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项目成为校企合作的好平台”


“让建筑项目成为校企合作的好平台”

山西大学新校区体育馆项目初具规模。 本报记者 王 昕 摄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山西大学东山新校区的建设是全省人民关注的事情。春暖花开,东山新校区是否已经开始施工?施工中有些什么新举措?

4月22日,山西大学新校区项目部和中国20冶集团领着记者到建设工地一探究竟。

绕过市政施工而堵塞的村路之后,突然间眼前“长出”了一大片灰色建筑。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巨大的坡面上,走到近处才发现它们其实隔得挺远的。第一个建筑体积巨大、内部中空,穿着不同颜色马甲的施工人员各司其职;高高的塔吊上长长的手臂下吊着一捆捆钢筋,缓慢移动……这里是山西省重点工程——山西大学体育馆项目。一路往东,有电力学院、理科教学与实验大楼、公共教学楼等。这些被围挡围着的建筑,每一个门口都有保安人员,也都有测温、登记的一整套程序。透过伸缩门可以隐约看见施工人员的身影在忙碌。

在这里,记者参加了山西大学新校区由20冶集团主办的第一个云端开放日——“国企顶梁柱”活动。山西大学新校区总控办负责人支国军老师告诉记者,新校区主要项目建设施工单位都是央企和国企,主要有中国20冶集团、中铁3局和17局等,省建几个公司负责室外建筑。门槛高要求严,就是要把项目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项目、百年项目。

这些建筑物中,难度最高的就是体育馆项目。负责建设的中国20冶集团在业内具有“场馆建设专家”的美称,为了回应各界对项目的关注,率先举办了施工方云端企业开放日活动,让大家了解体育馆建设的方方面面。开放日活动除了本地媒体现场采访外,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媒体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

在会议室里,我们跟随主播“云参观”山西大学体育馆项目,听取项目复工后的进展情况,通过项目智慧工地建设、样板间引路、安全体验区演示和创新技术应用,将中国20冶“管理理念具象化展现出来,展示出他们在场馆建设领域独树一帜的技术与管理成效。以前参观过很多工地,一般也就是施工现场井井有条,打扫干净而已。在体育馆外,记者看到一个玻璃柜里放着全副武装的假人,从安全帽的佩戴、马甲、安全绳到绝缘鞋,对着它就知道如何穿戴;触电了怎么办?各种电器的开关按钮什么样?上岗前实际操作过几遍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这么严格的程序,工人适应吗?

来自五台县的工人戎支芳和孟新奇告诉记者,现在建筑工人工资基本上差不多,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到管得严的地方干。20冶的工地管理严格,安全有保障。记者了解到体育馆项目曾荣获2019年度太原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先进项目,项目经理武怀岭获得“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十佳个人”称号。开放日将安全体验区作为重点演示点位,展示了山西大学体育馆项目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央企在新校区的施工管理,不仅让我们看到“国企顶梁柱”的方方面面,还有一个因素是影响力持续而长久的,那就是人才的培养。在云端开放日活动中,20冶集团北方公司副总经理王寒冰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已经招收了45名山西籍员工。这些山西大学生们勤学苦干,很快就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20冶孝义市热源厂项目总工程师常炎栋、青年员工刘晓庆都是杰出的代表。目前企业已经和山西大学、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学生实习、员工培训等双向交流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到中国二十冶集团应聘就业。

在施工时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同时做好项目建设。这是山西大学新校区建设的一个特点。学校利用企业平台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企业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这个云端开放日活动,让记者看到了央企保民生、稳大局的“顶梁柱”作用;看到了校企合作共建,在扩大毕业生招聘规模中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看到了央企进一步开拓山西区域市场,高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互利双赢的崭新局面。

责编:夏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