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巍山是雲南最早設置郡縣的地區之一。據記載: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邪龍縣,唐初,巍山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前四代王皆在巍山建都。宋代設開南縣,元代設蒙舍千戶所,明清兩朝設蒙化府、蒙化直隸廳等。民國設蒙化縣,1954年改名巍山縣,1956年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南詔古都、彝祖故里、道教聖地、鳥道雄關、紅河之源、和諧回村”是巍山的六大名片。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文獻名邦”、中國民間扎染藝術之鄉、中國彝族打歌之鄉、中國名小吃之鄉等多項桂冠,賦予了這片土地無比神奇的魅力。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滄桑歲月,淘盡無數的歷史陳跡,卻洗煉出巍山這座別具特色的古城。巍山古城至今完好的保存著明清建築風格,城方如印,24條街和18條巷縱橫交錯,構成棋盤式格局。馬具店、小吃店、裁縫店、雜貨鋪、紙燭店,都還是那些經營了幾百年的老行當。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古城裡,有許多古建築群落,文華書院、文廟、等覺寺、東嶽宮是其中的代表性建築,這些古建築造型美觀大方,結構嚴謹,工藝精湛,莊嚴古雅,凝聚著中國古建築的風骨。最讓人驚歎的是那些土木結構、瓦坡頂屋,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古院落,保留著的不僅是昨日的輝煌,更多的卻是和諧悠閒的家居生活。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拱辰樓,是巍山古城的北樓,建於明洪武23年(1390年),經數百年風霜雪雨,仍巍然屹立,雄偉壯觀。南北兩簷下分別懸掛著“魁雄六詔”、“萬里瞻天”兩塊巨匾,氣勢雄渾,為清代遺物。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星拱樓,位於古城中央,被稱為古城的印柄,樓高二層,四面開窗,簷牙高挑,俊秀挺拔,因而又稱凝秀樓。

整座巍山古城,分明就是一座完整的明清風格古建築的博物館。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巍寶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有珍稀植物300多種。其中有一棵明代古山茶,是茶花中的稀世珍品,樹高18.4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一棵古山茶樹,每當開花時節,花朵碩大,紅似胭脂,燦若晚霞。這裡還有生長1000多年的高山栲,300多年的古玉蘭等珍稀花木不勝枚舉。可謂古木參天,紫氣青霞,真乃物華天寶、地靈人傑。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巍寶山南詔土主廟,是彝族祭祖的聖地。它是公元714年,南詔第三代王盛邏皮向唐王朝請封,為紀念第一代王細奴邏而修建的。古廟的神威,使這裡從此便有了彝族祭祀祖先的活動,1200多年來從未間斷。2007年3月26日(農曆二月初八),南詔土主廟舉辦了盛大的祭祖活動,在同時召開的彝文古籍協作會上,專家學者們一致倡議,把巍寶山南詔土主廟定為彝族尋根祭祖聖地,並將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定為祭祖主祭日。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巍寶山還是中國14座道教名山之一。自漢代開始即有道士居住,文昌宮、青霞宮、玉皇閣、長春洞等明清遺存下來的20多座宮觀殿宇星羅棋佈、依山就勢,體現出道家文化的審美意趣。其中長春洞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座山中文物瑰寶俯仰皆是,“松下踏歌圖”等一大批有價值的壁畫、詩聯、匾額、雕刻均為藝術珍品。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巍山是茶馬古道上三進三出的要衝,至今,巍山的古道上,還留存著當年馬幫反覆踩踏出的深達20公分的馬蹄窩,見證著當年馬幫文化的輝煌,就在這條古道的山丫口,立著一塊明萬曆年間的石碑,上面刻著“鳥道雄關”四個大字,它既是世界上第一塊記載候鳥遷徙的石碑,也是茶馬古道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南詔古樂,有1000多的歷史,它吸收了中原文化和宮廷音樂的韻味,又融合巍山民間音樂的特點,創造了一種莊嚴典雅、高亢深沉的獨特風格。現存有100多首樂曲,是研究民族古樂的活化石。1200多年前,“南詔奉聖樂”曾到唐朝的長安獻藝;1988年,南詔古樂走進北京,為“第二屆國際世界語科學技術大會”演出,轟動中外嘉賓。2007年11月,南詔古樂第一次走出國門,千年古樂在韓國首都陣陣迴響。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扎染,是巍山民間傳統工藝中的又一朵奇葩。早在唐朝,扎染製品作為貢品送到京城併成為民間的時尚。如今,巍山的扎染產品遠銷日本、歐洲、美國。2003年,巍山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扎染藝術之鄉”。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說到巍山,不能不提到它具有獨特風味的小吃。火巴肉餌絲是巍山小吃中最具盛名的小吃。一根面、青豆米糕、豆漿油條、燒餌塊、鍋巴涼粉、什錦鹹菜、宮廷蜜餞可讓你一飽口福。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多民族聚集的巍山,沉澱了多彩濃郁的民族風情。

巍山是雲南省政府命名為“彝族打歌之鄉”,2008年“巍山彝族打歌”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打歌”是彝族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文藝形式,也是彝族民間流行廣泛的集體舞蹈,堪稱彝族文化中的經典。“松下踏歌圖”正是古代巍山彝族打歌的真實寫照。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上世紀50年代,巍山的青雲打歌就進了北京,80年代東渡日本,參加東南亞民族民間藝術節,2006年又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展演,2008年“打歌之鄉——巍山音韻”節目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播出,顯示了其獨特的魅力。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火把節是巍山流傳最廣的節日。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五這天,巍山人一大早就走出家門,採購節日用品。天色將晚,家家戶戶點起小火把,縣城廣場中央點起大火把,大家圍著火把縱情狂歡,整個巍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巍山是滇西回族的主要聚居地。每個回族村子都有自己的一座清真寺,這些清真寺獨具風格、建築精美,有飛簷走閣,雕樑畫棟的典型的中國傳統殿宇式建築,有殿堂巍峨,星月點綴的蘊涵阿拉伯風格的樓宇,這些建築把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和阿拉伯風情揉合在一起,顯示了巍山回族文化的獨特風姿。其中,永建鎮東蓮花村於2008年10月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巍山的回民十分善於經商,他們用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創造著自己美好的生活。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當我們領略了巍山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和人們恬靜和諧的美好生活後,不禁會發出由衷的讚歎,這裡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瑰麗的自然景色,古老的歷史蘊藏著深厚的人文大觀。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紅河孕育了古南詔國的文明,催生了雲南各民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滋潤了雲南廣博的山川土地。紅河的發源地就在巍山一個靜謐而美麗的小山上,在源頭的旁邊豎立著一塊刻有“大紅河源、額骨阿寶” 的石碑。在彝族話裡“額”是水之意,“骨”是彎彎曲曲,“阿寶”則是父親的同義語,連起來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父親河。與世界上其他被稱為母親河的河流不同,只有紅河被稱為父親河,這就是所謂的“紅河雄風”,儘管它出發的態勢波瀾不驚,卻註定要奔向洶湧澎湃的大海!

走進巍山,大有可觀

來源:巍山旅遊公眾號

文/範健華

圖/韓勇林 南詔古樂 紅河九曲十八彎圖來自網絡

編輯/韓勇林

審核/範健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