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真的不如買”嗎?你想要“技術換市場”,我只想進行高價傾銷

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工業化

西方發達國家福利好,工資高,僅僅因為他們是民主?但事實上是他們掌握了各行業的源頭技術,並緊緊地把持住,讓世界淪為他們的工廠,他們從中賺取鉅額利潤,這才是他們生活好的根因。

以炭纖維為例。

在2010年日本銷售出口給我國的12K的T300級碳纖維還要24萬元每噸,就這還是有錢也難買到,隨時看他們的臉色才行,動則揮舞著禁運的大棒,可隨後我國先後實現千噸級T300和T700級碳纖維的量產,2012年迫使日本銷售的碳纖維從每噸24萬元降價到12萬元。

2017年1月16日,中國再次突破T800級碳纖維生產線的全套技術,打破了日本的全面技術壟斷,迫使日本的T800級碳纖維價格降到原來的30%。

從近代的世界歷史上看,無不清晰地證明:經歷過完整且充分的工業化,如英,法,美,德、日本等國家就會繁榮富強;工業化進程被中斷,如阿根廷,巴西等拉美諸國、泰國、南非等國,就會落入所謂 “中等收入陷阱”;而被工業化遺忘的國家,如諸多非洲國家,近乎與現代文明、繁榮富強絕緣

。工業化是國家繁榮富強的秘密與關鍵,這就是我們要進行工業化的原因。可是在我們進行工業化建設中曾經出現過兩種道路,它對我們一直影響深遠。

“造真的不如買”嗎?你想要“技術換市場”,我只想進行高價傾銷


1.買辦思想

說到買辦思想,我忽然想起一個笑話:某位大佬曾經說過“技術無國界”,隨後不久就發生了貿易戰,對半導體行業進行技術封鎖。

再看看民國時期有這麼一個故事,在民國戰爭年代,因為槍傷等原因需要大量抗生素盤尼西林,所以就有人提議我們搞個盤尼西林廠吧。宋子文部長講話,美國能生產,幹嗎要自己建?這就是當年中樞人的見識。當年有一種叫做買辦的存在,他們的富可敵國。這些人鉅富的的基礎之一就是壟斷貿易的暴利。當你無法生產一樣產品的時候,這種暴利是非常驚人的。膠捲時代,全球有成熟彩膠技術的只有四個國家。美、德、日、中。中國的叫樂凱,因為樂凱的存在,中國賣15的話,柯達在中國很難賣過30。而到了蘇聯,這個價格可能賣到100。那麼這個價格下蘇聯人民的淨福利損失就是70元。假設俄國的買辦階層都不持有美國綠卡,只賺取10的利潤。實際的結果就是以損失60的整體國民福祉,創造了極少的暴富者。無論這個交易過程如何形式合法如何買賣公平,它帶來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

“造真的不如買”嗎?你想要“技術換市場”,我只想進行高價傾銷


買辦思想好嗎?當我們技術為到達或者不成熟是,從國外進口是一種解決辦法。可是在你決定買的時候就會出現兩個問題。

(1)別人會買給你嗎?1949年11月,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聯合成立了一個多邊出口控制協調委員會,總部設在巴黎,又稱"巴統組織"。禁運目標就是蘇聯和中國。隨著蘇聯解體,“巴統”的解散。但隨後“巴統”制定的禁運規則被《瓦森納協定》所繼承。《瓦森納協定》旨在控制常規武器和高新技術貿易,制定了兩份禁運清單:一份是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禁運對象還是中國。我們以超算為例,銀河I億次機宣佈成功之後,巴統組織放開了億次機對中國的銷售;銀河II十億次機宣佈成功之後,巴統組織放開了十億次機對中國的銷售...70年代,法國跟中國關係算好的了,我國進口,我部裝備的法國重型載重吉西愛區牌越野汽車,進入中國之前,法國人就把紅外線夜視儀拆了,還有一套駕駛室加溫煮食物歺具也拆,何等的防範?

(2)即使買給你,你也要做好被“獅子大開口”的準備。我們以通信行業的交換機裡的導流板為例,就一個鐵板,用來填補空槽位,引導氣流,控制設備溫度的。35美金一塊,也就1斤重,多年不降價。你能說這是技術好麼?但人家壟斷交換機技術,別的牌子人家不認,你敢自己裝,人家整臺機器不保修了。10年前國產交換機開始有中高端產品了。因為價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開始用。3年後產品開始穩定。結果進口交換機價格就開始了跳水過程了。10萬的板子,5年後1萬,再5年。很多歐美廠已經倒閉不見了。至於那塊35美金的鐵板?免費送!後來明確說,其實沒有鐵板也沒事,就別配了。

“造真的不如買”嗎?你想要“技術換市場”,我只想進行高價傾銷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種買辦思想,個人認為其實就是一種偷懶思想,當然這是一家之言。具體一點說就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是一種短期投機行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將這種邏輯倒過來,尤其要堅持自立更生,自主創新的原則。最高領導人在視察中國商飛公司的設計研發中心時,對研發團隊說過: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製造自己的大飛機,形成我們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一定要自己的大飛機。

2.以技術換市場的道路

為什麼在長達20來年的時間裡,我們交出了市場,“引進了技術”。而某些企業卻從來沒有能夠擺脫技術依賴的狀態,根本的原因在於,這些企業在“引進技術”的過程中,沒有對自主開發付出足夠的努力並堅持到底,所以也就沒有鍛造出能夠跟上技術變化的技術能力。為什麼沒有能夠這樣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戰略決策者總以為可以依賴“引進技術”來發展。隨著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引進技術”的形式從購買技術許可證變成了合資,而在缺乏足夠的自主開發努力的情況下,合資淪為一種形式。

“市場換技術”的初衷是通過和海外主機制造商的合作,讓國內主機制造商通過生產組裝和技術轉讓等手段,縮短與海外製造商的技術差距。事與願違,國內製造商在與外企的合作中,逐漸成為純粹的組裝和銷售。國內主機制造廠現在就是組裝之後賣機組。在它經濟效益非常好,誰還願意投入大量資金搞科研攻關呢?

“造真的不如買”嗎?你想要“技術換市場”,我只想進行高價傾銷


以技術換市場的道路所謂的雙贏計劃,其實就是美麗的謊言。

以前我們的國家產業水平較低。水泥廠的磨機用的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臺,國內減速機還開發不出來穩定的產品。等到國產化之後,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已經基本退出國內市場。因為國產可能只要300萬。一開始是落後的沒能力,人家說一萬就一萬。後來落後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說我讓利5000吧,你的產品別出來搶市場了。嗯,雙贏。

“造真的不如買”嗎?你想要“技術換市場”,我只想進行高價傾銷


所以我們要謹慎對待“造不如買,買不如租”和以市場換技術這兩種潮流。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是自由市場經濟,仍然是典型的叢林法則。任何時候,只有你能造的出來,別人才和你談自由市場。當你造不出來,面對的或者是高價傾銷,或者就的是徹底禁運。有的只想把你當作他們傾銷商品賺錢的市場,並不想讓你發展起來。中國要想立於世界,就必須要保護,支持自己的高新產業,保護好自己的核心技術。獨立自主的工業化道路有這麼難嗎?只要我們企業開始走獨立自主這條路,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960萬平方公里、14億人口的市場,這什麼概念,幾乎覆蓋歐洲的土地面積,媲美歐盟的行政區,超過二戰時世界人口,如何建不了獨立自主產業鏈?況且我們是主動開放,不是主動關閉,這和清朝不同。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