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爱吗?更常用的爱的方式,是批评而不是比赞扬

批评是比赞扬更常用的爱

“这么多好的,你为什么只说不好的?”这句话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近期“爱×党”、“恨×党”比较流行,只要是说“好听”的就是“爱”,说“不好听”的就是“恨”。说到这里不禁为努力争取“教育惩戒权”的老师们悲哀一下了,您们得多“恨”学生才会天天找学生的缺点,天天说学生不爱听的话啊?甚至还想惩罚一下学生……

包括我们的家长,也是经常批评自己的娃,我们能说批评就代表着“恨”吗?我们见惯了了各种各样的“捧杀”,我们能说“赞美”就是爱吗?

您会爱吗?更常用的爱的方式,是批评而不是比赞扬

爱是复杂的,我的心您不懂

爱,作为人类情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难以辨识的。很多人都经历过爱恨交加的状态,懵懂中的青涩儿女为爱与不爱演绎了多少情感大剧,制造了多少悲欢离合。甚至有人说爱到了极致就是“恨”,所以才会有“恨铁不成钢”之说。

爱与恨是人的情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区分。再加上人与人的表达方式不同,观察世界的视角不同,还有爱的内隐性,辨别爱、恨是如此的困难。

您会爱吗?更常用的爱的方式,是批评而不是比赞扬

爱是需要付出的,廉价的爱不是爱

人作为动物界中最会说谎种族,爱常常被当做欺骗的手段。我们见过太多的以爱为名欺骗他人感情的事情,也见过太多的欺世盗名的伪君子。爱与不爱最大的差异在于付出。一个只知道批评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爱学生的老师,爱需要大量的物质、时间、精神的付出。一个老师是不是爱学生,只看他对学生的付出就知道了。一个偏爱学习好的学生的老师,对学习差的学生的付出几乎为零的时候,我们很难相信他批评学习差的学生的时候是否存在着爱。怒其不争的前提是,您是否付出。

爱需要技巧,否则就是自作多情

很多人自诩为“爱×者”,可是他的爱并没有付出更多的精力、物质、智力,他仅仅用愤怒的语言攻击他认为不爱×的人,以此来证明是爱×的。这让人想起了青春期的小男生为了证明自己爱某个姑娘,不停地挑衅和姑娘感情不好的人,甚至任何不喜欢(包括厌恶和没有任何交集)姑娘的人,都是他攻击的对象。结果很明显,就像慈禧围剿拳民一样,被姑娘漠视或厌恶。

爱的表达是需要技巧的,是需要付出财力和精力,甚至是智力的,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简单的赞扬、吹捧、歌颂与简单的批评、攻击、辱骂,都无法表现出“爱”,更无法起到爱的效果。这也是为何在教育中爱的教育也需要批评和惩戒的缘故。

您会爱吗?更常用的爱的方式,是批评而不是比赞扬

爱是双向的,否则就是单相思

爱,是一种非常内敛而复杂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爱而后让别人爱上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经常听那些怨男痴女歇斯底里地说“我这么爱你,你为何对不起我啊”。没办法,爱是双向的,任何一个单向的爱只能成为单相思。如果爱一个人就一定要得到别人的爱,估计那些“身在花丛中”的人就开心了,他们博爱啊!

您会爱吗?更常用的爱的方式,是批评而不是比赞扬

爱森林不爱树木,那不是爱

很多人认为女权主义就是爱护女人,殊不知你再怎么样用户女权主义都不如好好爱护自己的女人更能表现自己的爱。我们见过不少提倡爱护森林的人却不去爱护任何一个树木,真正爱护森林的话,那就去爱护每一个树木。如果你爱×,你就认真的爱护×内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去简单地通过攻击别人爱×的方式。

其实嘴里说着爱的人,行为上却用恶毒的攻击的方式去消灭所爱的人、物的每一部分,这要么是愚昧,要么就是坏了。如果说是愚昧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爱的方式也是批评那些和他们爱的方式不一样的人而已。批评似乎是比赞扬更为常用的爱的方式。

您会爱吗?更常用的爱的方式,是批评而不是比赞扬

破坏一定不是爱

在爱的表现方式中,有不少人表现为破坏,得不到不如毁了它,这种行为只能说是坏了。我们需要明白,破坏一定不是爱。


作者:虹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