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如果懂一点理论,看电影就不仅仅是娱乐

有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胡八一就会看出来天地山水之间蕴含的“风水”。有人看字是字,看词是词,但是学霸就能看出来教科书中的联系,写出“学霸笔记”。有人做米是米,做面是面,但有人就能做出米糕面点,我们都爱生活,但是爱智慧的哲学家,千百年来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中国,还是我们数得过来的那几个。

很多人都在看电影,但是能写出来深度影评以及电影理论的,也是寥寥可数。

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电影意志》是一本指导观影的教材,而对于只看电影,不是那么经常深入思考的读者来说,其实仔细阅读下来,能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是,原来电影的发展这么曲折艰难以及,原来电影的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书评:如果懂一点理论,看电影就不仅仅是娱乐


这本书是作者王小鲁博士的文章的合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往自由的电影”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电影内容和价值分析。第二部分“由静观到介入”是对电影运动的观察和描绘。第三部分“重建电影院运动”部分,则深入探讨了电影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的文本,叙述视角以及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个看电影不太多的读者,我在自己的阅读“舒适区”阅读完之后,对于电影创作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电影背后的内容,仿佛发现了钟表后面的那复杂的“齿轮”,原来那指针的旋转规律在这里。

在我的成长中,看电影这件事,印象最深的是夏日夜晚在露天广场上,一块白布(大屏幕)上面播放的关于战争的历史的电影。这些电影的名字,大多都出现在了《电影意志》这本书中。在作者开篇的第一章《历史精神的不坏肉身》基本上都有提到,《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刘三姐》《白求恩大夫》《庐山恋》,这些中国早期的电影,是一代人的回忆,当然也是一代历史记忆的承载者。我们少年的岁月,和那一点电影人的追求,似乎都在作者的这一篇文章中再次接受洗礼。

就像作者所说“电影是历史精神的不朽的肉身,电影让历史具有了可见性,甚至让历史具有了可体验性,因为电影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编织了情感故事,给了观众进入历史的路径。”肉身这个词,倒是让我想到了埃及的木乃伊,楼兰的“小河公主”,大约,当考古发掘再现他们的身材样貌,我们才能看到几百几千年前的人的样貌。电影对于人类的记忆,意义大抵相仿。

图书,照片,吟诵诗人的口口相传这些途径,对于真实性的反应,相对都会弱一些,它们更多地凭借个人的想象去还原,那样的还原,必定千姿百态,同时也就失去了本真的样貌。

当然,你会说,电影反映的未必是真实。这是一定的,不过电影中物质的展现是真实的,但是电影的精神到底如何,那还要看导演的功力。

在《没有个性的人》一章中,作者就探讨过人性深处的特点,电影到底要如何反映人?文学塑造人物,有一些高大全的人,在某些需要号召力的时代,这样的人是有价值空间的。但是等到我们自己经历生活之后会发现,这样的人并不真实。电影如果也只是去塑造没有个性的人,那么记录也就没有意义。

所以,电影一定会从夸张走到现实,从平面走向立体。记得在看蒋雯丽演的电影《立春》之后,我对于电影塑造80年代人物的角度,有了全新的认知。原来电影也可以真真切切地将一个女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做了我们平常人想做却做不出,想做也不敢做的事。这个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久久挥之不去。电影里有个性的人和真实的人,是真的能够打动观众,引起共鸣。

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更加喜欢西方的电影,当然,不能说国产电影不好,作者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很有道理:“西方电影……里面体现了更活跃的智力和更细腻的感受性,中国电影界虽然时常有出奇制胜者出现,但大部分缺乏具有个性深度的角色,因此就难以给予他们理解生活和开拓生活、建设‘新我’的启发。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一般会和电影中的某个人物相认同,电影角色会附体到他们身上,当电影角色不能实现主体性,他们一般会感到沮丧,无法从观看过程中获得激励,也无法获得重建生活的力量。”

作者就这样三言两语说明了我一直以来都在想,却无法表述清楚的道理。所以说,电影理论虽然难啃,但是它的确有着点悟和开化的作用。

《电影深处是故乡》一文中,作者带着我们去了解一部电影在拍摄之初,导演的人生经历。其实,哪一部电影里,没有导演的“私货”呢?可是,我们有时候意识不到,以为是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有时候,可能连想都不会去想,只是看,欣赏,甚至娱乐。

看电影,其实就是关照自身。最能引起我们震动的,恰恰是跟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导演王小帅在自己的新书《薄薄的故乡》里,写到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疏离感和内在漂泊感,而这些感觉,早已经延伸到了他的电影作品里。

有人说,人不可能挣到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钱。我们不妨推论一下,电影导演的作品,其实就是一个导演生活经历和世界观的反应。不管是张艺谋的大场景,还是冯小刚的喜剧,还是第六代导演对小人物的关照,或是徐峥的在“行走”中展现人物和社会现实的电影。《像雾像雨又像风》里面给拆迁的镜头,是社会热点,更是引发导演共鸣的关注点。

在第二部分的文章《保护记忆和自我授权》中,我们能够看到电影如何从展现国家意志走向展现自我表达的过程。这一转变出现的原因,除了资本的到来和社会控制程度的降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DV摄像机的出现。

生活在当下的人,其实无从了解DV最开始出现在生活中意味着什么。今天短视频成为自媒体的头号老大,智能手机是它的基石,无限网络在为它铺路。每一个个人都能拍出自己的片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DV 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时候,它就像我们今天的手机VLOG一样,在帮助人们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也改变了以前只有电视台才有权摄像的“权力属性”。这也就催生了更多的纪录片和纪录片作者。

在今天看来已经落伍的DV,在那个年代,是跨越式的突破,是从0到1的改变。如果我们不去反思历史,又如何能知道今天的时代,其实更加自由,更加自我?

如果电影仅仅是一种消遣或者娱乐,那么电影的价值就被大大地低估了。其实,从现在非常火热的影评来看,观众对于内容深入理解的需求一直都在不断地提高着的。每一部电影上线,自媒体都将第一时间予以分析和探讨,发掘内容后面的哲理和思考。只是,这种思考为了迎合观众,都非常——接地气。


然而,想要认识电影的真实一面,还是要来读一读《电影意志》这样反应真实和高度概括的理论性书籍。这是一个追本溯源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本质的过程。听听电影背后的故事和思考,能够帮助读者走出看山是山的迷蒙状态,早点看清本质,对于人内心的坚定和对未来的肯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