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从北京“人艺”走出来的著名演员何冰,不用过多介绍,观众们都对他太过于熟悉了,这些年来他塑造过诸多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其中最令观众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带有老北京爷们色彩的人物,可以说他将这些老北京人的形象塑造的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何冰对于北京话和北京人的特点拿捏的十分到位,并对于北京话的解释也十分到位,令人茅塞顿开。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何冰


在他眼中,北京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口音和土著俚语,他有着很多的性格成分涵盖在其中。在北京的胡同口,一个常见的场景就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大哥,碰到一个弟弟辈儿的半大孩子,大哥一刹车:“嘛切!”

小孩儿手里攥着一根油条,颠儿颠儿的就跑过来了:“哥!刚买油条去了”

大哥一抬下巴颏子,用它指了指小伙子的油条:“过来,给我撕一口”

小孩子道:“哥,你都拿去吧”

他也一点也不跟你客气,一把就拿过去了,往嘴里一塞:“回去跟你爸说,晚上我瞧他去,你奶奶没事了吧?”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情满四合院》中何冰饰演的北京人形象


“没事了,您甭惦记了”

“得,赶紧回家吧,别在外边瞎跑,回见吧”。说罢,他蹬着自行车走了。

典型的南城胡同孩子的特点,如果不是北京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件事,这不就是抢了人家孩子一根油条吗?但三言两句,体现出来的都是熟识,亲切劲儿,甚至蕴含着一种深厚的情感。

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北京话大多是话说的漂亮,却不真诚,甚至有人觉得是一种极大的虚伪,北京人见面儿的问候方式简单而粗暴:“吃了吗?”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情满四合院》中何冰饰演的北京人形象


表面上带着一种关心,甚至透着热情,但好话需要别人默契的配合,如果你偏偏不识趣,回答对方:没吃。那别人也只能用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当中那句话来回答你了:“没吃回家吃去吧”

除了比较市井的方式,老北京人也有着非常讲究的问候形式,两个人有些日子没见了,这回打街上碰见了:“最近挺好的您?家里头都顺序?”

今天的北京人都已经很少在问候的时候使用“顺序”这个词了,然而别小看这简简单单两个字,其实什么内容都涵盖了。既显得诚恳贴切,又透着客气,北京人生来就有一种豁达,什么事都提钱就显得俗气,毕竟对于皇城根儿下的老百姓们来说,只要家里头顺顺当当,按部就班的,那便胜过所谓的大富大贵,加官进爵。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话剧《茶馆》中的北京人形象


北京人打招呼都是互相捧着说“老爷子您这气色是真好,红光满面的”,“瞧这小伙子,又长个儿了”,“这谁家姑娘啊,这么多年没见,一点没变,还这么年轻”。不管是真熟假熟的,都得往熟了说,不管是真好假好,也都要往好了下说。

尽管有人批评过于客气的话听起来就有些像恭维和吹捧,显得不真诚。而何冰认为,北京话确有表演成分在里面,但不意味着这是不真诚,说您自己身体好不好,自己这两年老没老,您自己比谁都清楚,但谁人不爱听吉祥话呢。捧着对方说是为了让对方高兴,不管话说的多漂亮,事儿上才能见真章,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捡对方爱听的话说永远都错不了,您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那就是明摆着要得罪人。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北京人


北京话需要说你的时候都要用“您”,对于说话的客气程度,北京人还真有点矫情,尤其和比自己年长的人说话张嘴就“你你你”的,可能人家就要挑理儿了:跟谁说话呢?张嘴就“你你”的,家里大人怎么教给的

更让人赞叹的是,为了把客气和礼节发挥到极致,北京人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区别于“他”的第三人称称呼,叫做“怹”,这个字就比“他”更加“贵重”,“他”下加“心”,说明走心了。一般形容不在场的长辈,都会使用这个尊称。胡同口一见面:“您这是上哪啊?”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电影《不见不散》中北京人


“我给老爷子打碗豆腐脑去”

“怹们老两口都挺好的?”

“都挺好的,劳您惦记了”

“得嘞,替我给怹们二老带个好”

“得,回见了您内”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情满四合院》中的北京人


这是何冰眼中较为典型的“怹”的使用方式,他对于北京话的理解非常透彻,使用也很准确,在何冰看来,北京的话特点是密度大,速度快,且极为生动,在中心思想之外涵盖着各种零碎、装饰词、形容词居多,说出来带有一种情绪化的特点,极富画面感。这便是北京话的魅力所在。

然而这些年随着北京这座城市越发的国际化,北京已经不仅仅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他已经是全国人民的北京,甚至是全世界的北京。这座越发富有活力的城市虽然比以往更具备现代化的特点,但一些传统文化也在逐渐凋零,如今的北京话就正处在流失的边缘。


何冰眼中的北京话:充满了客气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话剧《茶馆》中的北京人


这些年来,何冰一直热衷于参演与北京人、北京事儿有关的影视作品,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唤起大家对于北京话的记忆和兴趣,也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这座富有底蕴的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