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來源 | 《萬物》等

編輯 | Mirror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首先要為蚊子“澄清”的是,它們並不會“叫”。和蒼蠅、蜜蜂的嗡嗡聲一樣,我們所以為的叫聲其實是它們拍打翅膀發出的聲音。

要是大晚上有蒼蠅、蜜蜂在周圍嗡嗡嗡,睡再香肯定都得驚醒。可“瘦小”蚊子的聲音那麼細弱,為什麼有時也會讓我們醒過來?

蚊子聲音雖弱,但頻率可是同體型昆蟲中的佼佼者,每秒拍打翅膀的次數高達800次!每種生物發出的聲音都有自己特有的頻率範圍,蚊子標誌性的嗡嗡聲我們一聽到便會警覺。

我們容易被蚊子吵醒還有個很關鍵的原因——它們總喜歡繞著人的腦袋飛。往期我們介紹過蚊子會通過二氧化碳定位目標,嘴附近可是絕佳靶點,加上睡覺時人的身體都被裹得嚴嚴實實,蚊子只能從“頭”下口。貼著臉,意味著離耳朵近,夜深人靜之時,蚊子的“耳語”就更“動聽”了。

蚊子不對勁吧?為什麼要發出聲音暴露自己?


鳥類求偶還會鳴唱,就不許蚊子“唱”情歌?反正唱再大聲,你也打不到。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一覺醒來,眼皮為什麼會單變雙或雙變單?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圖源:pixabay


雙眼皮(重瞼)本質上是上眼皮(眼瞼)的褶皺,沒有這道褶皺的就是單眼皮(單瞼)。而歐美版的“雙眼皮”和我們不太一樣,他們的這道溝在更高的位置,給人一種眼窩深的感覺。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白種人和亞洲人的雙眼皮結構 | 圖源:Cat Nguyen Burkat and Pimkwan Jaru-Ampornpan,2015


有雙眼皮的人,負責睜眼的提上瞼肌發達,且眼皮下的脂肪較薄,眼皮會在提上瞼肌的牽拉下形成褶皺。而單眼皮下的脂肪要厚一些,提上瞼肌也不太發達,所以不會形成褶皺。

單雙眼皮是由基因決定的,但有時睡一覺起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雙變單或單變雙。

這些情況一般是因為眼皮水腫。輕微的眼皮腫脹就足以將褶皺撐開,讓雙變單。它也可能讓提上瞼肌繃得更緊,讓單成雙,甚至雙成三。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說明你的眼睛沒有休息好,或者前一天吃得太鹹、喝得太多。

這些變化當然很快就會恢復原狀,想要長久單變雙還是要靠雙眼皮貼或割雙眼皮手術。後者需要切除掉一道眼皮組織,或在底下埋個線。

儘管雙眼皮確實會給人一種眼睛更大的錯覺,但千篇一律的審美可太無趣了,單眼皮也有自己獨特的美。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杯蓋上的酸奶為什麼更濃稠?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要說酸奶的“精華”,那肯定是杯蓋上的一層。

先來說,酸奶是怎麼跑到蓋子上的。乳酸菌再皮也是不可能跳上去的,大家很容易想到,這是運輸過程中晃上去的。

酸奶是一種很黏稠的流體,很容易附著在杯蓋上。流體黏度越大,意味著它內部的摩擦力越大,流速越慢。而在杯蓋和杯壁處,酸奶還要克服與接觸面的摩擦力,更容易滯留在那裡,這就造成了不小的浪費。

酸奶粘上杯蓋後,在重力的輔助下,流動性強且能蒸發的水分漸漸溜走,剩下的酸奶就得到了濃縮。

即使不倒置,酸奶和牛奶一樣,放久了都會分層,去掉多餘的水分就可以得到濃稠的“老酸奶”。

為了解決杯蓋上的浪費,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粘杯蓋。這是一種超疏水材料,靈感來自能夠自潔的荷葉。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不粘酸奶杯蓋


所以請珍惜現在的酸奶蓋,以後想舔可能都舔不到了。


蝦蟹煮熟後為什麼會變紅?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圖源:pixabay

蝦和螃蟹都屬於甲殼動物,聽這名字你就知道它們都身披鎧甲。蝦蟹身體裡沒有骨頭,這身鎧甲就是它們的外骨骼,青色的外表可以幫助它們隱藏在水底。

然而,一進入熱鍋,青色的蝦蟹就瞬間變得鮮紅。這種紅來自一種叫做蝦青素的色素,不要被“蝦青素”這個名字迷惑了,它實際上橙紅色的,屬於類胡蘿蔔素家族中的一員。生物界的紅色、橙色、黃色大都出自它們之手。

在活著的蝦蟹中,蝦青素被一些蛋白質(如甲殼藍蛋白)包裹,紅色被掩蓋。而加熱會破壞這些蛋白質的結構,給蝦青素“鬆綁”,顯出本色。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火烈鳥 | 圖源:pixabay


火烈鳥的紅色也來自它們食物中的蝦青素。它們的胃液能夠消化與蝦青素結合的蛋白質,為自己染上鮮亮的紅色。

不過,紅色蝦蟹可未必是熟的,天然紅的螃蟹也不少,比如聖誕島紅蟹: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聖誕島紅蟹 | 圖源:Wikipedia


還有下面這位:


蚊子叫聲那麼弱,為什麼能把人吵醒?| 趣問萬物

蟹老闆:我才沒熟!

不過癮?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網打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