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老人言,真的會吃虧在眼前嗎

不聽老人言,真的會吃虧在眼前嗎

今天跟朋友聊天,聽他講了一個觀點,非常新奇。

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一般意義上,它是對的,因為老人生活經驗更為豐富。尤其是在鄉土社會,這個特徵會更明顯。比如你生活在鄉鎮甚至農村,老人言對你來說可能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你生活在城市,情況就有所不同,變化太多、太快。

於是對於名老人寫的書,我們多半也會看一看,想了解一下過橋比我們走路多、吃鹹鹽比我們吃飯多的人,到底如何看待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比如,你看到《活好》這本書,可能會被日野原重明關於愛與孤獨、死亡與疾病、寬恕與苦難等問題的回答所打動,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豁達的人呢?但這是真實的,105歲的老人還在忙著做美容,想變得更年輕些。

朋友說,對於這類書,他也讀,但他從美國著名小說家歐·亨利那裡領略到了不同的東西。

歐·亨利講過這樣的故事:主人公的叔叔告訴他,你出門在外,要按照叔叔說的做,這樣就不會吃虧。後來這孩子回信道,叔叔,我完全沒有按你說的做,但是我很快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不聽老人言,同樣可以過好。

你聽了大量的老人言,可能會繞過一些坎,但這些坎本身的價值你就失去了。不是要歌頌苦難,但苦難確實會造就人。所以去體驗就好,如果規規矩矩,按老人說的話去做,開始可能會少受苦,但保不齊將來會有更大的痛苦。典型案例是,很多女生聽媽媽的話,上學期間絕不談戀愛,大學畢業後,她們中的有些人發現,自己被剩下了。當然,世間的道理都有兩面,也有學霸一路讀書,結婚很晚,但後來卓有成就的,比如袁家騮與吳健雄夫婦。

如果你是不世出之英才,世間的許多道理你都不必在意。但是作為普通人,道理的正反兩面我們可能都要想一想。我朋友的意見是,有些道理寧可晚些時間知道,或者不要知道。這裡的道理很微妙。你晚些時間知道,就會有很痛的領悟,如果別人早早地把道理講給你聽,你未必知道這個道理的背後是什麼。

原來看電視,有一次講到一位偉人,他的兒子在院子裡玩玻璃,媽媽看到就要過去阻止,孩子的爸爸卻說,等一等,讓他“自食其果”。後來孩子果然手被扎破,媽媽心疼不已,爸爸卻在一旁笑。因為他知道,兒子下次一定不會玩玻璃了。雖然不告訴孩子道理,孩子可能遇到危險,但是危險所能教給他的,或許遠比言傳來得有力量。

其實聽與不聽老人言,你大抵會有自己的判斷和喜好。少不更事,沒有聽,碰了釘子,回頭了,成長了;少年老成,中規中矩,成了老實人,也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心智成熟的旅程,如果一直不肯長大,就是巨嬰,這種狀況就令人討厭了。

總之,聽與不聽,不是選邊站,這兩個選項都有它的道理。這兩重道理你都想明白了,可能離成熟就近一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