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網上看到一張圖,看完哈哈哈……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男人的懵懂,女人的憤怒,畫面很喜感。

誰家還不是這樣呢?網友的評論向來不會讓人失望:

"每天期待著捱罵,罵完了我才能安心玩手機。"

"我每天罵孩子做作業,扭頭看見老公了,順便把老公也罵了。"

"我以為只有我在家捱罵,原來大家都差不多啊。但我比你們慘很多,我老媽跟我媳婦一起罵我。"

……

妻子罵老公、罵孩子,看來還是代代相傳呢!

好笑歸好笑,可捱罵的那個當下,男人們真的快樂嗎?生活有幸福感嗎?

他們大概永遠也不想思考:為什麼一天到晚被罵?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1.妻子為何如此暴躁?

眾多評論中,一位二胎媽媽道出了中年老母親們的心酸:

"我的一天:做飯,洗衣,哄小兒子,輔導大兒子寫作業,拖地,收拾房間。

我老公的一天:躺著玩手機,換個姿勢躺著玩手機,喊餓,吃飯,上廁所。"

女人做飯、做家務、帶孩子,伺候全家老小,一刻不停。

男人吃飯、睡覺、躺屍玩手機,無所事事,不罵你罵誰?

在婚姻這座圍城中,原本就相愛相殺的中年老夫妻們,因為武漢疫情不得不局囿於百十平米的密閉空間,矛盾愈發突出。

比如朋友和她老公。

早上起床,她老公就拿著手機進了廁所,一待就是半小時,刷抖音的時間比如廁時間還長。

出了衛生間直奔廚房問:"飯還沒好?你怎麼這麼慢?"

然後癱在沙發上,繼續玩手機。

同一時間,朋友做飯、叫醒睡懶覺的孩子、督促孩子洗漱,熊孩子各種不配合暫且不表。

早餐端上桌,老公一邊挑剔"菜有點鹹""米飯有點硬",一邊風捲殘雲般地捲走食物,有時還為了最後一口肉絲跟孩子搶食。

吃完抹抹嘴,抽根菸休息一下,然後繼續"葛優癱"。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而朋友忙碌的一天,這才剛剛開始。

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別磨蹭,別挑食,待全家吃飽喝足後才快速扒拉幾口殘羹冷炙,接著洗碗、收拾廚房。

接下來洗衣服、收拾房間、陪孩子玩、輔導孩子完成學校和輔導班佈置的各種打卡,最近又多了一項上網課。

老公偶爾插兩句話,高頻語句是這樣的:

"你倆怎麼那麼吵?小點聲!"

"爸爸歇一會兒,找你媽去吧!"

朋友說:"以前他也是無所事事招人煩,至少出去上班時我眼不見心不煩。現在一天到晚在眼前晃悠,又是那副德行,看見他我就生氣,不罵兩句不舒服。"

有人說:每個暴躁女人的背後,都有一個不靠譜的男人。

總結得太到位了!

如果孩子省心,老公貼心,誰願意形同瘋婦?

很多男人納悶:談戀愛時那個溫柔文靜的女人,婚後怎麼變成了母老虎?

每一個女人的暴躁,都由一次次失望積累而成。

每一個女人的潑辣,都由一次次死心而百鍊成鋼。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2.妻子的疲憊程度,決定了全家的幸福程度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曾說過:從人類演化角度來看,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太多女人的不快樂,不外乎沒有娛樂、沒有社交、沒有足夠的睡眠,只有做不完的家務,哄不完的孩子,以及應對間歇性指手畫腳的老公。

身體疲憊,精神焦慮,重壓之下的女人很容易成為一點就炸的"火藥桶"。

把不靠譜的老公和熊孩子罵一頓,只是逼不得已的發洩方式。

那些默默嚥下所有委屈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可怕。

日劇《坡道上的家》中的水穂,孩子晚上一直哭鬧。

老公非但不幫忙,還不耐煩地說:"要是我媽,肯定不會讓她哭。那某某某,一個人也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呢?"

為了避免被孩子吵,他乾脆住到酒店。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而水穂則像一個"喪偶"妻子一樣,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終日在非議中做家務、帶孩子,孤立無援。

這個家庭,最終毀於水穂親手溺死自己的孩子。

我們為水穂的決絕而痛心,也為她的遭遇而心痛。

沒有哪個女人故意拿孩子洩憤,現實中這樣極端的故事並不多。可不快樂的女人,無論對伴侶還是對孩子,都是有怨氣的,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影響。

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幸福為什麼那麼難》演講中提到,她小時候,媽媽經常不開心,經常責罵她,她長大後活得也不快活。

姜文在做客《十三邀》時也提到,小時候,媽媽總是不高興,他想盡辦法取悅媽媽,媽媽依然不高興,所以他也特別沒有自信。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妻子不快樂,全家都難開心。

妻子的心情決定孩子的命運,丈夫的舉動決定妻子的心情。

3.妻子的好情緒,就在丈夫的悉心呵護裡

女人的快樂其實很簡單,家有"靠山"就行。

當她疲憊時,老公及時站出來,解救她於困頓。

當她瀕臨崩潰時,老公及時鼓勵、讚美,將她的負能量扼殺在搖籃中。

當她感到挫敗時,老公安慰她,陪伴她,讓她的鬱悶得以抒發。

優秀的男人從不當甩手掌櫃,遇事更不指責妻子。而是和妻子一起分擔家務,共同照顧孩子,彼此互相加油打氣。

比如張歆藝的老公袁弘。

張歆藝因為每3小時起床泵奶而睡不好時,他恨自己不能產奶。

張歆藝產後身材走形被網友嘲笑時,他稱她是"最好的媽媽",勸她別理會網友的評價。

更別提袁弘6點就起床做早餐,聽到孩子醒了趕緊上樓哄,只為讓妻子多睡一會兒。吃早餐時又自己喂孩子,讓妻子先吃。飯後還幫妻子按摩。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這樣的好男人,婦復何求?

所以在《做家務的男人》中,我們很少看到過張歆藝焦慮、暴躁。

對一個妻子來說,老公願意做飯、做家務、帶孩子、還幫自己按摩,還有什麼可暴躁的呢?

女人的好情緒,就藏在男人的悉心呵護裡。

4.幸福的家,源於丈夫體貼妻子

美國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曾經說過:"家庭情緒的穩定性對孩子非常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媽媽的情緒。要想媽媽情緒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爸爸多回家疼愛老婆。"

深以為然。

一個家庭的幸福,絕非妻子一個人苦苦支撐,還需要丈夫的積極參與。

(1)主動參與育兒

丈夫主動參與育兒,妻子才有精力愉悅自己,進而愉悅全家。

就像閨蜜的老公,平常無論多忙,晚上都儘量抽出時間檢查大寶的作業,給小寶講講故事,玩會兒遊戲。

這次因為疫情放長假,閨蜜老公徹底活成了大孩子:跟孩子玩"兩人三足"、 頂著垃圾桶假扮"殭屍"讓孩子砸、把膠帶貼在牆上假裝激光線和孩子們一起"穿越火線"……父子三人玩得不亦樂乎。

看著滿地鬧騰的丈夫和孩子,閨蜜雖然發朋友圈吐槽家裡太亂了,可字裡行間的愉悅是藏不住的。

丈夫的育兒參與度,決定了妻子對生活的滿意度。父母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又決定了孩子的快樂。

(2)主動分擔家務

男人對家務的態度,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

猶記得《幸福三重奏》中的陳建斌,不喜歡幹家務,逼得懷孕的妻子收拾碗筷,蔣勤勤委屈得大哭。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很多男人就像陳建斌一樣,嘴裡說著愛妻子,身體卻很誠實,一到家就喊餓,吩咐妻子快做飯。然後衣服、襪子亂丟亂放,活成家裡的"大寶"。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家務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願與妻子一起分擔家務的男人,才是實實在在過日子的好男人。

(3)給妻子創造休閒空間

每個女人都是父母的心頭寶,她有自己的喜樂。

可太多女人的痛苦在於,婚姻將她從"公主"變成"保姆"。她忙著對孩子負責、對老公負責、對家庭負責,唯獨忘了對自己的負責,所以她不快樂。

丈夫要多體諒妻子的不易,適時為她創造舒服的生活空間,幫她緩解身體上的疲憊,精神上的負荷。

比如每天早點下班陪妻子說說話,臨睡前跟妻子談談心,週末主動帶孩子出去玩等。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妻子的詩和遠方。

有時間享受生活的妻子,才有時間分享生活的快樂。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戈爾丁說:

你給女人一顆種子,她給你一個孩子;你給她一座房子,她給你一個家;你給她一堆食材,她給你一頓美餐;你給她一個微笑,她給你整顆心。你給她什麼,她都會給你成倍的回報。如果你責難她,那麼你就做好狗血噴頭的準備吧!

想要擁有幸福的家庭,就要先擁有一個快樂的妻子。

想要妻子快樂,就要做一個疼老婆的好老公、愛孩子的好爸爸。

富養妻子,才是一個家最好的家風。


在家呆久了老被媳婦罵:富養妻子,才是最好的家風

(全文完)

作者簡介:李核桃,社科圖書編輯,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著育兒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