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出路为什么有人说在“民谣”?

冯博大


我是一笑一尘缘。现今,中国古典诗的创作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普遍,新诗无人看懂,只有残疾的余秀华,中国诗歌将死。有人说诗歌出路在“民谣”。究竟出路在哪儿?

何谓诗歌,在古代不配乐的为诗,配乐的称为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我认为,诗歌最好的展现形式不是纸上观,而是以歌的形式唱出来让人边看边听。

一、中国新诗的现状

上世纪80 年代,中国新诗出现了一个高潮。诗人成为光荣的称号,写诗、热爱诗,成为青年人的时尚。北岛、舒婷、顾城、杨炼、韩东一大批诗人相继崛起。上世纪80 年代末,随着海子、骆一禾的相继早逝,中国新诗突然陷入迷茫,热闹了一阵子之后,走了下坡路。进入90 年代,在中国文学也进入了冰期,诗阳春白雪和者必寡,读者越来越少。新诗被社会边缘化,并继续边缘下去。

二、中国新诗消沉的原因

当前诗歌之所以‘旧热新冷’,诗人本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未能用自己的创作将千百万诗歌爱好者吸引到自己的舞台中来。诗不同于其他文学,是从音韵开始的:诗讲究押韵,不押韵的是散文。从我们最早的《诗经》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押韵这一优点,使得诗拥有了音乐感,使诗的美优于其他,使诗成为语言的最高形式,诗结晶了语言。也是因为押韵,使诗容易诵读,便于记忆,诗有了最多的读者,拥有了流传不朽的优势。可是新诗从她的出生不久就放弃了自己最大的优点,新诗从不大要求押韵到远离押韵。上世纪末,朦胧诗、现代派盛行一时,中国新诗走向了死胡同,离诗的本质渐行渐远,追求让人读不懂,明明用不着朦胧,明明清晰更好,非得刻意去朦胧,变着法儿让人看不懂。脱离音乐,放弃押韵,是中国新诗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三、诗歌与音乐相结合是诗的最好出路

新诗的出路,在于诗的本质,诗的自身。解决困境,首先是让诗回归音乐,让诗回到音韵。其实,《诗经》、唐诗、宋词本身就是配合音乐的歌词;歌词本身就是诗,歌词作者本身就是诗人。在文化大发展的当代中国,新诗没落的同时,歌曲空前繁荣,歌词就是诗的一种。当今,人们喜欢的是唱歌,那么诗人就应当与歌词结合。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胭脂香味/卷珠帘 是为谁

不见高轩/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这《卷珠帘》便是百分之百的诗,加上音乐,它更美好了。诗+曲+配器+表演=诗歌,于是诗的美感更充分了。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之所以家喻户晓,人人爱看,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新诗的出路。


一笑一尘缘8091


谢谢!我虽说是半瓶子晃荡,愿意欣赏,粗糙演讲;也认为中国诗歌的出路给民谣有大的关联。

如“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几句流行几千年,玩童老妪皆会念;主要是既接地气又特别实际,写的再好语调再高,不能获得大众认可……。

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诗歌的弘扬,能否离开民众这个大讲堂。您说呢?


华夏梅花拳俱乐部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说得有道理,詩歌最早起源于民谣,从劳动人民日常劳动的号子里,記录发展起来。可以说没有民谣就没有了詩歌,民谣是詩歌存在的一块沃土,这是无庸置移的。

第一,詩歌必须根植土地。俗话说"詩人要立于地",詩人要是离开了这块土壤,就会成为无根之草无本之木。举个例子来说吧,唐代有一首著名的詩《悯农》,就是作者李绅感同身受的生活在农民中间,自己真正的观察出农民的辛劳,体会到了农民的疾苦,最终完成了佳作。可是后来李绅作了朝廷的大官,也是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就再也写不出像《悯农》那样脍炙人口的詩歌了。

第二,詩歌的道路应该走入寻常百姓家,不能变成了"阳春白雪",那样就会真正的"和者该寡"了,詩歌也就没有发展了。詩歌要真正的成为"下里巴人"就会兴旺发达,越来越好。不在詩人的名气有多大,在于被不被群众所接受?过去很多的无名氏写得好詩,也是流传千古,像北朝民谣《敕勒歌》至今妇孺皆知,朗朗上口。

第三,要去反映群众的生活,不能都是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之作,这个才是中国詩歌发展的方向,才能再创辉煌。

啰哩啰嗦说了这些,这些都是个人的看法。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