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毒性、副作用、不良反應等等,都是“尚不明確”,怎麼看待?

張俊


這是中醫的智慧!

首先,問下:

世界上沒有相同兩片樹葉對吧?

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對吧?

其次,所以中醫看病要辨證施治!

中醫中藥的治病原則是: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者瀉之!

中醫針灸的治病原則是: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中醫看的是證,不是病,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病因,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施治,以藥性之偏糾正病人體質之偏,到達陰陽調和。

所以,不看病人,不辯陰陽寒熱,就說中藥有沒有副作用,顯得非常不專業,非常幼稚!比如陰虛體質的人,你用附子就是火上澆油,陽虛體質的人用附子就是雪中送炭,你說附子有沒有副作用?比如干姜,胃寒的人就是寶,藥到病除,胃熱胃火重的人,你吃乾薑就要他的命了,你說乾薑有沒有副作用?

如果這麼說都不明白,要麼就別討論了,要麼先去看點中醫的書!





中醫科學育兒


尚不明確。這四個字只用在中成藥的說明中。因為按照西醫的製造標準,必須註明副作用。而中成藥基本沒有副作用。或者沒有發現過副作用。本來可以寫明《無副作用》,但是為了讓人不敢吃中藥,就改成了尚不明確四個字。

哎!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單獨的中草藥,在醫書裡都寫明瞭副作用。每種藥都有寒熱屬性。並非不明確。中藥的副作用很明確。是藥三分毒,自古有此說法。

不過這不能稱之為副作用。因為副作用是西藥用詞。中醫應該叫藥性!藥物的性質

中醫本來就是利用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

所以提出中藥副作用之說,本無稽之談。但這是詆譭中醫的一個好辦法。大家津津樂道。


齊謙書院孟子厚


中醫藥方是肯定有副作用的,但是病有四佰四症,藥有八佰八方,聖人傳承君臣佐使,八綱八法辨證,亦春夏秋冬四季,溫平寒熱四性,藥性為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這都是相刑相剋相反,最起碼學中醫看都懂的其理,如不知其理,再膽大可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所有副作用,五穀雜糧是養活人的,食飽而再食之可以反胃,是不是副作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