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学习和记忆如影随形,二者紧密相连。学习是对新信息的掌握习得,记忆则允许该信息存储并在段时间后对其唤醒提取。 对于某些信息,只需呈现一次即可长久存储在记忆中,而其他时候,信息需要重复多次呈现方可形成记忆。1980 年,William James在其开创性巨作《心理学原理》中把记忆描述为“发生在过去的大脑思维状态的回忆”。受此书影响,在20世纪中期“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帮助人们理解大脑如何通过场景接收和加工信息,并将其保存在短时记忆系统中,也可能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可以在后来的思维或行为中将其提取出来。信息加工的原型模式可见下页图。


记忆加工的类型

与其将记忆当作一个存储信息的容器, 不如将其看作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系统和加工过程的组合。某些类型的记忆常与另一种记忆有交集重叠,科学家采用的记忆分类在多方面受人们能记住信息的类别的影响。科学家们提出些理论模式来解释人们的记忆系统如何处理各种信息,从没注意到的感觉输人到终身难忘的信息。尽管模式之间在细节上尚存差异、但它们大致上都描述了三种不同现象:(a) 感觉信息的记忆转瞬即逝(b)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短暂存储阶段);(c)长时记忆(相对永久性地存储信息阶段)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持续时间从数毫秒至数秒,指来自环境中大量的视觉、听觉、嗅觉或触觉刺激输人的最早期阶段。这种信息大部分是没有到达记忆系统的、我们的大脑会过滤掉99%的感觉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无关紧要。然而Sperting ( 1960) 发现,我们最先接收到的视觉刺激,尽管我们并未意识到有对其注意,但在它消失一小段时间后、我们仍能对它进行提取。比如,虽然并未主动聆听,但我们或许可以重复刚才听到的电视广告的最后一个词,这是因为听觉信息会短暂地停留在我们的感觉记忆中,就像可以再现的某种回音一样。但是,这种类型的记忆是转瞬即逝的,除非对刺激有某种附加意思, 否则感觉信息是不会进一步被其他感觉系统加工的。

解密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在关于记忆的文献中,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常被交替使用,来描述对信息暂时存储的阶段。尽管这两种形式的记忆可能有一些相同的神经或认知机制( Unsworth & Engle, 2007 ),但短时记忆模式和工作记忆模式在概念上是不同的,二者解释的现象也有所不同( Nadel & Hardt,2011).从根本上看,短时记忆指对刺激信息存储约20秒的暂时阶段(如果个体对刺激信息主动地进行心理重复加工的话,其存储的时间也可能会变长)。工作记忆则不同,指信息存在于个体的意识层面,从而可以进行运算或以某种方式来处理信息的这样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系统。关于工作记忆首个深人详尽的理论(也是最著名的)是由Baddeley和Hitch (1974)提出的,他们提出了一个模式来描述信息被接收、存储和提取的基本的加工过程。工作记忆存储的信息常常来自环境——比如价格,人们会记住价格来做心理计算,算出折扣后省了多少钱。但是,人们也用工作记忆来提取和操作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比如利用工作记忆,人们可以想起来已安排的预约来计算出下一个新预约安排在什么时间。

Baddeley和Hich (1974)认为,工作记忆有三个部分:(a)一个中央执行,接收来自感觉记忆成长时记忆的信息,激活(b)"语音回路”(词汇信息)或(c)“视觉空间面板”(视觉信息、空间信息)。工作记忆的后两部分用来使信息保持在意识层面,以便被操作。对语音回路或视觉空间面板内的新信息反复地练习,可促成长时记忆的形成,也可促成心理操作的更深层的加工。但在多数时候一旦来自外智环境的信息被处理,它们也就不再被需要,既而从记忆中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 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大约为7个单位。这个观点产生于Miller(1956)的一篇文章关于“神奇的数字7”。在文中,他提及人们加工信息的容积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似乎都局限于7(上下浮动为2)个单位,如数字或词汇等。沿着Miller的观点,许多后人做出一个总结,即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的容量总体而言是7个单位或7个组块。这个结论其实是对Miller那篇文章的过度解读,自从文章发表后,大量的反例和减轻因素(如某个领域的专家,练习等)被提出( Shiffin & Nosofsky, 1994)。实质上,Miller 本意是强调人们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关于工作记忆容量局限于7个单位的观点仍然无解——尽管近来更多的证据(如Cowan, 2001)表明认为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观点是合理的,这个有限的容量更近乎是4个组块。复杂的是,这个结论的建立是基于认为可将信息分为明显的组块。而现实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方法将信息组块。因此,没有正当理由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固定数量的组块。相反,教师应当依据他们的直觉并探索出一个相对自然的方法来将信息分块。对某个既定任务,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考虑学生每次可接受的信息量能维持在他们的意识层面,找到有效的方法来为信息分块,并且避免给学生填鸭过多毫无关联的信息。

长时记忆。指对信息的存储(不进行主动的练习)达到一个明显较长的时间,可以是数年也可能是一生。虽然,如果信息不经常被提取,会导致其在一段时间后被遗忘,但是那些用于实际目的的长时记忆信息容量是无限的。在长时记忆中,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区别是很明确的。其他不同记忆形式之间的区别都可被认为是在这两大类名目之下。

解密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外显记忆。所有外显记忆均可被描述为陈述性记忆。这种形式的记忆处理个体意识层面的知识,比如,意识到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或意识到我们自身已掌握的信息。当我们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时,比如玩游戏或赢一场网球赛, 这种记忆被称为情景记忆。情景记忆不影响与事件相关信息的存储和提取。如Squire和Kandel( 1999解释道,我们不会像摄像机那样,我们无法简单地“心理记录”下每件事如其发生时一样。我们每次记住件事,会用已记住的某个关键信息来重建体验,有时候这会导致细节上的改变或更明显的不准确性或修饰。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本上是相反的。语义记忆指记住事实或概念的能力——关于世界的命题,符号和词汇的意思,语法规则,对象使用, 数学概念等等。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这两种陈述性记忆对我们都很重要,使我们能获取和使用知识来主导日常生活。

内隐记忆。从根本上看,内隐记忆指那些我们记住“ 无需意识就产生学习”的体验(经验)。关于内隐记忆,有好几种类型,最重要的一个可区别的是程序记忆。程序性记忆常被认为与陈述性记忆相反,它使得我们在不用仔细思考的情况下就能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程序性记忆解释了为何有时不需要我们精确地说出如何做,我们就能学会如何做某些任务。比如,当我们学骑自行车时,别人可能会告诉我们做些相关的比较模糊的事情(如踩踏板,控制车把等),但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学会骑车是通过练习和试误。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骑车时, 就产生大量的运动过程,这些导向成功骑车的运动和动作无须我们的意识就能存储在我们的记忆中。程序性记忆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学生们依据程序性记忆的方式并不容易被辨别出来。比如,学习阅读时,学生们通过不断地暴露(exposure)和练习而习得解码技能,也就是通过大量内隐的、 程序性的学习过程来获得(Gzanign, vy, & Mangun, 2009 )。

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系统

总体而言,虽然我们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系统,彼此间既有区别,同时也在多方面具有交集。记忆是受多因来影我们对信息的关注度,以及当我们接收到信息时对其进行怎样的处理加工。

为了弄明白记忆系统如何共同运作,试想一下场景:你们学校宣布一个消息让教职员工去参加一个特殊的会议。会议地点在128房间。而当你走进大厅,在到达128房间前,你将经过一个敞亮的健身房。会议上,校长宜布学校将收到来自Azzara基金的60台新计算机。在这个经历中,你可能会记住什么呢?又能持续多久呢?会用到哪种类型的记忆呢?

解密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首先,根据通知,你必然会对自己重复几遍房间号,是为了使其存在工作记忆系统中;不过一旦会议结束,这个信息也将不再被需要了,你可能会很快就忘记它。当你前往参加会议时,必然会提取朝向会议室的方向的信息,并将之较长久地维持在工作记忆系统中,这样你才能准确无误地到达参会地点。当你经过健身馆时,馆内的灯光刺激会进人你的视觉系统,但是你可能不会将这样的感觉信息存储在短时记忆系统中,更别提长时记忆系统了,除非它对你重要或有特别意义才会引起你的特别注意。也许你对Azzara基金比较熟悉,或者它没有一点意义或者压根不重要,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名字可能只会简单地停留在短时记忆系统中。当你听到学校将会收到60台新计算机时,你必然会将这个信息存储在工作记忆中以便算出在有6位教师的情况下,你的班级将会收到10台计算机。学校收到计算机的总数或许会被遗忘,也有可能会基于你了解到的情况而被重建。那些最有可能被存储在长时记忆系统的有关会议的记忆是关于计算机的,因为你好像看到你的学生们在教室里经常使用这些计算机。

开启记忆之门,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