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老北京“凑份子”和“敛份子”

聊聊老北京“凑份子”和“敛份子”

说句不中听的话,随着老北京人中70岁以上老人的不断离世,“凑份子”和“敛份子”这两个带有老北京色彩的词儿,恐怕就要从人们口中消失了。

聊聊老北京“凑份子”和“敛份子”

所谓“份子”,其实就是人们给结婚或做寿的人家送的贺礼,主要是礼金。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红白份子”,“红”,自然指的是婚事儿,实际上也包括祝寿、祝贺生孩子、给孩子过满月等喜事儿;“白”,就是指“丧事儿”啦。但是我从小所听到的“份子”这词儿,主要是指结婚贺礼的礼金;却很少听到公开为办丧事的人家“凑份子”。“凑份子”这个词儿,就是指大家为结婚的邻居或同事送的礼金。这样的事儿总要有个人来张罗,那么这个负责收集礼金并一一登记在册的召集人的行为,就叫“敛份子”,也有人叫“攒份子”。至于所有出钱的人们的行为,则叫做“随份子”。

过去在一起工作的人们,或居住在同一个院子、同一条胡同里的人们,可谓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家有娶媳妇、嫁闺女的喜事儿,大家总要有点表示,于是就有人张罗说:“咱们大家凑个‘份子’吧!”往往这个第一个出面张罗的人,一般也就是“敛份子”的人。懂礼儿的人,张罗“凑份子”时,都是在邻居或同事大部分人都在时说,因为这“凑份子”的事儿没有挨个儿问的,谁知道哪位愿意表示、哪位不愿意表示呢,如果挨个儿问,搞不好会出现尴尬的事儿。“敛份子”的人,首先必须要说明结婚当事人诚恳邀请大家参加婚礼,请大家吃喜糖,否则,人家“凑份子”就是有“上赶子”之嫌,好像是巴结人似的,面子上过不去,要不怎么说老北京人“穷讲究”呢。

聊聊老北京“凑份子”和“敛份子”

“凑份子”的原则是自觉自愿,这事也确实不能强迫人家送礼。我在工厂工作时,恰逢一个老“左”要结婚,因为这小子尽干些损人利己、坑人害人之事儿,大概估计到大家的情绪。所以他特意委托一个“二愣子”帮助他张罗。这个“二愣子”倒也实在,挨个儿向大家“敛份子”,结果有几个恨这个老“左”的年轻人不愿意出钱,可是“二愣子”又非让人家表示,最后有几个年轻人和“二愣子”吵起来,说这类事儿没有强迫的,弄得“二愣子”非常尴尬。可见这老“左”真是把“二愣子”坑苦啦!这里应该指出,这几个年轻人对于谁结婚,他们都积极“凑份子”,同事间即便有些矛盾,但是同事结婚“凑份子”,这是化解矛盾、增强团结的最好时机,谁也不在乎那几个钱儿。足见这个老“左”太不得人心!

过去大家“凑份子”和那个“敛份子”的人,一般也要看结婚这个邻居或同事的为人如何,人缘儿好的,大家自觉自愿地主动“凑份子”,“敛份子”也有人争着张罗;人缘差的,虽然有人“捏着鼻子”来“凑份子”,但是要找个“敛份子”的人却很难,知道这位“人缘差”,人们就觉得犯不着为他卖力气。可见这“凑份子”和“敛份子”这“水”也很深!

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人“凑份子”也就是三五毛钱,积少成多,那数目就相当可观,而且能买不少礼品。如今,钱不值钱啦,二三百元钱都觉得拿不出手,起码500元以上。当然,任何时候的“凑份子”,都要把至亲好友除外,因为这类人往往是单独表示。

关于昔日“凑份子”和“敛份子”,说道儿和讲究不少,而且从中也可以品人。如,有的人结婚时,见谁都给信儿,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也“邀请”人家参加婚礼。这些人有的就是借结婚敛钱。就像当年杨振华、金炳昶说的那段相声中讽刺的那位“连家门口崩玉米花儿的那个小子都给信儿”的人一样。这类人最让人瞧不起,老北京人管这叫“飞帖撒网”,往往适得其反,大家不愿意给其人“凑份子”,自然更没人愿意帮助“敛份子”啦。

聊聊老北京“凑份子”和“敛份子”

人们对于“凑份子”,因一般都是给熟悉的同事或邻居家“凑份子”,所以基本没有拒绝出钱的。三五毛、块儿来钱,俗话说“礼轻人情重”,既表达大家的情意,也说明受礼者有人缘儿。顺便说一句,“凑份子”的数额一般没有太大的,因为一则要考虑一般人们的承受能力;二则也同时考虑到如果数额太大,今后再有办喜事儿的那数额怎么定?同时也要考虑到数额太大,将来“随份子”的人们中也有办喜事儿的,那昔日接受“份子”的人家该出多少数额的礼金。老北京人讲究,基本“还礼”的数额都比“受礼”数额高,起码也要持平,否则让人们瞧不起。所以要考虑周到。

到了办喜事儿那天,“凑份子”的人们大部分要到场亲自祝贺,喝杯茶、吃块喜糖、说几句吉祥话儿,给喜事增强欢乐、喜庆气氛。“凑份子”的人们,一般都是坐一会儿就走,即便主邀请吃喜庆筵席,也很少有人留下,大家都是要脸面的人,花三五毛钱在人家那儿大吃大喝怕人们瞧不起。但是办喜事的人家,可不能有这种分明的界限,因为有些人虽然“凑份子”出钱不多,但大老远跑来贺喜,重的是感情,尤其是其中有些年岁大或身体不好的人,主人家怎么也得实心实意地留人家吃饭。这样做既懂人情,也更会赢得大家的好感和尊重。在这儿我就要实事求是地自我表扬一番,实际是说明我父母的为人。我结婚时已经29岁了,主要是响应领导“晚婚”的号召,那时候的人就是老实、实在吗。我太太和我在同一个单位,人缘比我更好。所以在准备办喜事时,除了把至亲好友和关系密切的“单独送贺礼”的同事等,列在吃喜筵的名单外,我父母特地强调,如果从酒仙桥地区大老远来参加婚礼的同事们,赶上“饭口”绝不能让人家走,不要看送礼多少,要看重人情。

聊聊老北京“凑份子”和“敛份子”

所以我家在准备菜、肉、鱼等餐料时,都是按照翻倍的数量准备的。那天,我们厂的同事来了足有100多人,加上亲朋好友、邻居等近300人。除了一些来的较早的年轻同事和说有事儿坚持要走的人,其他人都留下吃喜筵。为我们做饭的厨师,就是我在以前文章中提到的那两个名厨,因为他们看重我们夫妇的为人,事先撂下话儿:“你要是不请我们做饭,就是瞧不起我们,咱们的关系到此为止!”结果,那天给这两位年过50岁的老厨师累得够呛,但是听大家夸他们菜做得好吃时,他们二位非常高兴。

“凑份子”、“敛份子”,现在很少听见这词儿啦。婚礼的操办规模、档次越来越高,礼金数额也越来越多。一些贺礼、送礼的新词句也与时俱进、不断翻新。不仅年轻人不用或不知道这“凑份子”之类的词儿,不少60岁以上的老人似乎也不用这些词儿啦。看来这老北京的用词儿,大概也最终彻底消失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