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獸媽媽
每個做家長的在生娃之前都會狂補家庭教育和育兒攻略,相信有很多人對於“快樂教育”這個詞語都不會感覺陌生。
有些家長說:回想自己上學時期,沒補課、沒基礎,不也是反超同齡人嘛。小孩子不應該被作業、輔導班壓得喘不過氣來,孩子們應該有個快樂的童年。
每天放學後,你家孩子都在做什麼?
放學回來後從來都沒有計劃性的安排,每天先是在小區裡和小夥伴玩耍下,然後回家看看動畫片、玩會兒手機……
一位寶爸表示,夫妻兩人平時工作都很忙,孩子每天由奶奶照顧,每天放學後,奶奶忙著做家務和晚飯,孩子就自己玩玩具、看動畫片或者玩電子遊戲,幾乎每天都是如此。
但是你是否知道:當有人說“我家孩子幾乎不去輔導班。”但也許孩子正在家等著“一對一”家教上門;有人說“課堂上的內容就足夠了。”你不知道的還有後半句“但課堂外的內容也不能落下”……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只有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家長才能真正的做到放手。
放學後,孩子應該做些什麼?
1、做作業
回家後先寫作業還是先玩耍?
①回家後先寫作業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然後才去吃飯或者去找小夥伴玩耍。這類孩子往往具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畢竟在很多孩子看來,學習、寫作業是件很辛苦枯燥的事情。而看電視、玩遊戲則是有極大的誘惑性。
回家先寫作業的孩子,往往能夠做到延遲滿足。做事情比較有計劃性,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
②回家後先玩耍
和上面的孩子完全相反,有些孩子總喜歡將家庭作業拖到要睡覺的時候,才慌慌張張去寫。行成於思毀於隨,惡性循環之下,孩子就可能養成拖延的壞習慣。
回家先玩耍的孩子,做事情往往缺乏提前規劃,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較差。做事情只貪圖輕鬆容易,缺乏學習的熱情,很可能成為拖延症晚期患者。
因此,別看只是一個小習慣,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以後工作的習慣和效率。作為家長,平時在家裡不妨試著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養成做事情有計劃性的好習慣。
2、做家務
有些家長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學習就夠了!但是很多實例證明,想要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從小培養做家務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從孩子3歲開始,媽媽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了。
①讓孩子意識到家庭責任
讓孩子知道,家務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每位成員都應該分擔,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才越來越具備責任感。
②給予孩子選擇權
如果孩子不愛做家務,不要強迫他,父母可以制定家務分工清單,邀請孩子開家庭會議並選擇其中的一兩項。
③將積極的態度傳遞給孩子
如果爸媽抱怨家務活又髒又累,這種消極的情緒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影響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3、課外活動
孩子們應該玩點什麼呢?
首先要確保是安全的、不會傷害到自己和別人。然後,只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中的一個,就值得玩:
①創造性的,培養動手能力的。
②可以鍛鍊身體的。
③有助於提高社交能力的。
④培養思考力的。
4、閱讀
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 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二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和看圖寫話訓練,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歸納和總結能力。
三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同時運用方法和工具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文,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分析、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
四至六年級:引導孩子進行大量文字性閱讀,同時運用方法和工具讓孩子進行閱讀和寫作訓練,以不斷提高孩子的理解、分析、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
5、自由時間
一些父母總怕孩子的時間空下來,當孩子做完作業,馬上讓他畫畫,剛畫完,又要安排學外語,剛學完,又要學鋼琴。這樣子做,是使孩子沒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幾乎成了一個機器人,在大人的緊張安排下失去了自我,然後就會變得懶散,變得消極。
自由不是放縱,而是與責任相輔相成,兒童應該在他自覺的發展點上探索、努力,一個兒童當他是自由狀態的時候,他才可能展現自己內在的東西。
唐唐雲學堂
作為家長肯定希望孩子成績好,表現優秀,當然希望孩子把成績做完,但是我覺得,急不在一時的。
孩子放學的時候,他一天在學校也學校有一定的疲倦,不要讓孩子一回家就做作業,他會怕回家,一回家有壓力,但是作業還是要完成的。
首先,孩子回來的時候,家長應當陪孩子玩一會,多溝通多鼓勵,玩完就寫作業,養成好的習慣。孩子自然就會學習了。可能家長們對我舉這個例子不是很清楚,我舉個自身經歷吧。
我去年博士畢業,我進入某高校工作,由於時間多,又未婚,我哥就把他小孩放和我住,我帶著照顧,他是讀二年級,他以前也是特別愛玩,我哥想著我是老師幫忙教一下,我呢,又沒有教過小學的,我的學生都是本科生,都是大人,所以我壓根沒有方法教小孩子,但是我每天接小孩子回來後,我就陪他玩到六點過,我就帶他出去吃飯,吃飯回來我們會散散步,回來就是七點半的樣子,我就開始備課、寫論文忙我自己的事,更多的就是看書,他自己找不到玩的他就寫作業,我答應他,我們一起把作業寫完就可以玩了,以前特別調皮,在我這裡沒有手機,我手機裡也沒有遊戲,電腦我要用,他也找不到玩的,開始我哄他,後來都不用哄了,每天吃飯回來他就會自己去把作業拿出來寫作業,已經形成規律了,他不懂得地方他也會拿來問我。
[這是他最愛玩的遊戲]
我想告訴各位家長,孩子不是逼,更不是打和罵,更多的需要我們感染他,耳濡目染,他自己就會改變過來了。每個週末,我會帶我哥的小孩去公園玩,假期我也會帶他去近的旅遊景點,但是每天下午吃完飯,我們都有各自的作業,那就是各自看書寫作業。
在讀幼兒園的時候,他就喜歡玩遊戲,手機、平板、電腦他都會玩,原因是那時候我哥們都喜歡玩手機,一下班就是玩手機,而和我在一起我就只能看書。所以孩子做什麼,取決於家長怎麼帶。就像孩子說的,你都不看書,我憑啥要看書?孩子那麼小,你說大道理他聽不懂的。所以只有做榜樣,以身作則,他就會改變。
譚璟之
我兒子現在半年制學前班,九月就上學了。
現在是趣味教學,但每週也會留兩三次作業,書寫一行數字或拼音。
事雖小,但也是逐漸養成習慣的關鍵。
因為孩子正在適應課堂學習,一天下來很緊張,所以放學後放鬆下,天氣好的時候也會在小區裡玩會。
兒子每天放學後都會跟我們講一遍在學校的事情,學了什麼,有什麼趣事,他還要扮成老師教一遍他喜歡的內容。權當複習了。
作業會安排在晚飯後。我會讓他自己整理好學習用品,在專門的“課桌”上,將零食水果拿走,提前去洗手間。雖然作業不多,但流程還得全套,這樣增加儀式感,有助於認真完成。
當然,若小學作業多,時間安排視個人需要了,但一定要保證吃喝拉撒後集中時間“辦公”。
育兒路上紅綠燈
我家大寶讀一年級,每天放學回來都要寫作業,不少家長覺得孩子回家立馬寫作業,把作業寫完,家長就了卻了一樁心事,要不明天老師又得在群裡點名了,所以,通常會著急,孩子一放學,就要求孩子立馬寫作業。
但孩子的狀態是什麼呢?剛從學校“放風”出來,又被父母管著,心裡往往很不爽,不願意立馬寫作業,我家孩子就是如此。所以,每次孩子放學到家,我都會讓他休息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吃點水果,講講學校裡的事情,或者和弟弟玩一會兒,但我不會讓他去外面玩,不然很難叫出來,即便是回來了,心也在外面,很難安心地寫作業。
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後,再讓他開始寫作業,他的情緒就好多了,寫作業之前,我會要求他準備好鉛筆、橡皮等學習用具,喝水、上廁所這些事情也要做好,不要等到寫作業,一會兒這事一會兒那事,毛毛躁躁的,靜不下心來。
沛澤媽讀心理
這個問題非常好,其實不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大人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也就是先工作,還是先娛樂,如果合理安排娛樂和工作的時間。
優選先做作業然後玩。
有一個詞叫前置你的工作,換到小朋友身上,就是前置你的作業,先把作業完成了再玩。這樣再去玩,就可以全身心地玩了。不用在玩的時候總還得想著作業。
但是這樣做的時候,要注意,別讓孩子為了玩而應付著把作業做完。
具體應該如何做,其實應該看情況,比如現在,孩子下學早,天亮著,不如先出去玩會,再回來寫作業,這樣,天亮著的時候去玩大人也放心。總不會天亮的時候做題,天黑了卻跑外面去玩了吧。
其實吧,當年我孩子回家,先做作業,飯都不吃,做完了作業,才會過來吃飯。
一介書生945
適當的放鬆還是有必要的,孩子經過一天的緊張學習,大腦是處於繃緊狀態的,放學回來後適當的休息,玩玩可以放鬆孩子的大腦。對於後面的做作業也是很有幫助的。就像一臺機器一樣,持續的運轉會造成持續高溫,從而對機器的使用壽命造成影響。大腦意是如此。
但是適當玩不等於徹底的玩。先要孩子明確後面還有作業要做,一臺完全停止的機器到正常運轉比一臺慢速運轉到正常運轉,不管所花費的時間和功率都要更長更大。
不要玩過於興奮的遊戲,或者做運動量大的運動。過於興奮孩子就難於平靜心理,過於運動量大,孩子就會產生疲勞。這都對於後面的作業完成造成直接影響。而且下午空氣中氧氣含量沒有早上高,本來就不適合激烈運動。
要控制時間。出去玩要把握好時間,因為孩子畢竟還有作業要做。而且還要吃飯。不把控時間很容易造成孩子晚睡,這樣就會對孩子第二天的生活造成影響。一般以一個小時為好。晚上最晚不要超過十點睡覺。
那出去玩什麼:天氣好了可以帶孩子公園散散步,或者野地看下風景,放放風箏,逛下街,逛逛書店都可以。
愛習慣
我想起趙本山的一個小品:過年了,我們傢什麼年貨也沒買,就剩下一頭豬和一頭驢。你說我是先殺豬呢,還是先殺驢呢?在這裡範偉設了個語言陷阱,先殺哪個都不好使。
同樣在這個放學後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這個問題上。我們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是我們家長一廂情願。因為這作業是孩子的責任。所以我們家長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應該選擇尊重孩子,讓孩子作出選擇,而不是讓我們家長給予選擇。
我們家長只要給孩子制定一個規則,比如說讓孩子在九點之前做完作業,超過時間就不準做作業了。讓孩子自己決定做作業的時間,孩子可以選擇是放學後先做作業,還是玩一會兒再做作業。相信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家長時刻提醒逼迫的孩子去執行任務。
神通奶爸
先後順序問題,我的建議是先完成作為然後去好好的玩,這也是我和我家孩子一起協商的結果,理由如下:
1、玩的時候想著作業不盡興
“玩的好好玩,學就好好學,這是一種狀態的培養”不想讓孩子玩的時候,想著我還有作業沒有完成,那麼玩的時候內心還是有一點顧及的。
2、玩的時候一會要寫作業玩時間不長
一年級的放學時間比較早,作業一般比較少,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完成作業再去玩,可以一直玩到晚飯之前,不過如果回來玩,玩一會兒就要上樓寫作業,和孩子協商之後,高質量的完成作業,然後痛痛快快的去玩。
3、玩的太累之後寫作業的狀態不好
一年級的小朋友在一起喜歡跑跑跳跳,如果娛樂的太累,那麼回來寫作業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完成質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建議先寫完再去玩哦。
不過這是和孩子商量的結果,如果你家的寶寶願意先玩也是可以的。
遊戲育兒
孩子放學後應該把做作業放在第一位,一年級的孩子作業應該不算很多,可以讓孩子做完作業後再去玩。如果作業比較多,可以讓孩子中間做些運動,休息一會。從一年級開始,就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作業習慣,自主學習能力都要給孩子養成。
孩子上一年級後首先要養成他的做作業習慣,其次培養他自主學習能力。
經過一天的學習,孩子放學後會感到飢餓,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準備一些點心。當孩子開始做作業後,家長儘量不要去給孩子送吃的,送水果,過度的打擾,只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孩子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儘量不要去亂給他們輔導,老師留的作業基本不難,主要是通過作業來對今天所學的內容借一步的加深印象,我們輔導的方式肯定和老師有差別,這樣會打亂孩子的思路,留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靠他們的記憶和思維來完成,作業的完成,除了建立他們的自信外,還會讓他們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小布點mami
我有個託管中心,每天放學後都有孩子來寫作業,我發現孩子越是能夠自覺寫作業的孩子,玩耍的時間越多,自由安排的時間越充裕!當然有人建議你一年級可以適當放鬆一下,先玩一會再寫作業沒什麼,事實上也有很多孩子是這樣的,先玩再寫,也沒有什麼影響。
但是我還是建議,現寫完作業再來玩會是更好的選擇!
心理學指出,人是有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先寫後玩”還是“先玩後寫”這個問題上會很好的反映一個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心態。
所以我們甚至可以這樣理解,今天的孩子不願先寫作業,寧可一拖再拖……一旦這樣的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明天他就很有可能會不願就業,寧可啃老再啃老,明天他就很有可能會對工作不負責任、對問題一拖再拖。
所以,我們其實都很清楚,無論“先寫後玩”還是“先玩後寫”作業都是必須完成的,它絕不會憑空消失。
以下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支持玩,但是孩子不自覺,這就要命了!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業時間呢?
孩子還是一年級,其實作業量也不會太多,只要合理安排,既能幫助孩子培養習慣,又能完成作業,還能自由玩耍一下,真是一舉多得!
以上表格,就是實現這一舉多得的保證!
所以,我支持先寫完作業再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