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养成中国人的人格之“气”

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描述:宇宙之初是一片混沌之气,气乃宇宙万物之本源。一气混沌运动而分清浊。清浊之气运动交合生成万物。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天地初开,人居天地之间,若人也是气生成的,那么假设混沌之气的有形之气聚而成之人的肉体,而精神则为无形的清纯之气而成之。

学习《孟子》,养成中国人的人格之“气”

1.中国人的正气

孟子的工夫修养论中的描述皆是指精神之清纯之气。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孟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此四端心是中国的儒生胸中之正气。

学习《孟子》,养成中国人的人格之“气”

2.中国人的贵气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人与禽兽动物之别在于人存有“仁”心,而“仁”心存于精神之气中。孟子的字句里表达了人有别于动物的精神高贵之气,而这股儒生的高贵之气让中国儒者因“仁”而对所有生命注入深切关怀。

学习《孟子》,养成中国人的人格之“气”

3.中国人的志气

孟子的志向是君子人格修养养成,协助君王以仁政治理天下,照顾百姓,以成就中国儒生之志气。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之志气是为大体、大人,天爵之仁义忠信之志,而非要小体,小人,人爵之福。易经序卦传曰:【有无妄,然后可蓄,故受之以大蓄】人若有了坚定的志气,才有可能超越吉凶祸福,名利等人爵追求。

学习《孟子》,养成中国人的人格之“气”

4.中国人的骨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如孟子般动心忍性之骨气,才能够经得起上天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拂乱其所为”等身体及精神的五种刻意磨练。也可以是经过上天的刻意磨练而成就了“动心忍性”之骨气吧!孟子的‘动心忍性’之骨气是中国人自我鼓励之道。


学习《孟子》,养成中国人的人格之“气”

5.中国人的生生之气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这里讲的“仁在乎熟”是指儒生的学问及君子人格修养无他,需有把自己培养成熟的生生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儒生胸中之浩然之气来自儒家先贤圣者之经典中,读之自觉胸中正气浑然充沛,生生之气源源不断。每日读一段经典,读罢面对现实世界,便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淡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生于战国时代,时局混乱,礼乐崩坏。在此背景下,坚持儒家学说,并不受各国国君采纳,他退而著书,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股生生不息长流不断的浩然之气,这就是《孟子》。

读《孟子》就像读中国人的精神之气,读书之人若能把经典之精神之气与自己的灵魂之气相结合,这便是君子人格养成之浩然之气的实践,也是中国人的人格气质养成之道。


原创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

文:合抱之木

整理:泽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