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扛起反彈大旗?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小幅回調,行業板塊呈現普跌態勢,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逾50億元,醫藥板塊逆市走強,漲幅榜上多隻醫藥股漲停。醫藥股為何逆勢走強?從行業角度看,生物醫藥報告期內業績實現高速增長,從一季報業績預告看,在線教育、雲計算、醫藥等企業從疫情中受益。醫藥作為防禦品種,後市仍有個股機會,但是,如果股價出現快拉,技術背離,就要考慮果斷收穫。


誰能扛起反彈大旗?

當前市場主要的矛盾,是場內與場外資金無法對趨勢性行情達成共識,還沒有出現一支能真正帶動全局的大熱點,活躍資金反覆炒作老熱點導致一日遊行情頻發,主力無心戀戰,短期回調蓄力後市場將面臨方向性選擇。誰能扛起反彈大旗?莫過於業績表現優秀、估值較低的券商板塊和受益於經濟復甦、政策加持的新老基建、大消費、醫藥概念、科技龍頭等。

在北上資金大舉加倉背景下,週二終於迎來反彈,量能也有所放大。但今天的漲勢卻無法持續,又陷入“溫吞水”狀態。大盤權重股非但不作為,還有打壓舉動,致使A股漲得慢、跌得快,遠遠落後全球股市的反彈步伐。由此看來,反彈不會一蹴而就,指數震盪反覆是目前階段主要特點,操作上避免追高。

有專家認為,美國股市進入“技術性牛市”,而A股仍舉步維艱。中國控制疫情和基本面是全球最棒的,但投資者擔憂擴容加速和一季度GDP罕見負增長,以及上市公司一季報可能出現大面積虧損,因而舉步維艱。無論是估值水平,還是風險溢價水平,都處於合理偏低的位置,市場再度大幅暴跌的可能性不大,有結構性個股行情,但牛市為時還早。

免責聲明:以上觀點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筆記,有關信息均摘自主流媒體,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