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他比烟花还寂寞,他比耶稣还纯洁。这是世人对他的评价。


他是一位泛神论者,他认为神并不高于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也就是说,并没有高于自然的神,可以呼风唤雨,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有其必然性,他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他说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一切都产生于自然,应属于自然,包括情感。


在斯宾诺莎看来呢,人存在于自然之中,是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凡是在人之中发生的事,除了人自身的原因之外,大部分是由外在的原因决定的。由此来看,人是被动的,爱亦是如此。


斯宾诺莎认为:爱等于被动的爱。具体来说,被动的爱有三个特点,感情用事,情感模仿和羊群心理。


感情用事:


人是为情感所奴役的。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是盲目的,不管这个人品性好坏,甚至被他所伤害,我们都还是爱着这个人,不仅如此,我们在爱情里还会不分善恶。


就如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提到:个人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皆以他们的情感为准,也就是说在爱情里人往往会由于个人情感而不分善恶。


就像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中,爱国青年王佳芝因为爱上汉奸易先生而将他放走,计划失败不说,更断送了她自己和所有参与暗杀计划的人员性命。


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为了爱情,王佳芝放弃了她一贯以来坚持的原则,在善与恶面前选择牺牲了恶,甚至为了易先生牺牲了自己的姓名,话又说回来,放走了易先生的王佳芝,真的已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了吗?


并不是的,只是因为王佳芝被感情所奴役,即使她能够明辨是非,她还是会被感情所左右。


正如斯宾诺莎所说:我把人在控制和克制情感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为感情所支配,行为并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在命运的控制下,有时间明知什么对他是善,但往往被迫而偏去做恶事。


情感模仿


我们会模仿所爱之人的情感,从而与他们产生同样的情感,比如我们的心情会跟着所爱之人同频,会因为所爱之人欢喜而欢喜,因为所爱之人忧伤而忧伤。


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比如说,本来你今天心情很好,还特别幸运的中了彩票,但是当你刷朋友圈,得知你喜欢的人丢了工作,相信你的好心情立马就没了,你会跟着他一起担心找工作的事。


这种心情应该就像郭敬明在《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中所说的: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爱屋及乌,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会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和他有关的人和事。当然情感模仿不止如此,重点是想象两个字。


就如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所说,当一个人想象着他所爱的对象感到快乐或痛苦的时候,他也将随之感到快乐和愁苦,而想象与情感一样,主要是外界因素决定,因此属于心灵的被动。


羊群效应


关于这一点,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提到,假如我们想象着有人对于我们所爱所恨或所欲之物亦爱、亦恨或亦欲,我们便因而更坚持对于此物之爱、恨或欲求。


反之,假如我们想象着有人爱我之所恨,恨我之所爱,则我们会感到内心的波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社会对姐弟恋的认可度不高,那么这便成为影响一个人选择伴侣的外因,如果一个女生喜欢上比自己小很多的男生,在决定要不要相处试试的时候,她一定会考虑,这个男生会不会在乎不在乎她的年龄。


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还有男人恋爱经验多,会被认为是有魅力;但是女人恋爱经验多,总会给人轻浮的感觉。


以上便是斯宾诺莎对于被动的爱的理解,虽然人是被动的,但在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里,自由却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在顺从自然的必然性的同时,运用自身极其有限的力量,尽量达到相对的自由。


由于人容易被情感所奴役,斯宾诺莎便将它视为人达到自由和幸福境界的最大障碍,但即便如此,斯宾诺莎并不认为要完全抛弃情感,而是要用理性克制情感,运用用理性克制情感,说白了就是我们在爱情中要有个人意志,就是说我们要有个人的想法,当我们在被动的爱中加入个人意志,我们便在被动的情感中获得了自由。


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正如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说,受情感或意见支配的人,和为理性所指导的人,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前者的行为,无论他愿意与否,完全不知道他所做的是什么;而后者的行为不是受他人的支配,而是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且仅作他所认识到,在他生活中最为重要之事。


因此我称前者为奴隶,称后者为自由人,


比如受姐弟恋观念影响的人,在面对爱情,能够真正顺从自己的本心,为爱冲昏了头脑的人,能够在爱情面前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和对待善恶的态度,这都是自由人。


对于陷入被动的爱而不知克制的人,斯宾诺莎称为愚人,而对于自由人斯宾诺莎则将其称之为智人,虽然我们自身的意志在自然之神面前很渺小,但它却最能体现我们存在的途径。


愚人在种种情况下单纯为外因所激动

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灵魂的满足

他生活下去,似乎并不知道他自己

不知神,也不知物

当他一停止被动时,他也就停止存在了


反之,凡是一个可以真正认作智人的人

他的灵魂是不受激动的

而且依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能自知其身

能知神、也能知物

他绝不会停止存在

而且永远享受着真正的灵魂的满足


——斯宾诺莎《伦理学》


斯宾诺莎 | 爱是盲目的、被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