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我從性吸引力來告訴你答案

這兩天微博上有個話題上熱搜了: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我從性吸引力來告訴你答案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兩類來看,有一些是沒得選不得不單著,有一些是挑花眼不願意安定。這反映的其實我一直強調的“性吸引力”這個能力的巨大懸殊。

“性吸引力”本質上是保證基因延續的能力,它的構成,在之前的文章裡有講過,從基因層面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時期表現不一樣,2000年前可能是肌肉帶來的農耕能力與靈巧雙手帶來的織布能力;1000年前可能是地主手裡的土地與大家閨秀背後的家族關係能力;50年前則可能是供銷社裡的一個職位,或者是三代貧農根正苗紅的出身。總之,就是你能保證基因良好延續下去的基礎。

從“性吸引力”這個視角再來看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這個話題,其實原因也就不復雜了,大概可以從這意願、能力和機會成本這三個視角來看:

 1、意願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於計劃生育的嚴格執行,我國的90後人群裡獨生子女佔比很高,也就是目前20歲到29歲這之間的男男女女中,大部分都是沒有兄弟姐妹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加上交通便利以及沿海發展帶來的南下、北上、東遷浪潮打破了曾經延續千年的“報團取暖大家族式”的生活範式,很多年輕人就是缺少這種依賴感的需求,因此“成家”的意願一直不強:這麼多年我自己都一個人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找個人一起呢?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我從性吸引力來告訴你答案


這種意願層面的本質是,成長環境的安逸,使得個體對安全感需求的減少,降低了對異性“性吸引力”的感知。

2、能力

結婚說到底不是戀愛,不僅僅是一種意願就能完全解釋的行為,更多的還是能力面的行為。

雖然現代人會美化婚姻的含義,但縱觀歷史,大部分人的婚姻本質上是一種契約,兩個人在一起簽訂的契約,目的還是保證彼此基因能夠更好延續。所有擇偶標準背後的性吸引力概念,都是對基因更好延續的判斷,因此,結婚本質上是一種妥協的產物,是自己對自己的性吸引力衡量後找尋到性吸引力相當的另一個個體簽訂一個契約,保障彼此基因能在更好的 環境下延續。

而當代社會“性吸引力”往往與受教育水平、掙錢能力、家庭背景、情緒穩定性、風險承擔能力等等因素綁定。這些因素都能夠在現今的環境下更好的保證自己的基因延續。

但同時也發現,“性吸引力”逐漸變得有階級延續性,不再像以前那樣“靠天吃飯”,上帝給個好基因,就能更好的保證基因傳遞;上帝發火,再努力也保證不了基因傳遞。那時候個體之間的“性吸引力”雖然也有差距,但差距不大,而且很少能有一代代的延續和積累。

現在卻不一樣了,這種能力會在階級中積累,繼而更進一步拉開差距,不管是教育、財富、經歷等等,都是一種會積累和延續的資源,繼而又構成能力,所以就出現了“性吸引力”天差地別的現狀:某東老總不識妻美,他的兄弟加班到沒機會。

而信息高度發達的環境下,每個人對異性性吸引力的要求卻是很高的,所以這種高要求高差距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能力現狀。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我從性吸引力來告訴你答案


3、成本

即使有意願也有一定的能力,好多年輕人還是拒絕結婚,原因其實是有一些機會成本的考量,有尤其在女性身上。

舉個例子,結婚前雙方都是差不多水平的發展,也是差不多水平的機會,公司更看中能力,但一旦結婚,就會有一些不得不做的選擇,畢竟都是為了基因延續的話,免不了要在家裡投入時間精力,這就帶來了工作機會的錯失,進一步降低了自己的性吸引力,結合第一點的意願層考慮,心裡會出現更大落差。

從這三個維度去思考後,不難發現,這一代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而是一個長期性、規律性的問題。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我從性吸引力來告訴你答案


至於這樣下去會有什麼後果,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