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區拼爭“五個率先”, 榮獲“昆明市社會保險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

近年來,西山區社會保險局以全面深化落實社保改革、全力打贏疫情防控空阻擊戰為主線,以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為動力,以控疫情、抓改革、粗轉型、強擴面、保發放、防風險、優服務、提能力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榮獲“昆明市社會保險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和社會保險降費減負工作、工傷保險經辦管理工作、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工作、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擴面工作、社會保險財務統計工作等五項重點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在全市率先開展“降費減負”政策宣傳培訓,當好政策“宣傳員”

投入經費約15萬餘元,印製各類宣傳及業務告知書11萬份,通過網絡、紙媒、短信、微信等形式向全區企業宣傳政策內容,深入企業開展現場諮詢活動,在全市率先組織企業經辦人進行政策解讀培訓,組織現場培訓會8場,培訓企業負責人、經辦人、社區工作人員1200餘人。通過“降費減負”政策的落實,我區12000餘戶參保企業每月少繳養老保險約2117.11萬元,少繳工傷保險約299.22萬元,少繳失業保險約1500萬元,全區企業社會保險減負達3.99億元。


在全市率先推出辦結業務免費郵遞服務,當好群眾的“快遞員”

為推進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落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政務服務目標,針對部分當天不能辦結和跨省轉移養老保險關係的業務,推出免費快遞服務。群眾只需在窗口填寫郵寄單,其所辦業務辦結結果通過郵政快遞免費寄送。去年以來,我區為企業和群眾免費投遞郵政快遞982份,有效減少企業和群眾往返,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


在全市率先精簡業務流程,當好群眾“服務員”

為進一步提高群眾辦事的便利程度,我區整合業務、優化辦理流程,將原來政務窗口實行分類分窗口辦理模式進行調整,改為綜合窗口一站受理、業務內部流轉,群眾原需到不同窗口申辦的27項社保業務,全部實現“一窗受理”,提高了辦理事項的便捷度。


在全市率先開通街道社區社保專網,當好基層業務“指導員”

拓展業務觸角,加強基層社保工作隊伍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基層隊伍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開通我區10個街道及度假區海埂街道135個社區社保業務專網,我區及度假區4萬餘名靈活就業人員可就近到社區辦理養老保險繳費核定、參保證明開具、參保記錄查詢、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等業務,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


推行輪崗值班制,當好問題解決“守門員 ”

為加強窗口與業務科室的業務銜接,及時解決群眾多種服務需求,區社會保險局實行黨員骨幹深入服務窗口輪值制度。一方面負責為群眾提供政策諮詢和業務指導,另一方面及時協調解決窗口業務辦理過程中的問題矛盾 ,監督窗口工作作風和紀律。黨員值班員熱情耐心細緻的服務和精湛的業務技能,為窗口人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有效提升了我區人社綜窗服務形象。


管控結合不鬆懈,當好社保基金“安全員”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險風險防控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內控責任,定期開展內控監督檢查。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對51441名退休人員進行領取待遇資格認證,及時暫停了205名未按時認證人員的養老金。協助稅務部門追繳歷年社保欠繳1881萬元。按照市局佈署對疑似重複領取養老金的450多人進行了調查核實,並按規定進行了處理。


“政策紅包”隔空送,當好復工復產“護航員”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我區社會保險管理服務工作也在疫情的磨礪中轉型升級,在積極穩妥落實本單位和窗口疫情防控任務的同時,廣泛宣傳、主動服務、狠抓落實,以“不見面”服務方式,全力推進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免、減、延、緩”政策落實落地,切實幫助企業提振復工復產信心,推進我區經濟重啟。截止4月20日,為全區 9247 家企業減免社保費 17181.35 萬元,其中,養老保險費 16824.61 萬元,工傷保險費 356.74 萬元;按減免政策退還 7010家企業2月份已繳養老、工傷保險費 6576.8萬元;受理企業延繳報備565戶,延繳保費6073.79萬元。據測算,2020年2月至6月,我區為9200餘戶中小微企業(含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減免養老、工傷、失業保險費達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