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面積最小的大學,僅1棟教學樓,學生上萬人,名字卻如雷貫耳

大學就是提供教學和研究的高等教育機關,中國大學的起源是北洋大學堂。甲午海戰慘敗後,變法的聲音越來越多,而北洋大學堂的出現就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的誕生,中國現代大學起源於西方。到了現在,在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的大學,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如清華北大。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屬於世界一流大學,不過清華北大的面積都不小。我國有個面積最小的大學,學生有上萬,但樓原先只有一棟。

我國面積最小的大學,僅1棟教學樓,學生上萬人,名字卻如雷貫耳

這所大學就是香港公開大學,它的前身是香港公開進修學院,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的法定公公立大學。1997年正名為香港公開大學,它的學校佔地面積只有公頃,大概是30畝地。別看它小,但是該有的都有,一棟大樓也足夠了。到如今,它分為五個學部組成,分別是人文社會科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和科技學院。

我國面積最小的大學,僅1棟教學樓,學生上萬人,名字卻如雷貫耳

它不大也是因為香港本來就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不大沒關係,它的名氣可一點都不小。在國際上都享有一定的聲譽,還是英聯邦高等教育聯盟的成員。學生有很多去外地交流的機會,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學還有臺灣大學當地。在這所大學裡,還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都是受到認可的。他們的教學也頗為嚴格,想要進去必須得達到三個條件。

我國面積最小的大學,僅1棟教學樓,學生上萬人,名字卻如雷貫耳

首先第一個是參加全國高考,成績在本科線以上。第二個是,高考的英語成績必須達到學校的要求。最後一個是,通過香港公開大學自身設立的面試還有英語筆試。如今他們的學生已經有了大概2萬人,修讀全日制的學生大概是2000人。這也是這個學校的一個教學特點,那就是上課分為面授和遙距兩種。

我國面積最小的大學,僅1棟教學樓,學生上萬人,名字卻如雷貫耳

遙距教學指的是使用電視以及因特網等傳播媒體進行教學,今年的二月、三月全國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這種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因為不需要去特定的地點,所以可以隨時隨地的上課,香港公開大學自成立之初一直都在開辦這個課程,平時主要是晚上或者是週六、週日定期舉行面授。

莫言、查良鏞(金庸)、李嘉誠、李兆基等人都是香港公開大學的榮譽博士,知名校友也出了不少。就現狀看來,香港公開大學發展得還很不錯,本科生的人數佔了全香港大學的六分之一。2017年還排在香港最佳大學的第八名,也得過不少如斯德哥爾摩科技挑戰獎之類的獎項。

我國面積最小的大學,僅1棟教學樓,學生上萬人,名字卻如雷貫耳

他們還有自己的研究所,從創辦以來得到了不少社會各界人士的捐助。比如說在2005年就得到了各界人士1億7000萬元的捐助,以私人名義的也不在少數。校舍裡面該有的圖書館、演講廳、導修課堂、多媒體實驗室、科學實驗室、自修室、餐廳都有。網上學習系統也是比較完善的,主要是因為學校開設的遙距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