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非常的“去美國化”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非常的“去美國化”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除了那些震撼的場景,和宏大的科幻時代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那就是竭盡所能地“去美國化”。

美國,在這部電影裡,主創人員是能省掉就省掉,能替代就替代,實在躲不掉的地方,儘量邊緣化。

1、Mike.隋飾演的Tim,是中澳混血,Mike隋本人是中美混血。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非常的“去美國化”

2、陪伴吳京最後時光的是一名俄羅斯宇航員。全稱俄語交流。

3、點燃木星的計劃,最初是由以色列科學家提出的,宇航技術最強的美國沒想到過。

4、聯合政府與吳京的通話,不用世界語言英語,用的是法語。

5、實在躲不開了,Moss向吳京展示的聯合政府授權書上,才在邊角有美國相關的圖片,而中國處於五個常任理事國的C位: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非常的“去美國化”

6、最後撞針需要由人手工推的時刻,救援隊四處趕來,有日本救援隊,有英國救援隊,有俄羅斯救援隊,沒有美國救援隊。

7、電影中除了漢語,剩餘的人聲,絕大部分是俄語,法語。還有幾句日語、東南亞國家語言。只有零星幾個單詞是英語。

在推動地球流浪,這個輝宏故事裡,美國幾乎從世界上消失了。這部電影給美國留的空間幾乎是零,在裡邊找到美國元素,比在《變形金剛》裡找中國元素難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