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疫情下的“父与子”,爷俩的对话绝了!

今天分享我们特约撰稿伊格老师的文章,他留学后在洛杉矶一家技术公司做产品经理,目前一半奶爸,一半工作。

记得那天刚收到儿子学校要close的email,我就心下一凉。

要说封城之初,电影院、川菜馆、健身房的陆续关闭,对我的精神打击其实也还好,但是儿子上学正式停止,一瞬间还真让我虚的要死。

我想很多家长的心态都跟我一样是自相矛盾的:去学校吧,怕传染;不去吧,两口子上班又都没办法带。更不用说在封城期间不能乱动,这一个个内置核动力的小怪物一天到晚闷在屋里能整出什么幺蛾子了——那绝对能比脱缰的哈士奇搞出更大的动静。

洛杉矶疫情下的“父与子”,爷俩的对话绝了!

还好公司法外开恩,给我们调休的同时每周三天在家办工,避免了每天都带孩子上班的窘境。我才得以有时间真正会会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1、学区

记得儿子刚出生那会,我硕士还没有完全毕业,在教授的实验室里当助理,拿着一周只有300美金的薪水。还好后来找到了工作,全家搬到了洛杉矶。

现在六岁的儿子在附近一家私立小学读一年级——我的收入其实一般了——上私立的原因主要是心仪的公立学校暂时没有排上名额,仅此而已。

美国的公立小学当然是免费的(afterschool收费),但教学质量和硬件水平肯定是千差万别。这和所在区域的收入以及纳税水平有间接关系。在美国,“市”的单位下面有许多“学区”的划分(我不太了解国内的学区情况,也许差不多?),而免费的公立小学首选的招生范围当然也就是本学区内的适龄学生了。

当然了,跨学区还是可以申请转学的,但是排队的优先级肯定要在人家后面了,而且还不能享受校车的服务,要自己解决接送问题。

洛杉矶疫情下的“父与子”,爷俩的对话绝了!

公立小学的质量可以参考GreatSchools学校评分机构的数据,分数从1到10,10分最高。这个分数水平是根据学生们的考试成绩综合评估的,而且由于一些平均成绩影响到学校的评级,“功利”式学习也屡见不鲜,我之前就在隔壁小学的的网站上看到家长的留言,抱怨老师只强化影响学校评级的学科项目(比如数学和英语),而对其他的内容课上就一笔带过(比如科学等)。

当然了,9分、10分的学校总归还是好的。教学质量是一个方面,家长素质也是另一个方面。

学区房价格分割出的社会阶层这个找骂的话题没必要深究,但是单看班级的学生成绩,你愿意让孩子在平均分为90的环境中成长呢,还是在平均分只有30多分的地方期待奇迹的发生?

要知道奇迹这东西喜欢出现在好莱坞和华尔街——可惜在现今疫情下,这俩地方都歇菜了。

2、奶爸日常

私立小学的费用其实也还好,我儿子目前的学校,质量相当于10分公立小学,还有“蓝丝带”(Blue ribbon,美国中小学的最高荣誉)。费用平摊下来每月1000美金出头,听朋友说国内的私立学校价钱都上天了。

精彩的是现在疫情期间学校关闭,课程可不能落下——反正学费是不退的,爱学不学——好在老师十分负责,每一个学生的进度都会尽心追踪。而听朋友说有些评分稍低的学校,基本上是不怎么在乎学习进度的,大家寓教于乐,玩的嗨就行。

于是各种作业在家完成,还有线上课程。平日里基本流程是早起先处理公司紧急邮件,给少爷做早饭,伺候少爷起床;然后登陆“Seesaw”平台观看老师录制的教学视频,登陆“spelling city”网站完成单词拼写与考试,在之后还有“Pearson Realize”完成数学课程与考试,除此之外还有圣经学习(基督教学校)以及选修课等等。

3、圣经

我虽是无神论者,但是很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同时也不反对这所学校给儿子传播相关的知识。但是儿子的学校把圣经也列入考试项目并计入总成绩这个操作有点逆天,并且对我来说,在家辅导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儿子在美国教育的培养下早早养成了独立思考能力和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的雏形,以防在跟他“学术讨论”的时候影响父子感情,后来我干脆就对这个小美国佬说,“圣经学到第几章了自己去读,读完考试,这一科有问题千万别问我。”

“问我你就肯定考不过,你爹是分子生物学毕业的,隔行如隔山。”

4、惩罚

疫情封城呆在家久了,我愈发佩服儿子的小学老师。这一个小怪兽虽说还算乖,但是毕竟精力充沛,在家憋三天就原形毕露。把你缠的连好好回个公司邮件都辛苦,更不用说督促他完成每日更新的数个学校功课了。而老师平时每天都要跟一票小孩斗智斗勇,还能保持大家的平均成绩来维护学校的顶尖评分,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

毕竟在美国,不能对小孩说狠话,也不能怎么惩罚——最严重的惩罚就是Time out (罚站)了,而即使这样也有许多地方在叫停,觉得罚站5分钟简直是残忍。

洛杉矶疫情下的“父与子”,爷俩的对话绝了!

所以每次我跟儿子说,你爹我小时候被你爷爷拿拖把棍子追着打,他都不信,说我是骗子,还问我,“你为什么不打911让警察抓爷爷?”

好嘛,倒给我提了个醒。

我说,“如果因为爸爸轻轻打你屁股两下,你就打911,警察就会把你带走送到别人家里,你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xbox和ps4还有你那个傻乎乎的三角龙也都别想再玩了,所以没事别乱打电话,懂吗?”

他想了五秒钟,“Ok, deal(成交)。”

5、尊重

你很难跟这边长大的孩子解释“孝道”的概念,因为他们觉得你既然创造了生命,就要无偿的负责——当然了这么想也是对的。

那么就只能换一种思路去影响他们的品格,以及维持父子之间的健康关系。

美国学生的成绩和在校表现都是隐私,所以也不会存在我们小时候在国内那种跟批斗会现场一样的大型家长会的存在

,而是安排几天时间出来,各个孩子的家长自选合适的时间段和老师单独沟通。

那么在会面的时候,我就问老师,“儿子越来越喜欢和我争论了,让我很苦恼,如何能让他完全听我的话,像我尊重我老爸那样尊重我?”

洛杉矶疫情下的“父与子”,爷俩的对话绝了!

老师笑着说,“首先争论并不代表不尊重。”

“我自己也有三个孩子。”她说,“在他需要保护的时候保护他,在他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在他取得进展的时候夸奖他,在他需要榜样的时候树立给他,这样就行了。”

“如果他还是不尊重我怎么办?”我说。“那么你对‘尊重(respect)’和‘服从(obedience)’两个单词的不同之处可能还有些混淆。”这位带了20多年小学生的加州老师说。

6、肤色问题

我决定学习美国老师的科学育儿理念,但是毕竟疫情封城,呆在一起时间太长了,百密一疏还是翻了船。

前天儿子在家完成了课程跟我大眼瞪小眼,突然对“肤色”问题产生了疑问。这让我吓出一身冷汗,不过一问之下,幸好他没在学校胡乱发表什么“高论”,否则这几十斤重的黑锅我可背不起。

三思之后,我决定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班有一个黑色的同学,他是不是太脏了?”他说,“我手黑的时候,你就说我脏。”

“当然不是一回事。”我说,“你本来不是黑的,弄黑了当然是脏,而那个小朋友的皮肤本来就是黑色的。”

“那你是说他生下来就很脏?”

“不要乱说我从来没说过的话。”我抖得屁股都要掉了,“你如果在外面乱说,我就把你的耐克鞋扔泳池里。”

“那他为什么很脏?”

“听着,他、非、常、干、净。”我指着他的鼻子说,“你喜欢吃的巧克力也是黑色的,它脏吗?”

“世界上有很多小朋友的肤色不一样,就比如你去冰淇淋店,是不是有很多口味的冰淇淋啊?”我说。

“不同口味的冰淇淋颜色当然不一样,香草口味的是白色,芒果口味的是黄色,而巧克力口味的自然也就是黑色了。”我说,“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是这个原理。”

“我明白了。”儿子说,“那我以后就叫他‘巧克力男孩’好了。”

“这么叫也不行!”我说,“你就不要讲关于肤色有关的东西就好了,明白吗,以后你就知道了。”

“为什么?”熊孩子问。

“因为我、不、允、许。”我说。

“我是你爹。”

奶爸不易啊,这就是我现在的日常生活,估计有同感的不少吧。最后谢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还有赞赏!

(本文转自公众号:这就是美国)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小金诚意推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兴趣的童鞋,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咨询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