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北辰之緯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出自《莊子》外篇《胠篋》一章。

要想理解這句話,首先要拋開自己已有的成見,也就是通常對好壞、是非的常識性判斷。不是說這些常識性判斷不對,而是說這些對於理解《莊子》的思想宗旨來說,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成為絆腳石。

先來看標題——胠篋,這兩個生僻字的發音是“qū qiè”,意思是“撬開箱子”。什麼樣的箱子需要撬開呢?當然是上了鎖了裡面又有好東西的箱子,比如保險櫃。人們為了防止失竊,會把金銀財寶裝進一個大箱子裡,再加上特別牢固的鎖,以為這樣盜賊就撬不開了它了。可是如果巨盜來了,他反倒希望有這樣一個牢固上鎖的大箱子,這樣等於主人提前將財寶“打包”好了,他連箱子一起盜走,而且還不用擔心鎖得不牢,寶貝掉出來。

這就矛盾了,人們越是嚴加防範盜賊,越是引來更強大的盜賊。或者說,人們越是動用一切智慧積聚財富,就越可能失去更多的財富。

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

當然這只是一個類比,換到其他事情上,比如道德與法制的等高級事物上同樣如此。聖人制定了道德戒律非常嚴密的體制,貌似為非作歹之徒都被約束住了,然而,其所建立的這個貌似完善的體系卻有可能招致更大的“盜賊”,即竊國大盜,這樣的大盜把聖人建立的整個體系“連鍋端”了。用句通俗的話,就是成王敗寇;或者說竊鉤者誅,竊國者候。這樣的竊國者,不但盜取了巨大的財富,連所謂的仁義道德都納為己有。

同樣是防盜,卻是防不勝防;越是自以為是,越是會遭遇更高一級別的破壞力量。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

這裡的聖人,是指儒家、法家、楊墨之學,等等等等,是一切追求“有作有為”入世哲學的所謂“賢明之士”,並不是單指孔子的儒家。聖人們的“聖法”非但沒有將他們所厭惡的醜陋和罪惡徹底消滅,反而導致醜陋和罪惡的現象跟著一起升級換代。

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比如,歷史上有一些著名的聖人(賢者):夏朝的名臣關龍逢,紂王的忠相比干,周敬王的賢臣萇弘,吳國的大功臣伍子胥,按理說這些人既有智慧又有能力,在他們思想指導下,國家應該特別完美才對,他們自己也應該保全性命才對,可是這些人反倒作了刀下之鬼,國家的走勢更是與他們的美好設想背道而馳。

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

莊子在這裡又以一個半寓言性質的故事再做例證:

巨盜蹠的手下嘍囉問他:咱們做盜賊的有“道”嗎?盜蹠說:當然有了。我們能觀察猜測到那裡有錢財,這就是“聖”;敢於第一個闖進去盜搶,這就是“勇”;撤退時敢在末尾殿後,這就是“義氣”;知道什麼買賣能做,什麼買賣不能做,這就是“智”;分贓的時候講究公平,這就是“仁”。你看我們這不也是“仁義禮智信”都齊備麼,不這樣根本當不了大盜!

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這就是著名的“盜亦有道”一詞的最初來歷,在莊子看來,聖人的“道”跟盜賊的“道”沒有區別,聖人建立了自以為完善的“道”,而盜賊也就相應地建立了專門破壞聖人之制所需要的“道”。

用現代哲學的眼光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可以看做是一種相對主義的哲學觀念:事物永遠是相對的,正反雙方的纏鬥永遠不可停止,妄想用一方面“完美”的力量徹底消滅另一方是根本不可能的,兩者反倒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關係。

那麼如何面對這種悖論一樣的局面呢?莊子給出了他的答案:“絕聖棄智”!

在古代一些安居樂業的時代,其君主奉行的就是這樣一種“渾渾噩噩”的觀念,這樣的社會中並不特別推崇什麼,也不特別反對什麼,並沒有什麼聖人的思想大行其道,人們滿足於現有的吃穿住行,但沒有特別的追求,一切都順其自然。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這裡,莊子的態度跟老子的態度是一致的,甚至連表達的話語差不多,老子《道德經》中也說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這也是為什麼老莊哲學會同流並稱的緣故。可見,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不齒於所謂“聖賢之學”的多智多謀、有做有為,他認為詐因智生、惡以善立、亂由治生;在他心中,“絕聖棄智”的“無為”才是最高境界。


探謎古小說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莊子說的。再看一下老子是怎樣看待“聖人"的,《道德經》中講“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那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聖人”呢?聖人:一方面指的是品格最高尚、智彗最高超的人物。另一方面是指封建時代臣子對君主的尊稱。古裝宮庭戲中皇帝不是叫“聖上"嗎?

在道家心中的真“聖人”不是古代龍袍玉帶,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也不是今天西裝革履,油頭粉面的精英們。那麼真正的“聖人"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呢?老子在《道德經》中講“是以聖人被褐懷玉。”外同其塵,內守其真。同塵而不顯,懷玉而不現,因而越發難知,也越顯得其尊貴。莊子也說:“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聖人者,天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老子又講:“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這些話裡面有大學問,說明真正的聖人是不能脫離群眾、脫離自然和社會科學發展客觀規律的,不能拔苗助長,急功近利。如果過分馳騁個人的才智,則必心力交瘁而所知愈不明,所做愈不成,甚至為人所利用,而危害社會,難怪老子要說“智慧出,有大偽"。“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我看以上老莊的這些觀點,也體現了最真誠樸素的民主思想。道家不主張統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人民頭上,甚至強姦民意。統治者,也就是所謂的“聖人",應當去除自己假仁假義的小聰明,和自私自利的貪慾之心,用民主、自由、公平、正義來治理國家,用天下之智治天下,用天下之財養天下。天下太平無事了,難道還需要所謂的“聖人”嗎?





























飛龍在天231272723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出自先秦道家典籍《莊子》。聖人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統治者,然而《莊子》一書激烈的抨擊聖人,如《莊子·胠篋》中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在宥》中說:“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那麼《莊子》一書對於聖人的態度為何如此負面呢?其實這與當時的時代有關。《莊子》這本書的作者是先秦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及其弟子、後學們,他們生活於戰國中後期這個混亂、黑暗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戰爭不斷,人命如同草芥,諸侯、官吏們對百姓敲骨吸髓,恨不得榨乾他們的最後一點財富。孟子形象的比喻說,當時各國國君就是率領著一群野獸吞噬百姓的血肉!

為什麼這個時代會如此黑暗呢?莊子一派的學者們認為,在上古時代,沒有國家,沒有統治者,人人淳樸天真,怡然自得,自由自在。後來,像黃帝、堯、舜、禹、湯這樣的聖人出現了,他們制定完善的社會制度,任用官吏來管理國家、治理百姓。他們雖然很賢明,卻讓人心失去了天真淳樸,社會變得越來越壞,出現了很多竊國大盜。聖人的所作所為,全是有利於那些大盜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莊子·胠篋》裡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富人想保管財物,把它們鎖在箱子裡面,外面纏上繩子。那些小蟊賊打不開箱子,所以偷不走財物。但是真正的大盜來了,他們直接把箱子搬走,還唯恐繩子捆得不結實呢。

那些聖人也是一樣的,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禮樂刑法等統治制度,用來管理國家。這些制度十分嚴密,就像把箱子牢牢捆住,這固然能防範那些小賊,但是遇到真正的竊國大盜,他們竊據國君之位,就可以用這些制度來統治百姓了。聖人的制度越嚴密,就越有利於這些殘酷的統治者。

正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莊子·胠篋》)偷財物的小賊會被懲罰,偷國君的大盜卻成為高高在上的諸侯,沒有人敢反對他們,正如大盜把裝著財物的箱子全部抬走,就成了箱子的新主人。那些冠冕堂皇的國君、士大夫們,利用聖人的制度剝削人民,卻個個扮作溫良恭儉讓的樣子,一個個口稱聖人之言,彷彿自己也成了聖人一樣,實際卻只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大盜而已。

因此,《莊子》一書提出了著名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一派學者認為,只有剷除那些道貌岸然的假聖人,廢除聖人制定的制度,才能讓人心迴歸質樸純潔,才能回到幸福安康的上古時代。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