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公元前3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楚汉战争,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是战略、谋略、民心、后勤、战术等大比拼,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不是刘邦、项羽两人的竞技,而是两大集团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那么刘邦、项羽在人才方面有哪些差异呢?我们从选人、 用人、防人角度进行逐一分析。本篇峰顶君首先分析选人之道。

先看看刘邦账下:文有萧何、张良、陈平(来自项羽集团)、郦食其等,武有韩信(来自项羽集团)、彭越、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汉初三杰”

再看看项羽账下:文有范增,武有龙且(ju)、曹咎、季布、英布(后来叛变)、周殷(后来叛变)、钟离眛(遭项羽猜忌逃跑)。

陈平:“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两相对比,发现刘邦麾下的文臣武将,人员稳定,而且不断增多,项羽麾下的文臣武将稀少,而且不断减少。他们的人才都是如何而来呢?


一、人才来源

1. 创业元老

刘项两家各有一批起兵时就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共同创业的元老。

刘邦的创业元老是丰沛集团,有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卢绾、王陵、夏侯婴等,从事县吏、屠夫、车夫、编织工等职业,基本上布衣出身。

项羽的创业元老是江东子弟,有龙且、季布、钟离眛、曹咎(狱曹属吏)等人。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龙且

刘邦年纪大,与这帮“狐朋狗友”接触时间长,交情更深。项羽是跟随叔叔项梁避仇在吴中,是客籍人士,结交的朋友相对较少。


2.

投奔人员

在起义作战路上,他们又碰到了各路慕名而来投奔的人员。

刘邦在行军上,先后有张良、郦食其、张苍等投奔,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还有项羽麾下埋没已久的韩信、陈平,两人因职业发展瓶颈转而“跳槽”到刘邦团队,为刘邦得天下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陈平

项羽团队接纳的投奔人员,都是在项梁主政时期,投奔人员有谋士范增,有带着起义军主动来归的陈婴(县令史)、吴芮(县令)、英布(骊山刑徒)、蒲将军等,很快壮大了队伍。

主动投奔刘邦的人员,都为刘邦的魅力所折服,觉得他恢弘大度、不拘小节、志向远大,愿意留下来效力。而项羽当政后,西入关中路上,基本没有人主动来投奔。


3. 拉拢人员

刘邦集团除了主动参加、投奔的人员外,在楚汉战争中,他们还积极拉拢项羽集团、独立第三方的人员。彭越,起初是带领一支独立部队,刘邦赐给他将军印信,后又任命为魏国国相,许诺封王,千方百计拉拢。

这位游击战大师,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彭越

周殷,项羽集团的大司马,负责南方军政。鸿沟议和后,刘邦派英布、刘贾去鼓动周殷叛楚,成功策反,并让他反攻楚军。

随着楚汉战争深入,项羽也意识到孤军作战,力不从心,他也出动拉拢重要势力,游说韩信中立,招募英布回归楚军,可惜都失败了。

两者差异在于,刘邦未雨绸缪,提早考虑,晓以利害,并给予优厚条件。而项羽是在无奈之下,才出此计策,可惜人家已看透他,对他不感冒。


4. 特赦人员

刘项的人才队伍中还有一类特殊人员,就是敌方人员,被他们抓住或向他们投降,被他们赦免并任用。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子婴投降

刘邦入关后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他还赦免了曾多次让他吃尽苦头的季布、为彭越哭丧的栾布、教唆韩信反叛的蒯(kuǎi)通,敬佩他们的忠义;大度地封两次背叛他的雍齿为侯,平息了诸将的争论。

项羽唯一一次接受敌方投降的是巨鹿之战后,接纳章邯及其部将长史欣、董翳(yì)。但到咸阳后,他立刻杀了子婴,并进行大屠杀,与刘邦的“约法三章”形成鲜明对比,人心尽失。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章邯

两者对比,可见刘邦容人之量高于项羽,并且任命赦免人员为官,让他们各尽其才,发挥重要作用。项羽赦免的三位被安置在三秦,可惜很快被刘邦收拾。


、人才质量

人才不光在于多,更在于质量,看能力水平、谋略才干,优秀的人才能“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刘邦手下可谓人才济济,个个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萧何成为后世丞相的典范,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张良是“谋圣”,是军师智囊的典范。

韩信是“兵仙”、“神帅”,是军事统帅的典范。

陈平是高级智囊,算无遗策、六出奇计。

彭越是游击战鼻祖。

叔孙通是“汉家儒宗”。

位列唐宋“武庙七十二将”的人才除张良、韩信外、彭越,还有曹参、周勃。

还有能言善辩之士:说降70余城齐国的郦食其、游说英布叛楚的随何、说服南越国赵佗臣服汉朝的陆贾。(峰顶揽胜整理)

反观项羽手下,范增除鸿门宴献计外,亮点不多,屡次不被采纳,无端被猜忌;龙且有勇无谋之辈,死于韩信之手;英布、周殷先后叛变,钟离眛受猜忌而离去。

人才质量的对比可立判高下。


三、小结

公元前3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刘邦已充分意识到了,他广开门路,不拘一格录用人才。刘邦团队的人才来源多元化,而且忠诚度高于项羽团队。刘邦的个人号召力强,不少人才主动来投,地方人才去游说也愿意归附效力。

项羽自侍勇猛,“力拔山兮气盖世”,一路杀伐,屠城坑降,对人才的任用、建议不听,导致投奔的人寥寥无几,反而麾下的人才先后离他而去,最终成孤家寡人。

从选人之道探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系列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封顶君认为一增一减,相比之下,刘邦已在人才争夺战上赢得一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声明:原创文章,头条首发,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