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並沒那麼容易

2018年6月2日,張學友巡迴演唱會從銀川出發,足跡踏遍全國17座城市,同時,也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以半年55人的突出成績,領先排名第二的周杰倫53人,榮登“逃犯氪星”榜首。原來不過是個被網友調侃的娛樂新聞,卻也從另一面讓公眾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在安防領域運用有了全新的認知。

在這之前,人工智能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未來”的詞彙,事實上,在大多數人還未察覺的時候,人工智能技術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用 AI 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並沒那麼容易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運用,早在2011年就開始受到國內科創公司的關注,包括海康威視、雲從科技、商湯科技這樣的為安防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且不侷限於安防領域的公司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將基於人工智能或深度學習的人像識別布控系統、視頻結構化分析系統和警務大數據平臺推廣至全國各地公安系統,讓人工智能逐漸成為中國安防產業的主角。

儘管人工智能進入安防行業所帶來的變革是巨大的,用戶無需再依賴人力去提取視頻中的有效信息,但在複雜多變的環境面前,目前的算法技術仍然欠缺適應能力和場景理解力,識別準確率方面也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除了安防行業,根據信通院2018《AI 產業發展白皮書》所示,醫療和金融已經成為目前人工智能行業最熱門的研究和應用領域。

包括谷歌AI、平安好醫生、森億智能等智能醫療企業已經開始為用戶提供智能語音問診、輔助診斷等服務;人工智能為醫療行業帶來最直接的改變,是可以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對病人CT片進行深度學習,以此解放醫生的雙眼和大腦,從而大大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中國醫療服務行業一直以來供需不平衡、資源分佈不均的情況有望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得到緩解。

用 AI 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並沒那麼容易

然而目前中國對大量醫療原始數據的結構化和標準化管理仍顯不足。未來,這也將成為未來智能醫療行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大數據挖掘幫助推進醫療科研、醫務管理領域的發展。

另一邊,傳統金融行業通過與智能科技企業合作,利用智能語音客服降低電話回訪的人工成本,人臉識別技術幫助用戶快速進行身份驗證,告別不安全的數字密碼。此外,人工智能通過大量的數據訓練和深度學習,也能夠給予銀行在風控、投資顧問和營銷方面更精準和高效的支持。

以上這些例子,我們不難發現,人工智能在環境感知方面的技術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發展,並運用到很多普羅大眾日常生活可接觸的範圍之內。

用 AI 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並沒那麼容易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在法蘭克福車展正式亮相的奧迪Aicon 概念車。

通過這款概念車的視頻廣告,我們可以瞭解奧迪對“第五級”自動駕駛的定義。

Aicon 的駕駛艙完全是為乘客而設計,用戶可以徹底釋放雙手。它利用人臉識別的方式,來辨別用戶身份,從而為用戶自動調節車內環境以配合用戶的喜好和需求,乘客可以毫無顧忌地與車輛進行語音溝通,在喜歡的環境下工作、休息和娛樂。

除此以外,這款概念車能夠在乘客下車後通過對環境的分析自行尋找停車位。結合myAudi 的移動出行科技,用戶還可以對Aicon 進行遠程操控,甚至讓它代替自己去接送親友。

除了感知和識別,人工智能最能幫到人類的,是替人類做決策。

兩年前AlphaGo大戰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的時候,媒體和專家就人工智能的能力有過激烈的討論。沒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卻有著遠比人類強大數倍的規則學習能力。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在既定規則之下,能夠比人類更好地作出決策,如今這已成為一個公認的事實。

以這個觀點為基礎,城市交通或許會是一個相對而言更容易形成具有一定規則的標準化領域。當城市的道路、交通信號燈和車輛、行人都成為可感知的對象,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自動駕駛就離我們不再遙遠了。

用 AI 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並沒那麼容易

儘管自動駕駛技術仍處在探索初期,但無論是歐美國家還是中國,都已有大量城市批准了自動駕駛汽車試點項目。2011年至今,美國各州就通過了超過100項有關自動駕駛開發和測試相關的行政命令。2017年9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美國首部自動駕駛汽車法案。

而國內也有包括北上廣在內的多個城市已經出臺了自動駕駛相關政策並開放了測試道路,試圖搶佔自動駕駛高地。

同時,不少傳統汽車品牌也憑藉成熟的硬件製造經驗,在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貢獻更前沿的理論和實踐。

奧迪於今年9月26日在國內發佈奧迪品牌2025發展戰略,表示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啟用無錫研發中心,致力於在華自動駕駛、數字化和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的科技研發,其中,Audi AI,Audi e-tron 和myAudi 將分別著力自動駕駛、電動車產品和智能化的人機交互體驗。

自動駕駛一旦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之下真正實現,那麼一切與汽車這個移動場景所關聯的能源、商業領域也將為之作出改變,屆時,則又將是一波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到來。

正如歷史上的每段科技與能源革命歷史一樣,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對當今社會各個產業的影響和推動發展,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自動駕駛的真正普及,改變的也不僅僅是汽車行業與城市交通,它也將從全方位改變我們的城市生活,自動駕駛城市的構建也將為新能源的普及提供成熟的硬件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