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2017年有一件事科幻迷们不会忘记,那就是电影《银翼杀手2049》的上映。

它把我们带回了赛博朋克世界。如果对科幻,对人工智能和人类生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这部意义深刻的电影。

首先从画面来说,上映时这部电影的摄影受到一众赞赏,并在第九十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了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摄影奖。比起《银翼杀手》,这部电影少了阴冷的气氛营造,更多的是金属科技感,以比较统一的金色,银色表现出特属于赛博朋克的冰冷感。在场景的选择上,阴雨绵绵的千叶城被外星殖民地和某些独立空间所替代,效果上仍是十分惊艳,其对科幻想象的复原程度让人惊叹。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内核,既承接了《银翼杀手》的关于“复制人生存"的主题,又引出了对其未来的更深层的探索。新一代银翼杀手警官K,奉命寻找并消灭复制人孕育出的孩子(即上一代银翼杀手Deckard和复制人Rachel的孩子),在寻找中陷入自己身世的谜团和价值上的判断困境,最终做出了牺牲。

先来谈谈这部电影中的某些既定的规则。复制人和人类的界限是绝对分明的,在电影中复制人作为奴隶存在,所做的工作是被分配好的,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力,因为人类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一旦复制人和人类的界限模糊,这个世界的规则就会被推翻,陷入一种无法避免的混乱,所谓的”界限模糊“就是指复制人自身拥有了繁衍的能力。

因此,掌权者们才会要求消灭这第一个由复制人孕育的孩子。具有繁衍的能力就代表着复制人拥有了自由,他们的未来不再是一片寂静的黑暗,而是拥有了光明,这些本不配谈论“未来”这个字眼的复制人,开始拥有了自身的权利,开始拥有了对“自我”的认知。他们可能会发动一场空前巨大的革命,以创造一种奇迹。

其次是电影中警官K的人物塑造。我想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的矛盾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层次都可以为”复制人“这个定义增加更多新的诠释。K是具有情感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具有“人性”的,对泥土中一朵不起眼的花,对自然出生的孩子,对虚拟伴侣乔伊,对自己的回忆,他都以一种人类才具备的人性眼光去看待,在他怀疑自己就是那个孩子的时候,他更是表现出了复杂的情感。 “自然出生意味着具有灵魂,我想。”K也开始渴望为复制人同类带来幸福,即使这个孩子不是自己。不是参与革命,而是帮助一个复制人的后代能够平安地活下去,可能他再也看不到明日的光,但是却看到了灵魂的光。

“奇迹”,是复制人孕育的孩子,是对生命的探索,是感受存在,是创造未来的可能,它可能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后代。“真实的应该是纷乱的。”科幻中带来的身份模糊和自我认知困难是共同存在于人类和复制人之间的,这从现实的方面上来说,也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自己,怎样认识人类的生命意义和未来。

有时,科幻可能是对人类的警示,也可能是对人类的启示,它能够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未来,帮助我们更加关注人性,幻想并非无用,恰恰相反,幻想也能创造宇宙。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银翼杀手2049》|自我认知和生命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