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1》

南方,確實不是一些竹木製品最好的歸宿。

畢竟潮溼的天氣和竹製品,並不相融。

水汽附著在竹木上,若是防潮沒有處理好,又沒有及時乾燥,便很容易發黴。

白色的黴菌附著在上,即使用清水洗過,還放進鍋裡煮一煮消毒。

但是對已經附著過黴菌的物件來說,人們使用起來,好像還是心有芥蒂。

有些小物件發黴長毛,在南方並不算是什麼新聞,但遇見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強烈的排斥感。

尤其,這種對待潮溼的小心翼翼,會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存茶的時候,就有茶友小心翼翼的求問:在南方存茶,會長毛吧?

不一定。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2》

白茶的儲存屬性,喜乾燥

對於白茶來說,最佳的儲存環境,一定是乾燥的。

畢竟在白茶的工藝中,萎凋和乾燥,都是為了將茶葉當中的水分排出。

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將白茶當中多餘的水分排出,並且控制在一定的含水量。

在白茶國家標準中,對白茶含水量的要求是,不超過8.5%。

且,標準的約束只是白茶含水量的最低標準。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在儲存的過程中,難免有少量的水汽會和茶葉結合,所以在製茶時不能正好卡死在8.5%。

而應該像是S師傅一般,將含水量控制的更低,在5%-7%。

就白茶的性質來說,是喜乾的。

唯有在乾燥的情況之下,白茶當中的各個物質,才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

在保存良好的情況之下,才能如俗語所說的那般,獲得“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資格。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3》

南方存茶,最需要擔心的是回南天氣和梅雨天

回南天,是每年三四月時,從海洋吹來的暖溼氣流和南下的冷空氣相撞,使得天氣陰晴不定。

暖溼的空氣附著在冰冷光滑的物體上,會在表面凝結水珠。

回南現象嚴重時,就像是房子裡下雨了一般,牆壁地面皆出現了明顯的水珠或是一灘水。

在如此潮溼的環境之下,想要護白茶周全,著實不太容易。

但想要避免室內的回南天氣,也有法子。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回南天來臨時,儘量封閉門窗,阻止暖溼氣流的進入,也就難令室內凝結大量水汽。

至於梅雨天氣,出現在六七月份,長時間的降雨,會增加空氣當中的含水量。

並且,正值夏季,空氣中的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茶葉也是一樣。

高溫高溼的天氣下,若是不將茶葉放置於乾燥的環境之下,便很容易出現茶友所擔心的茶葉長毛,也就是發黴的情況。

這時候,最好,也是最為簡單粗暴,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買一臺馬力足夠的抽溼機,放在存茶箱子的邊上。

白茶天生喜歡乾燥,而抽溼機又是為打造出乾燥的環境而生。

存茶時,將白茶和抽溼機匹配在一塊兒,可以說的上是相得益彰。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4》

在南方存白茶,照樣可以很安心。

白茶的原產地是福建,一個沿海省份。

較之內陸地區,終年空氣中的含水量高。

至於太姥山,福鼎白茶的核心產區,最優白茶的出產地,一年中,也有一百多天的雲霧天。

在外部環境空氣溼度大的情況之下,原產地的白茶,是如何保護好的呢?

標準化的倉庫,是白茶最好的保障。

既然有回南天氣對白茶虎視眈眈,那就將茶廠的倉庫換成好的木板,水汽便不會在木板表面凝結。

連倉庫的地面,也一定要照顧到,使用至少十公分的木板將地面墊高,以免水汽侵擾。

當然,更為妥當保持倉庫溫度以及乾燥度的抽溼機不能忘記。

有了它,才能夠更好的將白茶保護。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而白茶在一個乾燥、常溫的環境下保存,也如同襁褓裡的嬰兒,被保護的尤其妥當,安全。

當然,這些還不夠,在白茶的包裝上,同樣有最為妥當的存茶方式。

直接接觸白茶的鋁袋,自身便是由兩層的組成,一層鍍鋁,一層是食品級的塑料袋,雙層防護,質量過硬。

用鋁膜將白茶包裹好之後,在鋁膜外層再套上一層食品級的塑料袋,增加茶葉保存時候的密封性。

這樣依然不夠,已經包裹了兩層的白茶,還需要放進大小恰好合適的瓦楞紙箱中。

一般選用五層的瓦楞紙箱,穩定性更好,防潮性也要更佳一些。

鋁袋、食品級塑料袋、五層的瓦楞紙箱,這便是白茶儲存中,相當經典的“三層包裝法”。

接著,將包裝好的白茶,放在乾燥、常溫、避光、無異味的環境之下儲存。

即使不是在標準化的倉庫中,白茶仍舊可以自然陳化,越變越好。

聽說,南方存白茶,容易長毛?

《5》

總說南方潮溼,想要到乾燥的北方建一個倉庫。

但實際上,在南方照樣可以將白茶存好。

對於茶農來說,建一個標準化的倉庫需要很大的成本。

對於茶友來說,買一個抽溼機也是額外的支出。

但我們要辯證的來看南方儲茶的問題。

小心使得萬年船,在南方存茶需要小心,反而能處處謹慎,將茶保護妥當。

相對乾燥的北方,存茶若是疏忽大意,也並非百分之百的妥當。

存白茶,事在人為。

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