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午门小常识:没斩过人,形制沿袭汉唐北魏洛阳城门

午门是紫禁城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代洛阳紫微城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洛阳皇宫的门阙演变而成。

紫禁城午门小常识:没斩过人,形制沿袭汉唐北魏洛阳城门

影视、小说中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其实这更多是为了加强喜剧效果杜撰出来的。

实际上,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

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著名心学大家王阳明因弹劾当朝大太监刘瑾被着以廷杖也在此地。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紫禁城午门小常识:没斩过人,形制沿袭汉唐北魏洛阳城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其五凤楼形制由紫微城应天门演变而来。

应天门,是隋唐东都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之一,为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宫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在隋代称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为应天门,后改称五凤楼。此后历经五代、北宋皆称五凤楼。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若元正、冬至、陈乐、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等重要庆典,皇帝均登临听政。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垛楼和东西阕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应天门上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宛若空中楼阁。城门东西宽130米以上,大于北京紫禁城午门。其中两侧阕高120尺,按照唐代一尺29.4厘米来计算,这座恢弘的城楼差不多有今天的十二三层楼高,比北京的天安门还要高。

洛阳紫微宫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两侧共六阙,城楼上有两重观,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最高礼制。“两重观”、“天子三出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是古代天子享用的的最高礼制。应天门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这种建筑形制对北宋汴梁的宣德门和明清的北京故宫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紫禁城午门小常识:没斩过人,形制沿袭汉唐北魏洛阳城门

阊阖门,北魏时期洛阳故城宫城城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洛阳城宫城南墙中央偏西,为宫城正门。2001—2002年进行发掘。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判断,阊阖门始建于三国曹魏初期,西晋、北魏沿用。北魏宫城正南门阊阖门基本上沿用魏晋旧制,向南正对全城中轴大道铜驼街,向北直抵太极殿。阊阖门主体在宫城南墙上,两侧前方建有巨大的阙台,阙台东西对称,相距40余米。城门与阙台围合成宫城门前广场。为迄今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双阙楼式宫城门址,不仅为秦汉门阙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演进资料,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门阙制度具有学术价值。该门址现已复原展示。

紫禁城午门小常识:没斩过人,形制沿袭汉唐北魏洛阳城门

发掘显示,阊阖门为一门三道的殿堂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修建在有完整柱网的夯土基座上,门址上有巨大的城门楼建筑。双阙的基址在城门基址南侧的宫城南墙缺口的两端,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分布,平面皆呈曲尺形,为一母二子的子母阙式。城门南侧的东西双阙之间为宽阔的广场,东西宽41.5米,南北长约37米,约有如今半个足球场大小。从总体上看,这座宫城城门所特有殿堂式城门楼在门前两侧巨大双阙的拱卫下,显得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这座门址无论从布局还是形制上,都较国内以往所见的同一性质城门特殊。其城门楼不是坐落在宫城城墙上,而是位于宫城南墙缺口北侧数十米处;在门前安置的左右双阙,不是单独矗立或伸向门前两侧前方,却直接坐落在宫城南墙门址缺口的两侧。阊阖门门、阙、墙之间这种独特的平面关系和布局为以往发掘与传世资料所不见。而且它采用殿堂式城门楼建筑格局,也与后世常见的使用密集排叉柱的抬梁式城门和更晚的过洞式城门不同。

阊阖门独特的形制布局,是目前所知宫城正门建造的最早实例。它是采用殿堂式柱网布局建造城门的较早范例,其门前的左右双阙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最早的宫城门阙。它的形制、结构和建造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特有的门阙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紫禁城午门小常识:没斩过人,形制沿袭汉唐北魏洛阳城门

定鼎门取名于“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以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史载周武王当年迁九鼎于洛阳,当时成周洛邑的南门之名即为定鼎门。

定鼎门,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定鼎门内的街道称为“天街”。定鼎门为一门两阙格局,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型对称平行分布,门楼与阙台之间有飞廊连接,其门道的宽度和进深为隋唐两京郭门之最,这种“一字阙”的城门在隋唐两京考古中也是孤例。

隋炀帝曾在定鼎门外设四方馆,东方称东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为南蛮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于接待各番国来使和处理互市、贸易事务。隋朝在这里还经常举办盛大的集会,向外国的君长和使节夸耀中国的富强。

隋炀帝营建东都,次年正式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中国古代延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