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羅波”。
在歷史大劇《雍正王朝》中上演了一部驚心動魄的“九子奪嫡”事件,明爭暗鬥,最終皇四子胤禛在“九子奪嫡”事件中突圍而出順利登基成為一代皇帝,但胤禛的成功大部分得益於鄔思道的默默輔助。
鄔思道始終都在協助皇四子胤禛巧妙應對各個突發事件,把很多事情的發展控制的死死的,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中,鄔思道幫助胤禛順利贏得聖心逐步穩定皇儲太子的位置。
尤其是在康熙皇帝駕崩之時,胤禛接過皇權的關鍵時刻,鄔思道經過巧妙的佈局和精心的安排替胤禛成功登基為雍正皇帝立下了不容代替的“汗馬功勞”!但是在雍正上位後,他卻對鄔思道諱莫如深,甚至動了其他想法,由此可見,雖然鄔思道是功臣,但他卻犯了大忌,稍不注意就是死路一條,引禍上身。
鄔思道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和發生的很多事情,正應瞭如今的職場關係和職場生存之道,對於很多職場人士來講,如果能夠幫助自己的領導上位,還能盡忠心、能幹、聰明,那麼是一定會成為領導的心腹並得到領導的重用的,但這些都只是一時的。
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不但瞭解知道她很多隱私而且能力還比他強的人,這種人的能力一般都會隨著領導的就位而隕落,因為人心是會變的,你提供的這種幫助,你的行為在領導眼裡對她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所以,銷燬證據最好的方式就是永不出現。
職場中,稍不注意就犯了大忌,引禍上身,那麼有哪些行為是職場大忌需要我們及時避免呢?
一、員工有著超出領導控制範圍的強大
當鄔思道扶持胤禛順利登基成為雍正皇帝后,一次,雍正皇帝和他交談,提到了有關雍親王府的武裝守護分佈問題,鄔思道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是自己安排皇十三子胤祥做的,這裡的一問一答就引起了皇帝的疑心,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皇帝深深的威脅感。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名剛剛登基的皇帝, 最忌諱的就是武裝力量、軍部大權的調動和掌控問題,皇帝疑心的是鄔思道的本領能力過強、雄心過大、忠心不忠,因為皇十三子胤祥竟然能對他言聽計從,這對剛繼位的皇帝來說是非常恐怖,鄔思道的存在是皇上面臨的巨大挑戰和威脅,雖然皇帝大權在握,解決掉他輕而易舉,但由於鄔思道確實幫助、輔佐了過自己不少,所以不好下手。
在職場中,同樣是這樣的道理,即便是老闆領導能力差、辦公能力差,他也不希望員工的風頭超過他,畢竟他才是一司之主,他才是掌握實權的人,不僅如此,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論老闆是什麼樣子的,他依舊具有領導權和受人尊重權,所以,職場員工要格外注意這一大忌,在職場中,尤其是和老闆打交道的時候要懂得謙虛,要給領導留面子,不要試圖和老闆搶風頭,不然就會“死”在自己職場翻身的前夜。
二、不理解、不領會領導的意思
鄔思道在幫助胤禛奪權的過程中,所使的手段不太光明可以說盡是陰謀,如果一旦傳出,那麼皇帝就會遭受世人和後人的唾棄,有損帝王形象,也不利於皇帝維護統領國家,所以,這些陰謀手段對於皇帝來講,是一定不能外傳的,在當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殺人滅口、徹底消失或者被皇帝牢牢的控制住。
幫助胤禛順利登基後,鄔思道早就料到了自己的命運,當即,他向皇帝提出“三不可用”原則,目的就是求皇帝留命。雖然他的“三不原則”大道理讓皇帝無話可說,但他卻沒有聽明白雍正的意思是想讓他徹底離開不再回來,但鄔思道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到自己想要遠離京城的想法,反而向皇帝提出要在京城隱居。鄔思道不但沒有順從皇帝的意思,反而斗膽讓皇帝無話可說。
在職場中,不理解領導的意思也是會讓自己身陷泥淖的。第一、領導交代給你的任務,和你說過的話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你解釋,全靠自己的理解,理解對了,就會得領導賞識,理解錯了,就是能力不夠,第二、領導喜歡不把話說明白但又喜歡和自知的人打交道,和這種員工打交道輕鬆加愉快,不用費口舌,其實這也就是情商問題。在職場中,正確的理解領導的意思也是助力自己升職的一大關鍵。
三、無法被領導制約
在劇中,鄔思道幾乎是一個無慾無求、毫無過錯的“完人”,但就是因為他掌握了皇帝太多的事情,所以皇帝想要制約他,更準確的也可以說是“滅口”。只因為他既無過錯、又無慾望,所以雍正皇帝不知道該如此制約這個看似老實卻又實力雄厚的“妖人”,也不知道該如何抓住他的把柄和過錯從而斬斷黨羽勢力與他之間的聯繫勾結。
一般來說,利用僭越、把柄、心思是皇帝掌控朝臣的慣用手段,但無慾無求”的鄔思道“無欲則剛”,雍正皇帝深知他的存在是一種威脅,卻又無法對他嚴密把控和制約,這也是為什麼鄔思道必須遠離京城、遠離皇帝、遠離權勢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職場生存中,“無欲則剛”是老闆的大忌,家庭背景雄厚、能力過人、人緣好都是領導擔心的因素之一,這也許都是能夠推翻他的條件之一,但家庭背景雄厚不代表本人有非分之想,能力過人也是自身的本領,人緣好更不是收攏人心,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都不為過,但領導會因為無法制約員工,體會不到崇拜感,所以就會萌生打擊之意。在職場中,不要驕傲,不要炫耀,把實力藏在行動裡,藏在深處,免得引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