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高家埝 倾情帮脱贫——夏县裴介镇高家埝村“第一书记”杨海峰小记

“我们高家埝村村民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全靠“第一书记”杨海峰和他们的工作队,没有他们的尽心帮扶,我们不可能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花的好日子。”“杨书记可真是把我们高家埝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贫困户高木会、董振虎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说着。是啊,这是村民们的心声,也是夏县裴介镇高家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海峰和他们工作队的真实写照。

勇挑肩上担 情暖百姓心

2017年7月,夏县中医院党建办主任杨海峰上任裴介镇高家埝村“第一书记”。投入到岗位,他就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尽全力帮村民脱贫,村民不富,自己不回。他带领工作队逐户走访时,了解到贫困户高伟民父亲患脑血栓,母亲患帕金森,他自己又患淋巴病,全家五口人就有三口人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时,杨海峰跑前跑后为高伟民联系县、市医院治疗。出院后,他又多次开车到县新农合、保险公司帮助高伟民办理报销住院费用10万余元。组织带领县中医院党员献爱心捐款2500元,联系邀请北京专家上门入户为高伟民进行诊疗,赠送他一个价值5000元的爱心包裹。并替高伟民的父母办理了慢性病医疗证,每年可报销买药费1200元。后又几经周折,把高伟民的儿子高飞虎安置在江苏常州锅炉厂打工。在他和工作队的倾心帮扶下,2019年,高伟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14746.45元,超过脱贫线万余元 。

贫困户高木会因患糖尿病,身体虚弱,双眼几乎失明,失去劳动能力,每月光买药费用就要支出500多元,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杨海峰知道情况后,与帮扶责任人一起,复印病例、填写申请,为其办理了特定病报销本。每月购买536元治疗药,个人只需自付36元,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经过治疗高木会的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了。高木会家耕地6亩,种植2亩苹果,收入很不稳定。杨海峰联系农商银行帮他办理贴息贷款5万元,种植毛桃6亩,发展经济林增加收入,又为高木会的儿子、儿媳提供企业用工信息,并输送到江苏省苏州市卫生洁具厂打工,年收入6万余元。

杨海峰第一次到特困户董振虎家走访的时候,看到的是门房摇摇欲坠,满院荒草,树枝挡路,屋内锅碗瓢盆遍地摆,家俱杂乱堆放,让人无处下脚。他与工作队员一起,抬的抬,搬的搬,扫的扫,抹的抹,擦的擦,为他整理打扫屋内屋外卫生。当看到董振虎家的唯一电器就是电灯泡时,杨海峰的眼睛湿润了,随后自掏腰包为董振虎购买添置了液晶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安装了门帘、窗帘,赠送了被罩,床单,凳子等,接通了有线电视。只要逢年过节杨海峰和工作队都要带上米、面、油、肉等生活用品进行慰问。董振虎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就是好,现在我每天晚上都能看上电视了,杨书记真是好人呐。”现在董振虎家,门房新建了,屋里屋外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防止18户“双签约”贫困户因病致贫,他帮助3户3人办理了特定病报销本,帮助11户13人办理了慢性病报销本,每年累计减轻负担25800元,巩固了脱贫成效。

壮大主导产业 引导村民致富

为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他带领工作队不断培育壮大该村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群众栽植经济林。该村31户贫困户中,有12户种植发展了经济林,种植枣树24.4亩、苹果树51亩、桃树12亩,全村共发展597亩苹果、202亩鸡心枣。

为了提升苹果、鸡心枣的产量和品质,他对该村经济林实施提质增效工程,通过采取免费为群众发放化肥、喷雾器、剪刀,邀请技术人员为群众讲解苹果、枣树剪枝、施肥管理技术等措施,有效的提升了苹果和鸡心枣的产量和质量。苹果树收入由原先的每亩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 2800元,鸡心枣收入由原来的每亩 1400元增加到现在的 2000元,户均增加收入500余元。今年,他邀请技术专家指导村民对村里800余亩的苹果、鸡心枣、毛桃等经济林进行了修剪、施肥和浇水,秋季又有好收成。

2019年,他带领工作队承包土地,种植10亩红薯发展种植产业,让10户贫困户以每天60元钱在田地里打工,增加收入,为村集体创造效益10000元。今年工作队和支村委计划投资60万元,实施建设经济林大棚12亩,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已完成选址和地块调整工作,5月初开始施工建设,预计今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与支村委干部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建设了标准卫生室一个,硬化通村道路0.9公里,绿化通村道路1公里,配套机井水泵一套。硬化、绿化高家埝至毛家埝通村道路700米,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农产品销售,让贫困群众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红利”的同时,提升了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送义诊战疫情 提供健康保障

杨海峰充分发挥单位医疗行业的优势,协调组织中医院义诊志愿服务团队,带着血压计、血糖检测仪、心电图机、B超机等体检设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利用广播、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30余份,免费为群众诊治疾病、体检,其中贫困人口22人,量血压108人次,心电图48人次,B超28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1.08万元,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医疗服务。村民卫喜梅高兴地说:“杨海峰书记组织中医院义诊志愿服务团队,来我们村开展好多次医疗服务了,专家和医生带着设备进村入户为我们体检,发现有什么病,能够早预防,早治疗,我们全村人都很感激他们。”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杨海峰带领工作队与支村委干部一起在村口值班,测量体温,登记排查,上报信息,开具健康证明。全村党员齐上阵,轮流巡逻排查外来人员,确保了全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积极响应党的复工复产号召,减少疫情对群众收入带来的影响,他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查找务工信息,入户了解务工需求,并为所有外出人员办好健康手续,提高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率,增加工资性收入,达到持续稳定巩固脱贫成果。

截止目前,该村共外出务工44人,国外打工1人,省外打工17人,省内县外打工15人,县内打工11人,需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现已全部外出务工,实现了清零,他们的月工资平均达到4000元。稳定的收入,巩固了该村的脱贫成效,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贾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