戰後卻沒有得到國家表彰的境遇。從內容上,這四首詩前後的邏輯關係清晰,不可調換位置。

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02王維為什麼會有俠義情懷

後人總結王維的一生,把他稱為隱逸詩人,稱他為“詩佛”,他在晚年的時候突出了隱的風格,甚至寫出“萬事不關心”的詩句。

那麼,為什麼他還有這樣的的“俠義情懷”?為什麼會以極具感染力的筆調描繪少年俠客的浪漫生活和豪壯氣概?這與王維本身的經歷思想,及其大唐時代文化精神有著密切關係。

首先,受傳統遊俠文化的影響。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俠客,是春秋戰國時代與縱橫家一類的人物。這類人往往一旦結為知己,便意氣相投,必要時,他們可以赴湯蹈火,慷慨就義如先秦的俠客義士荊軻、漢初的謀士張良。

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王維遊俠詩創作是盛唐遊俠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產物。傳統遊俠文化到初盛唐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這與唐帝國的繁榮昌盛是相關的。唐帝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稱得上是最繁榮昌盛的封建國家。生活在這樣的國度,人們的精神風貌和心理狀態必定隨之發生變化。

王維前期的邊塞詩,遊俠詩的創作應當說跟當時時代的那種雄渾浩大的時代氣魄也是分不開的。

03中年後的王維,內心仍然湧動著俠義之情。

中年以後,詩人隱居輞川,寄情山水,他不再對政治抱有熱情;但他的憂國憂民的心沒有泯滅,他的積鬱不平,也並沒有消除。如這個時期他的《偶作六首》其五:

趙女彈箜篌。復能邯鄲舞。夫婿輕薄兒。鬥雞事齊主。黃金買歌笑。用錢不復數。許史相經過。高門盈四牡。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鄒魯。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被服聖人教。一生自窮苦。


詩中暗諷唐玄宗晚年不理朝政,卻酷愛鬥雞。皇帝喜歡的事情百姓效之,有的人甚至憑藉鬥雞的本領贏得高官厚祿。而哪些苦讀的儒生們,雖然遵奉儒教,氣宇軒昂,卻貧困潦倒。詩人對當時時弊的不滿可以看出,雖說是完事不關心,可還是止不住內心那一腔正義和對社會他人的真情體察。

遊俠組詩出少年,他儒、釋、隱兼具的一生還貫穿著一種俠義情懷

王維的一生,儒、釋(禪)、隱之外,還應當加上“俠”。這四種氣質的結合,形成了一個歷史上獨一無二,光芒永存的王維。

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

參考文獻:

你對 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流雲藝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