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祕密

在《老師請回答》節目中,有一位媽媽說自己6歲的女兒,從3歲開始上課外班到現在已經花了超過120萬。

6歲孩子上課外班能花得了120萬?這上的是什麼班?

不管是主持人還是場上的各位老師,對此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原來6歲的晴晴被五花八門的課外班裹挾著前進,每天都是被家長帶著奔波在北京的各處培訓機構。表演、聲樂、芭蕾、珠心算、鋼琴、走T臺,這些都是晴晴要上的課外班。跟公司簽約花了13.8萬,一對一的聲樂表演40萬左右,2次工體演唱會30萬,紐約時裝秀衣食住行大概20萬,還有其他一些培訓表演課和零零散散的班,總共加起來超過120萬。

有網友說:3年就花了120多萬,家裡怕是有礦吧?

有網友說:這哪是花錢上課外班呀?簡直是明星包裝呀。

有網友說:有錢人很正常,為了培養孩子一切都值得。

3年花120萬,這真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得起的。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秘密


晴晴的媽媽也說,晴晴的大部分教育費用其實都是姥姥帶大的,而且為了晴晴,姥姥還賣了一套房。

為什麼家長那麼熱衷於給孩子報那麼多課外班?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心願,家長對孩子都有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能夠出類拔萃,能夠很好地立足於社會。

所以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在幼兒園起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鋼琴、舞蹈、奧數、編程等等。

上面晴晴的經歷並不是個例,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經歷這樣的事情。這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未來都抱著很高的期望。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秘密


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期望?

01)、受周圍環境從眾心理的影響

由於受到周圍人和環境的影響,看到大家都對自己的孩子特別是才能方面的培養很上心,時間長了,也覺得大家都在學,我家孩子如果不學點的話,豈不是要比別人落後了?

02)、父母的補償心理在作怪

我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將自己曾經沒有得到或者以前失去過的東西,寄託在自己孩子身上,這樣做來達到自己一種心理的平衡。特別是很多家長往往會將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轉移到孩子身上,希望通過對孩子的教育能夠間接地彌補人生的遺憾。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秘密


03)、“別人家孩子”與自己家孩子的攀比心理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學得多好,在看看你啥都不會。”有了孩子之後,“比孩子”好像是作為父母一個避不開的坎,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優秀,一旦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了,各種補習班課外班真的是輪番上陣。再說了,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去學了,就你家孩子不學,那不是就比別人落後了嗎?

家長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不停地給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課外班真的就有用嗎?

我們從晴晴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當主持人馬丁問晴晴是不是會珠心算,要考考晴晴的時候,“9+6=?”這樣一道算術題,晴晴居然沒有算出來,她說太難了。而姥姥卻還在一旁解釋說:“是因為沒有帶小算盤,帶小算盤的話,晴晴能算得出來的”。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秘密


對於孩子的課外班,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 以孩子為中心,尊重孩子的選擇和自身的特點來發展

專制型的家長容易以“成人為中心”來要求孩子,他們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不顧孩子是否願意學,是否對這些課程有興趣,單純地以“我覺得”“為你好”這些理由來決定孩子的未來。蔡國慶老師說的那樣:不能因為我是歌唱演員所以我就必須要求我的孩子也跟著我學唱歌,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

其實很多孩子都是像晴晴一樣,不想從早到晚都被不同的課外班填滿,她對很多東西並不感興趣也不想學。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秘密


  • 調整父母的期望,給孩子設立一些合理的教育目標

北美心理學家維克.弗魯姆在《工作於激勵》這本書中提出了“期望理論”這一觀點,他用公式把這理論表示為:激勵力量=期望值*效價。這個理論說明人的積極性被調動的大小取決於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也就是說一個人對目標的把握越大,估計達到目標的概率就越高,激發的動力越強烈,積極性也越大。

根據這個期望理論,家長應該給孩子選擇一些適度符合孩子年齡段的目標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從“你要我學”到“我自己要學”,將父母的外在驅動力轉化為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班,姥姥說出隱藏的秘密


  • 父母的言傳身教比其他的培訓和輔導更重要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培訓機構和課外班都不能代替的。

很多父母由於自己工作或者其他各種原因,覺得自己反正不是專業的老師,不如給孩子多報點興趣班,讓別人來教,自己倒還省下那個時間和精力來多賺錢比較實在。

晴晴的父母就是這樣的做法,晴晴從4個月開始就由姥姥帶大,導致現在在家裡姥姥寵溺她,做錯事媽媽管教也不聽,甚至還對媽媽說:“我覺得這個媽媽有問題。”

3年花120萬,把孩子包裝成一個能歌善舞小明星,可是孩子起碼對父母應該有的依戀和尊重卻沒有,這樣的孩子是否又是父母真正願意看到的呢?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父母應該看到孩子長遠發展,不要一味地看重孩子各種知識技能的發展,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孩子身體素質、學習品質、生活習慣、親子關係等對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

3年花120萬賣房培養孩子,對於這樣培養孩子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談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