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熱衷於小說人物而曲解歷史真實,如曹操,如何對待這類現象?

筱讓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在歷史學界有一句名言說的很有意思,叫做:“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這句話,很多人就開始大肆鼓吹歷史無用論,認為研究歷史研究不出什麼東西。個人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在“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情況下,如果你研究那個時代的歷史,不就可以從側面反映出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情況嗎?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解答。

一、 曹操是什麼時候被黑的?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我們可以發現陳壽的個人取向是以曹魏為尊,我認為這也代表了當時的價值取向,即尊曹魏為尊主,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曹操尚且還沒有被黑。

在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劉淵建立了後趙,他便以極高的熱情稱讚曹操為人雄才大略,揚言作為君主就要效仿曹操的雄才,他說:

“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可見劉淵雖然是個匈奴人,但是他認為同為匈奴人的前輩呼韓邪單于沒有什麼好效仿的,做人就要做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一樣白手起家,建立天下的人。

在南朝東晉的王導也曾經盛讚曹操,說曹操是有能力的主子,王導說:

“昔魏武,達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雖然南北朝時代曹操依然保留著好名聲,被很多人奉為偶像,但是此時也開始出現了很多曹操的黑料了。其中最為著名的黑料就是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事情了,這件事情的變化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

最早的說法在《魏書》之中,《魏書》說白了就是魏國自己的史書,因此在其中勢必會對曹操進行一些美化。在這裡面曹操誤殺呂伯奢一家之事變成了呂伯奢的兒子與賓客搶劫曹操,曹操為了自衛只得殺掉了呂伯奢一家人。如果這麼說的話,曹操這種行為屬於正當防衛,雖然存在著防衛過當的舉動,但是也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到了東晉的時候,這種自我防衛的形象被打破了,在東晉人孫盛所作的《雜記》之中,一種全新形象的曹操誕生了,這個就是有疑心病而且濫殺無辜的曹操形象,孫盛寫到: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裡面曹操可能聽到了磨刀的聲音,因此便主觀臆斷呂伯奢一家想殺了自己,於是便殺了呂伯奢一家人。後來曹操發現自己殺錯人了,因此非常後悔地喊出了:“寧可我辜負別人,不能讓別人辜負我。”因此我們可見曹操雖然多疑而且殺錯了人,但是他心裡是表達懺悔之意而並非是那種理直氣壯的。可見東晉時代,已經開始出現挖掘曹操黑料的事情了,但是此時的曹操餘威尚在,因此人們即便是寫,也還是頗為顧及曹操的面子,因此尚未變成一個完全黑的形象。

我們可以認為,曹操被黑的開始實際上是在東晉時代。

二、 尊劉貶曹下的宋明兩代

我認為在東晉的時代之中,逐漸出現了尊劉貶曹的風氣,因為東晉偏安一隅,處境類似於孫劉,因此人們在同理心上便開始逐漸接近孫劉,因此也開始同情其境遇。正如同盧梭所說的人類的同情心的起源,盧梭認為人們只是怕同樣的厄運降臨在自己身上,因此才產生了同情心。可以說東晉人有著與孫劉一樣的命運,因此在心理認同上更加接近孫劉,這便在民間產生了很多尊劉貶曹的故事。

可以說在宋代,這種情況已經變得非常突出了,蘇東坡便記錄下了這種情況,他在《東坡志林》中寫到:

“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從蘇東坡的記載中我們可以讀出兩個非常有意思的點,第一點是市民文化的興起,當時面對著家中頑劣的小孩,家人便給幾個錢讓他出去聽說書的,可見當時是有著比較繁盛的市民文化的存在,這樣才能找到說書人;第二點是民間所存在的尊劉貶曹風氣,要知道當時普通市民是少讀書的,因此他們有限的知識來源基本上都是通過說書人來的,說書便傳達了一種尊劉貶曹的風氣。

到了南宋,這種風氣更盛,這與南宋偏安一隅與劉備處境相似有著密切關係,而且南宋之人也幻想著有諸葛亮這樣的賢能宰相,關羽張飛這樣的勇猛虎將來帶領自己打敗金人,重新回到自己的家鄉。在這種風氣下,南宋時代產生了《三分事略》和《三國志平話》這樣的說書人所用的書籍,《三國演義》的智慧便來自於此。

到了明代《三國演義》成書之時,可以說尊劉貶曹已經成為了一股大風氣,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更改回來的,因此羅貫中也寫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裡面一樣延續了“尊劉貶曹”的風氣,就這樣,曹操便成為了三國時代第一大惡人。我們還是以曹操殺呂伯奢一家之事為例,《三國演義》中如此寫到:

“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可以說在東晉時代,曹操殺了人尚且還是表現得非常後悔。但是到了明代,曹操殺了人之後就變成了理直氣壯的樣子。我們可想而知這種“尊劉貶曹”的風氣是如何強烈,而在這背後實際上是明代繁盛的市民文化。

到了清代,滿洲人打仗所依賴的兵書更是《三國演義》,而且滿洲人還尊奉關羽為聖人,在朝廷的號召之下,“尊劉貶曹”的風氣進一步發酵。

三、 近代:為曹操翻案之風

到了近代,開始出現了一波為曹操翻案,重新評判《三國演義》的風氣。這種風氣之下,人們習慣用一種更加科學、更加西方的方法去看待《三國演義》。

這其中我認為傑出代表就是魯迅先生了。魯迅先生評價《三國演義》時是這麼說的:

“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

魯迅先生評價曹操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因此在近代的風氣之下,人們開始更加理性地看待曹操及其事蹟。當然了,“尊劉貶曹”的風氣還是存在的,就有民國時人周大荒寫了一本書叫做《三國異史》(又名《反三國演義》),其中講述了劉備奪取天下,光復漢室的故事,可見雖然人們有所反思,但是尊劉貶曹的風氣還是深入人心。

因為曹操其人勇於與士族抗爭,勇於變革,勇於使用寒門子弟,因此迎合了價值觀,此後更是被拔高了許多,有詩曰: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就目前來看,對於曹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從學術角度,用一種理性與辨證的視角去看待曹操事蹟了,大家不把他當好人,也不把他當壞人,畢竟人都是很複雜了。這也產生了很多研究曹操的書籍,例如日本學者掘敏一的《曹操》,澳大利亞學者張磊夫的《國之梟雄:曹操傳》等,國內學者如韓昇教授、田餘慶教授等對於曹操也多有研究,均是比較有趣值得一看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日本,曹操與織田信長一般被視為日本人眼中的英雄人物,具體可見日本國民級遊戲《無雙大蛇》,在裡面曹操與織田信長簡直就是親兄弟,長得一模一樣,足以見日本人的價值取向。

因此我們可見,對於曹操的評價其實是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我們沒必要太過於糾結某些對於曹操的誤解,因為時代在變化,對於人物的解讀方式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日航通鑑


小說的寫作基於三分真實,七分誇張。作者用個人的觀點來迎合民間的喜好。曲解也罷,正解也罷,都是人為的解釋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無法還原的,因為每過去的一天,都無法追憶,除非有時間隧道,我們能親自臨歷史現場,能見到歷史人物本人,作一個採訪,這樣就真實了嗎,也不真實,因為就是他本人也不定一實話實說,歷史的真實可能性很小,只能貼近於真實的歷史。

民間為何喜歡小說人物而曲解歷史真實,基於三點。

  1. 因為民間老百姓是由善惡二元化區分人物的。讀小說是讀另一個我的快意恩仇。小說作者刻畫的歷史人物的人性,讓惡的更惡 ,善的更善,在歷史事件中衝突,造成矛盾引起懸念,以吸引民間老百姓觀讀。
  2. 小說人物的通俗易懂也是讓民間喜歡的原因。我們看四大名著,只要識字就能讀明白,有幾人去讀那惜字如金讓人頭疼的史書。還有評書、京劇等其它流行曲藝形勢的傳播,加速民間的喜好,只要有耳朵就能聽明白。白臉的曹操,紅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已經把歷史人臉譜化。
  3. 小說人物還要為當朝執政者服務。否則小說怎麼推廣印刷,假如你公開讚揚反叛皇帝的人,會產生什麼樣的輿論影響。因為朝庭需要忠孝兩全的人物,讓民間的老百姓明白忠於皇帝是有好的結果的。所以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得人心,宋江的替天行道最終被招安。

我們就以三國的曹操曹阿瞞為例,看看小說人物怎麼被曲解的。我們選史書與三國演義中的一小段來作分析。

比如殺呂伯奢一家,史書與小說描述就讓人費解。

魏書曰:太祖以卓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而三國演義是如何寫曹操寫呂伯奢的呢,說,曹操獻刀給董卓,被識破與陳宮一起逃命到老相識呂伯奢家,呂伯奢熱情款待,並親自出去打酒。曹操與陳宮在家休息,忽然聽到屋後面有人磨刀,並有聲音說,縛而殺之如何。曹操一聽,在逃命中不如先下手為強,不分男女連殺八口。原來人家正在殺豬招待曹操一行。曹操與陳宮趕緊逃走,路上正遇呂伯奢打酒回來。曹操一不做二不休,連呂伯奢一起殺了。陳宮大驚道,剛才誤殺他的家人,現在再殺他,是何道理。曹操說道,呂伯奢回家一看,家人被殺安肯罷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一看曹操是狼心之徒,連夜離曹操逃命。

史書並沒有記載有陳宮與曹操同行,第一種是說呂伯奢的兒子要劫持曹操,不得已而殺之。第二種是說,是誤殺,但曹操很不心安有側隱之心,愴然無奈的說了那句,寧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負人我。而三國演義把曹操描述成一個冷血無情之人,壞的很徹底,還有陳宮這個證人來證明。從一出場,曹操就是惡人,他的所做所為都唯私慾而已。所以歷史對他的評價是奸臣罪人。

還有其他的如,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挾天子以令諸侯,青梅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等等正史中曹操與小說中的曹操區別很大。

我們如何看待這類現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觀,不能人云亦云。首先,歷史上的這個人,他會有和我們一樣的思想與慾望,任何書的記載都會神話或者貶低這個人,這都是由後人來寫。他是一個平常之人,生活在一個亂世中,在恰當的機會進入歷史的眼簾,由個人演義了一段屬於他的歷史,創造出不同的命運。假如是我們在處在那亂世中,有那樣的機會,也會創造出不同的歷史,任由後人評說。

其實我們看看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或許就會明白歷史上曹操是什麼樣的人,這可是他自己寫的傳。我這個人本來沒有什麼慾望,能當個徵西將軍就行了,可誰知道正逢董卓之亂,我不得不與敵人鬥爭,要是沒有我,天下還不知亂成什麼樣。這也許接近於歷史的真實,是歷史選擇了某一個人,不是某一個人選擇了歷史。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海內人這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徵西將軍曹候之墓”……而遭董卓之難,興舉義兵,與強敵爭……設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個稱王。


夢話春秋


正史&野史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史實的傳播變異現象:

有一個我們都會玩的小遊戲,就是第一個人說一段話,然後一個人說給後一個人往後傳,傳過的人越多,原話被變異的越離譜(好像叫俯耳傳音,也記不清了,誰記得說一聲,先謝)。

歷史發展也是這樣的,當傳播的時間越長,歷史拉的越久遠,更加樸素迷離,讓人無法知道當時的真實情況,包括裡面的人物,就算在當時信息非常閉塞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清楚瞭解另一個人呢?書籍文字成為歷史傳播的一種載體,給人們的感覺她比人們的口口相傳就要詳細真實的多。那事實是這樣嗎?我認為最起碼在歷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上來說,傳播給後人的歷史真實事實不過十之一二,大家覺得呢?要不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對於歷史只能是用耳朵聽,用眼睛看書籍記載而無法用眼睛去看到當時真實情況!何必可以在普通生活裡無謂的較真呢,又不是考古和記實。又如何較的清和對呢?

影響書籍記載真實性的因素:

首先我們不否認一些書籍記載的東西確實是當時真實的,例如:詩詞歌賦、醫書、天氣、山川、地域、圖畫等等這些。而牽扯到歷史事件和人物就大多是我剛才說的是十之一二的真實性。這在不同事件和人物身上真實的方面不一定是一樣的。

正史一般是統治階級也就是皇帝安排下進行官方修史的,裡面確實也有證物可考的東西,但肯定不會全是真實的。必定有修史官未知的猜測和設想,必定有皇帝的喜好和安排,必定有王權統治利益的需要,必定有時間歷史的延後矇蔽性,必定有統治階級主張發揚傳播的,也有他們禁止和阻擋傳播的東西。

野史一般都是民間文人,根據自己所知所喜,根據自己的主張和偏愛,根據自己的心聲需要和文化特點,根據自己或者一部分人的角度與視角等等原因吧,寫了一些野史。在可信度來講,後人都會習慣性的認為正史比野史可信性要高一些。但也不能說明正史記載的所有東西都是真實發生和是真實情況樣貌的。

書籍文化文學性,歷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當文人在創造文學故事的時候,肯定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構思,有自己想體現的中心思想。然後組織故事情節需要,人物需要,進行故事文學創作。文學故事第一要點就是能吸引人來看,有他的趣味體現性,沒有吸引人的故事內容別說看的人很少,也不會得到很多人的傳播。在創作文學故事上會抓住一些歷史的重點東西(這也是我說的歷史事實的十之一二),然後對其他部分進行全新的編輯,最後形成大家喜歡,然後能形成分享式的傳播效應,這樣就能很容易流傳下去。例如我們的四大名著這些。

文化文學影響力:

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就是文化文學領域,文化文學他有需要符合人類大眾群體的期盼思往,同鳴共喚,前瞻取向……這些東西第一能被認可,第二有最大的受眾,第三也才能被代代傳播下來,具有鮮明的文學眾多描寫手法來渲染。所以歷史文化對後人的影響就大多在思想主張,文化文學,故事情趣,文藝復興這些方面,當然不止就在這些方面。例如事實上的曹操其人是什麼樣的真實面貌,在歷史記載中有但不全面,也不全是真實的,歷史記載只是記載了有關他的一些事情。他對於當時人們的影響已經成為煙塵,他對歷史的推動也完成了任務促成了後面的發展。在文化學領域曹操不管是啥樣的,他的作用脫離不出文化文學影響這個範疇,與人們實際生活領域的引領作用幾乎微乎其微,當今時代的人們有自己的時代文化主張和已經鑄造成的底蘊,不管是人生三觀也好,現實作為也好,都是根據這個時代的特色在行走。至於歷史上的人物啥樣的就是在閒談娛趣裡,有啥關係呢?

鏡中花水中月:

以民間的角度看小說人物或者歷史關注的是什麼?第一應該是其故事趣味性。第二是人性品味性。第三是對以前的時代好奇性。對於其真實性看重的就比較少,因為過往歷史對後人的影響,該影響的已經影響了,該推動歷史發展的已經推動了,很難再更改。而且在對歷史的深遠性方面是會有一些影響,但是前史都會受到後史的牽帶呀、繼承呀,阻礙呀,變革呀……所以民間的角度不會太看重歷史事件和人物真實性,在今天誰也無法知道當時時代百分百的真實性。

民間人們老百姓看文學小說故事,是融入一種人類發展故事情緒裡,喜歡的不喜歡的,好玩的不好玩,想得到的和意料之外的……這就像在看鏡子裡的繁花似錦,看的有滋有味,看的情濃欲飛,或者像看水中的明月,明亮潔淨美麗,水波盪漾思緒萬千,情感流觴起伏不定……這是什麼?這是人們的生活樂趣,是人們的精神心靈享受和富足。至於和真實的歷史是不是一模一樣,那根本不重要,影響不到今天人們的生活和取向判斷。就和:“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句話是一個道理,人們的生活情趣內容而已。佳友們覺得呢?水平有限,篇幅有限,歡迎佳友們討論!(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