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一 #我的故事#@头条图片、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人生活的小兴安岭,溪流纵横山势平缓。绵亘千里的兴安岭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木耳、蘑菇、等土特药材,林中栖息着珍禽异兽,河里游弋鲤鱼等冷水鱼类。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就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游猎在这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0年代,他们才走出白桦林,走下兴安岭,开始定居生活,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发挥山林优势,开发鄂伦春族民俗传承旅游文化,让绿水青山变金淌银奔小康。我1982.4.去新生采风,被这鄂民感动,1984年后这是我拍摄主题内容,在退休后的7年内继续拍摄,即将完成(我拍鄂伦春族35年)摄影画册。作者(原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宣传处摄影干事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鄂伦春族在新时代大道上快马加鞭。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1984年6月,摄于大兴安岭十八站鄂伦春族小学校学生体育课。看到小学生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积极向上的娱乐生活,拍下这一精彩文化场景。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2016年6月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中心校举办鄂族文化体育活动,这是传统拉杆子比体力的活动项目。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2017年6月,俄罗斯俩位口弦琴老师到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传授口弦琴演出技艺,为期三天的讲学培训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当我获悉这一新文化交流内容,我驱车赶到鄂伦春学校,拍下这一中俄老师与学生传承场景。是具有跨时代意义友好往来。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新生鄂伦春族世世代代是在兴安岭中单一游牧生活,1953年党对民族政策落实后下山定居,六十五年的大发展,如今,家家住上国家给建的免费山居别墅。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摄于1984年12月,鄂伦春族在兴安岭中过狩猎游牧,经历了住地窑生活,人的筹命从1953年下山定居时平均年龄35岁,到如今已有四代同堂的好日子。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新生鄂伦春人已经是春天开拖拉机种地锄草,夏天上山采集挖药,秋天骑马护林防火,冬天唱着山歌搞旅游既当演员又是导游,是新农村发展经济文化的新思路。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2015.1.我在上海接到电话,新生鄂伦春族乡马队应邀参加哈尔滨冰雪节演出活动,这是鄂伦春族下山定居六十年来,第一次从兴安岭到省城,从黑龙江到松花江,我跟随拍摄了这次活动,图为退休女乡长莫桂珍给讲解。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1992年拍摄于张慧一家在村清粮大院的场景。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2018.10.拍摄于村场院,合作社大机械,科技到鄂家,丰产又丰收,党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鄂伦春族上中小学全免费,考上大学有奖金,看病住院治疗全报销,这是党对鄂伦春族特殊政策。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鄂族孤儿葛川川,在乡政府关怀下,当兵退伍回来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娶媳妇时乡里分配婚房,还给新娘分十亩地的优惠政策。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北方游猎第一乡是新生鄂伦春族的新发展,新经济,新思想的方向发展,游客来兴安岭能真正参与游猎生活中去。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国家投资四千万元的AAA级鄂族特色旅游风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兴安岭生态良好富饶,绿水青山环绕,云雾花草相携,四时之景荡涤山野,继续着族人向往着的自然淳朴生活。

我坚持拍鄂伦春族35年的原因,是传承民俗古文化与新文化历程

2018年鄂伦春族乡古伦木沓节,黑河市联通社区秧歌队与本乡村民族歌舞队共台竞艺,本文作者随音乐翩翩起舞。

决定一个摄影师成功还是失败的主要因素就是主题。要满怀感情、充分理解之后用形象的方法,把它有效地再现在画面上,被摄事物发生热情和兴趣是促使我拍照的原因。也是产生创造性的活力。它能使作品面向生活,能使摄影师感情激动,打开情感创作的闸门,摄影师只有处于高度自觉、兴趣不断增长的状态下,才有希望创作出传情的好作品来。这就是我能够三十多年如一日地激情拍摄鄂伦春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