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掛鉤捕鼠籠為什麼捕鼠率低?弊端在哪兒?

用傳統掛鉤捕鼠籠捕鼠,經常有人為其捕鼠率不夠理想而煩惱:老鼠不願進籠;誘餌被吃光,卻捕不到鼠;或捕到後又逃跑了。那麼傳統捕鼠籠到底為什麼捕鼠率低?它的弊端在哪兒呢?

傳統掛鉤捕鼠籠為什麼捕鼠率低?弊端在哪兒?

傳統掛鉤捕鼠籠

傳統鼠籠捕鼠過程有4個動作:①老鼠進籠;②吃誘餌;③向前拉誘餌鉤並啟動機關;④籠門關閉、困住老鼠。即老鼠入籠後要它按設計人的願望,在吃誘餌時,向籠門所在的前方拉動誘餌鉤並啟動機關——完成捕鼠過程的全部4個動作後才能捕鼠。本來,引誘老鼠入籠就不易,入籠後還要它只向前拉鉤就更困難。如果老鼠小心翼翼吃誘餌、不拉誘餌鉤,或老鼠不向前拉,而是“錯誤”地向左、右、或後方拉,就不能引發、啟動機關關閉籠門和捕鼠。這都是傳統鼠籠捕鼠率低的重要原因。

傳統掛鉤捕鼠籠為什麼捕鼠率低?弊端在哪兒?

傳統捕鼠籠

看來,用傳統鼠籠捕鼠,首先要使老鼠敢於入籠、樂意入籠;其次,需要老鼠按人的願望完成上述特定的程序,要老鼠在吃誘餌時“正確”地向前方拉誘餌鉤。如果老鼠執行的程序不合要求、“犯錯誤”——不向前方拉,就捕不到鼠。顯然,傳統鼠籠捕鼠時程序、動作太多,又容易“犯錯誤”。要提高捕鼠率,就應減少動作,建立一種老鼠不容易“犯錯誤”的新程序。


而把捕鼠籠由拉動誘餌式改為踏板式,它可以使捕鼠程序由4動作,減少為3動作:①老鼠進籠;②老鼠企圖吃誘餌時必先觸動踏板並啟動機關;③籠門關閉、困住老鼠。把傳統鼠籠捕鼠程序由容易“犯錯誤”的4動作減少為不易“犯錯誤”的3動作,雖只減少一個動作,卻帶來質的飛躍,使捕鼠率大大提高——實現了老鼠入籠、即被擒獲的目的。

傳統掛鉤捕鼠籠為什麼捕鼠率低?弊端在哪兒?

踏板式捕鼠籠的踏板機關

而雙開門的踏板式捕鼠籠相較於單開門捕鼠籠,更是讓兩邊籠門都打開的鼠籠變成了一個暢通無阻的通道,將這樣的鼠籠靠牆放置,可使老鼠的警惕性大大降低,從而提高捕鼠率。

傳統掛鉤捕鼠籠為什麼捕鼠率低?弊端在哪兒?

雙開門踏板式捕鼠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