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保持边疆安定这么做:叛则伐之,降则抚之

打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中国的地缘条件真不算优越,北边有传统强国俄罗斯,西部挨着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南亚世仇,南边陆地是印支半岛,虽然不算强大,但有着浓重的外国势力插手的历史传统;向东望去,日本、朝鲜半岛环伺周围,形成所谓第一岛链,好不容易东海上有个战略支点台湾岛,还处于分离状态。近期美英法打击叙利亚,再次昭示着这个世界继续秉承强权即公理的国际关系法则,人们依然生活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并不优越的地缘条件意味着,维护国家安全,首先要解决边疆安定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唐太宗李世民似乎有着可以借鉴的智慧。

唐太宗李世民保持边疆安定这么做:叛则伐之,降则抚之

众所周知,突厥是困扰中国唐朝时期边疆安全的最大因素,而这个问题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实唐太宗是在借鉴吸收汉朝对付匈奴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力实际,琢磨出这么一套对付边患的策略。总方针就是叛则伐之,降则抚之,不谋求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把政策目标确定为控制局面。不得不说这么做是十分明智的,游牧民族部落众多,且凭借马匹快进快出,出则是人烟罕至的大漠,难以斩草除根,彻底消灭。如果派兵占领,往往粮食供给都成问题,形成巨大包袱,得不偿失。因此,李世民应对边患采取的是更加灵活的政策,大致有五条:

唐太宗李世民保持边疆安定这么做:叛则伐之,降则抚之

一是采取通婚的方式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血缘关系,外孙总不能打外公吧,这一招很大程度有效缓解了敌意。

唐太宗李世民保持边疆安定这么做:叛则伐之,降则抚之

二是羁縻头面人物,对部落首领或其子女采取滞留不归的方式,让其失去对部落的控制权,从而弱化部落攻击能力。

三是分而治之,巧妙利用不同部落之间矛盾,强则分之,使其相互对立和限制,陷于缠斗和内耗,无力形成外患。

四是经济收买,就是俗话说的花钱买平安,通过赐给巨大财富和粮食,满足其需要,使其放弃侵略。

五是在边境一线建立自治机构,让归顺的部族承担守边护边职责。

通过上述五条措施,唐朝虽屡屡遭到突厥、吐蕃等不同势力侵袭,但边境安全形势大体保持了稳定。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一味靠军事打击压制,是难以解决边疆问题的,由于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边疆问题往往需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通过漫长时间来消化,来融合,最终达到和谐和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