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1952年是大將,53年是元帥,55年又成了大將,發生了什麼事?

歷史客棧一直在做“授銜系列”,很多讀者都在討論授銜的標準,咱今天就來簡單說說,拋磚引玉。

我們都知道,這次大授銜名單是在1955年公佈的,但實際上,在1952年就公佈過一次幹部評級名單,後來的授銜名單,基本上就是沿用的這個評級名單。

粟裕1952年是大將,53年是元帥,55年又成了大將,發生了什麼事?

在建國前,我軍是不設軍銜的,官兵平等嘛,但在建國後,各種制度都要健全起來,比如蘇聯的元帥、上將來訪問,我方由誰來接待呢?總不能隨便找個人吧?因此,軍銜制度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1950年9月,朱老總專門提出:“部隊三等九級的等級制必須建立,儘量爭取在明年的服裝上把軍階標出來。”

很快,軍隊成立了領導機關總幹部管理部,簡稱總幹部部,首任部長是羅榮桓,副部長是賴傳珠和徐立清。下設5個處,包括“軍銜獎勵處”,後升為軍銜獎勵局和撫卹保健局。1952年8月,該處升級為部,依然隸屬於總幹部部。

因為評銜涉及的人太多,需要慎重行事,1950年11月17日,總幹部部開了第一次全軍幹部大會。會議的主題直截了當,就是商量怎麼把授銜的工作做好,誰該給幾顆星,都要有個基本的標準,讓大多數人都心服口服。

會議出臺了一份草案,稱為《幹部評級工作指示》。裡面說,評定級別,暫時不宜以西方式的上將、中將為準,而是有解放軍特色的正團級或副團級,這樣,大家都能看得懂。

1951年2月15日,國家正式發佈《關於幹部評級工作的指示》,規定只要當過3年班長的,或是有5軍軍齡的所有普通戰士,包括警衛員、衛生員、駕駛員,都可以參選。至於評選標準,三個字:德、才、資。

粟裕1952年是大將,53年是元帥,55年又成了大將,發生了什麼事?

這份指示,開出了一份大家最關注的級別分級,就是9等21級。

具體是這樣分的:一等軍委主席、副主席,二等大軍區司令、政委級(軍委委員級),三等正兵團級(副、準兵團級 ),四等正軍級(副、準),五等正師級(副、準),六等正團級(副、準),七等正營級(副),八等正連級(副),九等正排級(副)。

一等好理解,就是軍委主席毛主席,副主席朱老總、彭老總、林彪。

第二等也好理解,包括七位大軍區司令、政委: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您也一定發現了,除了毛主席,這一等和二等總共10個人,就是後來的十大元帥。

第二等還有一類人,就是軍委委員,當時選了8位: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都是後來的開國大將。

怎麼少了王樹聲和許光達?他們都放在了三等的正兵團級,這一級別有36人,王樹聲和許光達排在前兩位,正好補上,授開國大將。

粟裕1952年是大將,53年是元帥,55年又成了大將,發生了什麼事?

剩下的34位正兵團級,除了徐立清,清一色的開國上將,第一位就是蕭克。

另外,王建安和李聚奎後來也授上將。

再看副兵團級,就有些複雜了,這個級別有42人,其中19人授上將,22人授中將,只有賀晉年因為特殊的原因,只授了個少將。

之後是準兵團級,第一位是賀炳炎,也是唯一一位準兵團級的上將。準兵團級後來大多授中將,只有三個授了少將:解方、陳沂、段蘇權。

綜上,1955年的授銜名單,基本上就是按照1952年的這次幹部評級來定的。

不過,也有一個說法,說1953年曾把粟裕也列為元帥,排在第七位,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又沒了。

不管怎麼說吧,粟裕即使沒有評上元帥,也絲毫抹殺不了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等過個幾百年,粟裕的大名,也將會像韓信、李靖、徐達這些名字一起,成為中國歷史上頂級名將的代名詞。


專欄

開國將帥列傳

作者:歷史客棧

10幣

428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