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选首批211—合肥工业大学凭什么跻身教育部直属高校?

落选首批211,对合肥工业大学上下士气都是很大的打击(详见:

通过211工程预审的合肥工业大学却最终落选—这个和安徽真没关系)。且有许多办学实力不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学校同样进入了211工程,这让学校师生员工感到非常愤懑。

但恰在此时,国家又推出了《机构改革方案》,决意将原来的四十多个部委合并至29个,原机械工业部也在改革之列。按照改革方案,原直属于这些部委的高校大部分将下放至地方,部分进入教育部直属行列。对于其他部委来说,其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多为1-2所,推选一所高校进入教育部直属并不困难。但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却多达5所,且合肥工业大学在机械工业部排名第三,想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困难很大。

落选首批211—合肥工业大学凭什么跻身教育部直属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校门

为什么要进入教育部直属行列?

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合肥工业大学来说意义非凡。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实际上意味着合肥工业大学将成为“国立大学”,在办学层次上将远远高于地方大学。其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意味着学校将在更高层次上竞争,可以与更高水平的高校进行交流。最后,进入直属高校后,学校的办学经费将来自中央,经费将大幅增长,办学条件将大大改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将具有更充足的动力。因此,这是合肥工业大学必须抓住的一次良机,尤其是在落选首批211工程的前提下。

但真想办成又谈何容易。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原校长陈心昭的回忆文章可知,在初步拟定的改革方案中,拟由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仅有34所,合肥工业大学不在此列。且在改革方案审议大会上,包括机械工业部在内的各部门对这个结果都没有异议。因此,如何冲破层层阻碍,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成为摆在时任校长陈心昭前面的一个难题(书记由于疾病复发,入院治疗)。

落选首批211—合肥工业大学凭什么跻身教育部直属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原校长陈心昭

逆风翻盘,去甲A踢联赛

合肥工业大学在211工程立项建设一役中失利后,深知进入教育部直属的重要性,因此上下齐心,将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合肥工业大学行动迅速。在部委改革方案刚刚出台之际(此时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名单尚没有确定),合肥工业大学方面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急迫性,早早准备进京进行争取。合肥工业大学方面不等不靠、尽早准备、努力争取的态度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其次是合肥工业大学办学实力较强,本身具备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潜质。据陈心昭校长回忆,在需要下放的91所部委高校中,合肥工业大学的综合实力稳居前十位。与拟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34所高校相比,研究生招生规模大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只有三所,相等的只有两所,其余均小于合肥工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这充分表明,合肥工业大学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在拟进入直属高校中同样名列前茅。

落选首批211—合肥工业大学凭什么跻身教育部直属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

再次是机械工业部和合肥工业大学校友的全力支持。在进行211工程建设时,机械工业部就顶住压力,坚持对合肥工业大学进行了预审。在机械工业部即将被改组合并之际,机械工业部再次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然后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部和机械工业部的校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是合肥工业大学彼时面临着体制改革的良机。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合肥工业大学。面临着管理体制的改革,这对即将迎来合并的全国高校具有样板作用。因此,抓好合工大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落选首批211—合肥工业大学凭什么跻身教育部直属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

是年7月3日,文件正式下发,包括东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得以增列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后二次扩容为75所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工业大学是当时44所直属高校中唯一没有进入211工程,是后来75所高校中唯二没有进入211工程的高校。


后序

合肥工业大学划转教育部直属,对学校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此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得以与工信部、安徽省、国防科工局共建。并兴建了翡翠湖校区和宣城校区,为学校的进一步壮大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5年,合肥工业大学历经多年最终圆梦,得以滚动进入211工程。2010年,得以入选985优势学科建设平台。2017年,得以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

参考文献:

[1] 陈心昭. 《1998年合肥工业大学重归教育部纪实》.合肥工业大学建校65周年校庆文章.

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高校与地方历史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