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北辰之纬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胠篋》一章。

要想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抛开自己已有的成见,也就是通常对好坏、是非的常识性判断。不是说这些常识性判断不对,而是说这些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宗旨来说,非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绊脚石。

先来看标题——胠篋,这两个生僻字的发音是“qū qiè”,意思是“撬开箱子”。什么样的箱子需要撬开呢?当然是上了锁了里面又有好东西的箱子,比如保险柜。人们为了防止失窃,会把金银财宝装进一个大箱子里,再加上特别牢固的锁,以为这样盗贼就撬不开了它了。可是如果巨盗来了,他反倒希望有这样一个牢固上锁的大箱子,这样等于主人提前将财宝“打包”好了,他连箱子一起盗走,而且还不用担心锁得不牢,宝贝掉出来。

这就矛盾了,人们越是严加防范盗贼,越是引来更强大的盗贼。或者说,人们越是动用一切智慧积聚财富,就越可能失去更多的财富。

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当然这只是一个类比,换到其他事情上,比如道德与法制的等高级事物上同样如此。圣人制定了道德戒律非常严密的体制,貌似为非作歹之徒都被约束住了,然而,其所建立的这个貌似完善的体系却有可能招致更大的“盗贼”,即窃国大盗,这样的大盗把圣人建立的整个体系“连锅端”了。用句通俗的话,就是成王败寇;或者说窃钩者诛,窃国者候。这样的窃国者,不但盗取了巨大的财富,连所谓的仁义道德都纳为己有。

同样是防盗,却是防不胜防;越是自以为是,越是会遭遇更高一级别的破坏力量。

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这里的圣人,是指儒家、法家、杨墨之学,等等等等,是一切追求“有作有为”入世哲学的所谓“贤明之士”,并不是单指孔子的儒家。圣人们的“圣法”非但没有将他们所厌恶的丑陋和罪恶彻底消灭,反而导致丑陋和罪恶的现象跟着一起升级换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比如,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圣人(贤者):夏朝的名臣关龙逢,纣王的忠相比干,周敬王的贤臣苌弘,吴国的大功臣伍子胥,按理说这些人既有智慧又有能力,在他们思想指导下,国家应该特别完美才对,他们自己也应该保全性命才对,可是这些人反倒作了刀下之鬼,国家的走势更是与他们的美好设想背道而驰。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庄子在这里又以一个半寓言性质的故事再做例证:

巨盗跖的手下喽啰问他:咱们做盗贼的有“道”吗?盗跖说:当然有了。我们能观察猜测到那里有钱财,这就是“圣”;敢于第一个闯进去盗抢,这就是“勇”;撤退时敢在末尾殿后,这就是“义气”;知道什么买卖能做,什么买卖不能做,这就是“智”;分赃的时候讲究公平,这就是“仁”。你看我们这不也是“仁义礼智信”都齐备么,不这样根本当不了大盗!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这就是著名的“盗亦有道”一词的最初来历,在庄子看来,圣人的“道”跟盗贼的“道”没有区别,圣人建立了自以为完善的“道”,而盗贼也就相应地建立了专门破坏圣人之制所需要的“道”。

用现代哲学的眼光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以看做是一种相对主义的哲学观念:事物永远是相对的,正反双方的缠斗永远不可停止,妄想用一方面“完美”的力量彻底消灭另一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两者反倒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关系。

那么如何面对这种悖论一样的局面呢?庄子给出了他的答案:“绝圣弃智”!

在古代一些安居乐业的时代,其君主奉行的就是这样一种“浑浑噩噩”的观念,这样的社会中并不特别推崇什么,也不特别反对什么,并没有什么圣人的思想大行其道,人们满足于现有的吃穿住行,但没有特别的追求,一切都顺其自然。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这里,庄子的态度跟老子的态度是一致的,甚至连表达的话语差不多,老子《道德经》中也说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也是为什么老庄哲学会同流并称的缘故。可见,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庄子不齿于所谓“圣贤之学”的多智多谋、有做有为,他认为诈因智生、恶以善立、乱由治生;在他心中,“绝圣弃智”的“无为”才是最高境界。


探谜古小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庄子说的。再看一下老子是怎样看待“圣人"的,《道德经》中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圣人”呢?圣人:一方面指的是品格最高尚、智彗最高超的人物。另一方面是指封建时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古装宫庭戏中皇帝不是叫“圣上"吗?

在道家心中的真“圣人”不是古代龙袍玉带,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也不是今天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精英们。那么真正的“圣人"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外同其尘,内守其真。同尘而不显,怀玉而不现,因而越发难知,也越显得其尊贵。庄子也说:“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圣人者,天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老子又讲:“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些话里面有大学问,说明真正的圣人是不能脱离群众、脱离自然和社会科学发展客观规律的,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如果过分驰骋个人的才智,则必心力交瘁而所知愈不明,所做愈不成,甚至为人所利用,而危害社会,难怪老子要说“智慧出,有大伪"。“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看以上老庄的这些观点,也体现了最真诚朴素的民主思想。道家不主张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头上,甚至强奸民意。统治者,也就是所谓的“圣人",应当去除自己假仁假义的小聪明,和自私自利的贪欲之心,用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来治理国家,用天下之智治天下,用天下之财养天下。天下太平无事了,难道还需要所谓的“圣人”吗?





























飞龙在天231272723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出自先秦道家典籍《庄子》。圣人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统治者,然而《庄子》一书激烈的抨击圣人,如《庄子·胠箧》中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在宥》中说:“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那么《庄子》一书对于圣人的态度为何如此负面呢?其实这与当时的时代有关。《庄子》这本书的作者是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弟子、后学们,他们生活于战国中后期这个混乱、黑暗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战争不断,人命如同草芥,诸侯、官吏们对百姓敲骨吸髓,恨不得榨干他们的最后一点财富。孟子形象的比喻说,当时各国国君就是率领着一群野兽吞噬百姓的血肉!

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如此黑暗呢?庄子一派的学者们认为,在上古时代,没有国家,没有统治者,人人淳朴天真,怡然自得,自由自在。后来,像黄帝、尧、舜、禹、汤这样的圣人出现了,他们制定完善的社会制度,任用官吏来管理国家、治理百姓。他们虽然很贤明,却让人心失去了天真淳朴,社会变得越来越坏,出现了很多窃国大盗。圣人的所作所为,全是有利于那些大盗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庄子·胠箧》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富人想保管财物,把它们锁在箱子里面,外面缠上绳子。那些小蟊贼打不开箱子,所以偷不走财物。但是真正的大盗来了,他们直接把箱子搬走,还唯恐绳子捆得不结实呢。

那些圣人也是一样的,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礼乐刑法等统治制度,用来管理国家。这些制度十分严密,就像把箱子牢牢捆住,这固然能防范那些小贼,但是遇到真正的窃国大盗,他们窃据国君之位,就可以用这些制度来统治百姓了。圣人的制度越严密,就越有利于这些残酷的统治者。

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偷财物的小贼会被惩罚,偷国君的大盗却成为高高在上的诸侯,没有人敢反对他们,正如大盗把装着财物的箱子全部抬走,就成了箱子的新主人。那些冠冕堂皇的国君、士大夫们,利用圣人的制度剥削人民,却个个扮作温良恭俭让的样子,一个个口称圣人之言,仿佛自己也成了圣人一样,实际却只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大盗而已。

因此,《庄子》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一派学者认为,只有铲除那些道貌岸然的假圣人,废除圣人制定的制度,才能让人心回归质朴纯洁,才能回到幸福安康的上古时代。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