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自閉症(Autism)又稱孤獨症,一般出現在3歲前,顯著干擾言語和非言語交流,以及社會交往的一種發展性障礙,對學習成就產生負面影響。經常伴隨出現的其他特點有重複行為和刻板活動,抗拒環境的變化或日常瑣事的改變,以及對感覺經驗的異常反應。

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給自閉症的明確定義為:自閉症症狀通常皆在出生至30個月內出現,是一種症候群。自閉症兒童對視、聽覺刺激有異常反應,語言發展遲緩或語言正常但有鸚鵡式語言、代名詞反轉、文法結構混亂現象,在抽象語言使用和語言理解上存在困難。人際(社會)關係的障礙在5歲以前最為嚴重。智能分佈範圍相當廣,由極低至正常或正常以上。

“自閉症”這一詞最早由瑞士精神病醫生Eagen Blener在1911年提出。自閉症不是指正常的兒童閉門不出或退縮在某種“殼”的狀態中,而是在社會性、溝通和想象方面表現出嚴重障礙,因此借用了精神病學中“自閉(autism)”一詞來命名。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這個被稱作來自外星的孩子卻有著想到不到的超能力

1.聽覺的敏感化,自閉症兒童會經常做出捂耳朵的行為,普通人覺得很詫異,其實自閉症兒童會聽到常人聽不到的聲音。比如:手錶裡齒輪工作的聲音、蝴蝶煽動翅膀的聲音(不可思議)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2.視覺跟數字的相結合,自閉症兒童的敏銳視覺能力相當的強,韓國上映《證人》電影裡,自閉症患者對數字的敏銳程度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高度。新買的手絹上面的白色點,看一眼就能說出有多少個。(小編用時1分半左右才能算出來)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韓國電影《證人》

3.機械化記憶,有個相聲界經典的段子。郵遞員到一戶人家去送貨,但主人外出了,只有鸚鵡在家。郵遞員敲門,裡面的鸚鵡問:“誰呀?”“郵遞員!”鸚鵡還是問:“誰呀?”“郵遞員!!”鸚鵡仍然接連不停地問:“誰呀?”“郵!遞!員!”……到了晚上,主人回到家,看到門口有個人,已經累倒在地上,脫口問道:“這是——誰呀?”裡面的鸚鵡回答:“郵!遞!員!”這個段子就是利用鸚鵡的機械化記憶,產生誇張的幽默效果。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攝影師Kate Miller-Wilson用感知、靠近記錄了患有自閉症兒子

而另一家美國的卓越思想工作室,則招聘自閉症人做好萊塢的電腦特效,也許你看過的某部大片中就有他們的貢獻,比如《蟻人》、《權力的遊戲》、《猩球崛起:黎明之戰》、《海綿寶寶》《復仇者聯盟:奧創時代》、《鼠來寶:萌在囧途》等一系列熱門電影。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4.持久的專注力,更能保持長時間的專注、更喜歡重複不變的事情和環境,也就意味著他們會更擅長一些很快就會讓人覺得枯燥的事情。在德國,某家軟件巨頭招聘了大量自閉症患者做軟件開發、測試等工作,而且員工的留任率高達93%。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攝影師Kate Miller-Wilson用感知、靠近記錄了患有自閉症兒子

2015年4月微軟開始了一個“職場自閉症人”的試點計劃,招聘了不少自閉症患者來做軟件工程、客戶服務、運營等等工作。想來效果不錯,因為他們現在還在招聘。

歐洲在自閉症患者的社會化工作上也不含糊,英國跨國巨頭永安公司就招收了不少自閉症會計,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審計、諮詢、稅務等方面。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攝影師Kate Miller-Wilson用感知、靠近記錄了患有自閉症兒子

不為人知的自閉症患者的出眾的能力—來自“外星”的孩子

攝影師Kate Miller-Wilson用感知、靠近記錄了患有自閉症兒子

所有人,都是不一樣,請善待他們。

圖片來自攝影師Kate Miller-Wilson用感知、靠近記錄了患有自閉症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