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青年要有壓不垮的拼搏精神

到過紅旗渠的人,無人不知青年洞。這是一條600多米長的隧洞,也是紅旗渠總乾渠的“咽喉”,它懸於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站在洞口往上看,山石陡峭如切,往下看,懸崖深不可測。震撼之餘,不禁引人浮想:

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在這天險之中,開鑿了一條如此壯觀的空中隧洞?

新時代的青年要有壓不垮的拼搏精神


青年洞向人們透露了答案。1960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上級決定農民生產自救,紅旗渠工程被迫停工。為早日實現林縣人民縈繞千年的吃水夢,建渠幹部群眾提出“寧願苦戰,不願苦熬”,在全縣範圍內挑選了300名青年繼續攻關,拿下紅旗渠上的這段重要工程。300名青年在這裡度過了200多天的“洞中歲月”,在堅硬如鋼的石英砂石上開鑿出這件雄偉的作品。

那是一段艱苦的歲月。冬天的太行山,風冷石硬,萬木蕭條。幾十個人擠在洞裡,睡覺時連翻個身都很困難。洞中潮溼,又沒法洗澡,一個人身上生了蝨子,很快就蔓延到幾十個人身上。年輕人消耗多、飯量大,可困難時期糧食不夠吃,只好去河裡撈水草、捋樹葉,煮一煮,拌上點糧食,就成了美味佳餚。

新時代的青年要有壓不垮的拼搏精神


太行山上的石頭非常堅硬,一錘下去,只能留下一個斑點。這難不倒富有創意的年輕人,他們創造出“連環炮”“瓦缸窯炮”等方法,使挖山日進度由0.3米提高到2.8米,終於在1961年7月將隧洞鑿通。紅旗渠渠線,由此往前延伸了最艱難的616米。後來,為了紀念這群立下汗馬功勞的年輕人,隧洞被命名為青年洞。

如今,青年洞的上方,還有幾個醒目的大字:洞中歲月。這是當年修渠的青年留下的字跡。斑駁的字跡高懸於洞口之上,已然和滄桑的太行山融為一體,成為一道風景。這段“洞中歲月”,彷彿一個隱喻:身處難捱的洞中之時,每個年輕人都遭受著智慧、意志、耐力乃至生命的考驗,然而,當洞中最後一塊攔路石被撬開,第一縷光線照進洞中的時候,霧霾消散,光明迫近,洞中的黑暗一掃而光,夢想已然近在眼前……


“洞中歲月”雖然難捱,但卻值得懷念。因為這裡有熾熱的夢想、壓不垮的意志和不斷迸發的智慧,雖手中只有一錘一釺,也能於頑石之上鑿出天渠,於黑暗之中雕出光明,身處洞中,卻有雕刻時光的快樂。

如今,中國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300名紅旗渠青年所經歷的缺衣少糧的窘況也許不會再出現,但“洞中歲月”所浸潤的那股精神卻永遠不會褪色。當下,中國的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想繼續闖出一片新天地,無疑要跨越橫亙在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道溝坎、一個個險灘,要有“洞中歲月”那股壓不垮的拼搏精神。

我們欣喜地看到,這種精神在當下的年輕人身上並不稀缺。在改革發展浪潮的最前沿,到處都不乏年輕人奮鬥拼搏、衝鋒在前的身影。在脫貧攻堅的戰場、科技攻關的路途、改革創新的前沿,挑戰不可謂不大,困難不可謂不多,置身其中的年輕奮進者們,不少人在砥礪前行中也經歷著“洞中歲月”,忍受意志和耐力的挑戰,用耐心和細心雕琢時光,終成一番事業。

如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在當今世界風雲際會的變局之中,面對正在經歷和可能遇到的種種風雨,

新時代的青年正以擔當作為在為實現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夢想中不屈不撓、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