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在國家嚴格防控措施和醫護人員的辛勞奮戰下,疫情有所控制。淋巴瘤患者通常免疫力低下,是本次疫情的高風險人群。值此特殊時期,為促進淋巴瘤領域學術交流,為患者提供規範化診療方案,淋巴瘤專家遠程交流項目一直在如火如荼開展中,多名專家遠程連線,共同解決淋巴瘤患者診療疑難問題。為此,醫脈通特別連線江蘇省腫瘤醫院吳劍秋教授,江南大學附屬醫院華海應教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施小鳳教授,分享新冠疫情之下,淋巴瘤患者的規範診療經驗。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吳劍秋教授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導師

江蘇省腫瘤醫院 腫瘤內科-淋巴瘤病區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常委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華海應教授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原無錫三院)血液科主任

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理事

江蘇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委員

江蘇省腫瘤防治聯盟淋巴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老年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施小鳳教授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後,博士生導師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科副主任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教研室主任

江蘇大學副教授

鎮江市血液學分會委員

江蘇省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專業委員會委員

醫脈通:既往研究表明,濾泡性淋巴瘤(FL)是一種相對惰性的淋巴瘤,患者中位生存時間可達18年。請問應當如何制定診療策略,才能最大化患者的生存獲益

吳劍秋教授

FL患者的規範化診療非常重要,包括病理診斷、預後分層、負荷評估、治療方案選擇以及隨訪檢測等多個方面

。復發、難治、緩解時間縮短、早期進展以及轉化問題,這部分FL患者的生存明顯變差。因此,如何延緩疾病進展、早期復發,延長患者生存,是未來臨床的努力方向。

目前,晚期FL仍屬於不可治癒的疾病。通過一線分層治療、維持治療,以及針對復發難治性FL的新藥、新療法的探索,可為FL患者爭取最大化的生存獲益。

醫脈通:近年來,淋巴瘤領域的研究進展迅速。請問目前國內FL患者的診療現狀如何,未來可能的研究或者發展方向是什麼

吳劍秋教授

FL是一種惰性淋巴瘤,疾病進展較慢。免疫化療是當前的標準治療。對於不具有臨床治療指徵的患者,往往採用等待觀察的策略。目前,臨床對於FL的早期干預尚缺乏有效手段。FL患者的治療選擇主要包括免疫治療(如利妥昔單抗單藥治療)、免疫化療、靶向治療、自體/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SCT/Allo-HCT)和放療等。

近年來,隨著對疾病認識與治療方法探索的深入,免疫調節劑(如沙利度胺、來那度胺)、分子靶向藥物(如伊布替尼、維奈托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雙特異性抗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等眾多新型治療手段不斷湧現,部分藥物及療法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部分已經應用於臨床。

對於早期復發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尋找新靶點與新方法。解決這部分患者的治療難題,可能是未來的重要研究方向。

醫脈通臨床發現,結外鼻型NK/T細胞淋巴瘤(NKTCL)侵襲性強,惡性程度較高,疾病預後差。請問該病的預後與哪些因素有關

華海應教授

結外鼻型NKTCL是一種較為常見的NKTCL,惡性程度較高,預後較差。

NKTCL的預後評估多采用PINK,危險因素包括年齡>60歲、Ⅲ/Ⅳ期、遠處淋巴結侵犯、非鼻型病變。每個不良預後因素為1分,總分為0~5分,得分越高,預後越差:低危組(0分)、低中危組(1分)、高危組(≥2分),具有EB病毒DNA者採用PINK-E預後評分系統,危險因素包括年齡>60歲、Ⅲ/Ⅳ期、遠處淋巴結侵犯、非鼻型病變、血漿EBV-DNA(+)。每個不良預後因素為1分,總分為0~5分,得分越高,預後越差:低危組(0~1分)、低中危組(2分)、高危組(≥3分)。

此外,規範化治療也是影響患者預後的重要因素,採用目前公認的標準方案進行治療,可使患者獲得更好的生存獲益。Ⅰ/Ⅱ期患者一般採取聯合治療,即為聯合化療+局部放療,化療選擇含門冬酰胺酶方案,如不能耐受化療,可選擇局部放療。Ⅳ期患者一般採取聯合治療,在達CR後採取SCT。

醫脈通:目前,國內的疫情局勢漸趨穩定,醫療秩序逐漸恢復;但境外輸入病例仍不容小覷,抗疫之戰依然任重而道遠。值此特殊時期,淋巴瘤患者在診療過程及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華海應教授

雖然國內疫情已經有所控制,但境外輸入病例問題不容忽視。淋巴瘤患者抵抗力差,依然應當對此次疫情保持高度警惕,診療過程中應當注意:① 化療前,充分評估患者基本情況,詳細詢問患者病史(尤其是呼吸道、腸道、泌尿道感染情況),並進行血液學、肝腎功能和心電圖、肺部影像學檢查,排除化療禁忌證後方可進行化療。②化療中,密切觀察患者是否發生異常症狀,包括髮燒、感染症狀、血象變化等,以便於及時調整治療方案。③化療後,動態觀察患者身體狀況,重視血細胞管理,若患者化療後骨髓抑制嚴重,需及時處理,如及早打升白針,增強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

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主要包括:① 目前醫院採取封閉式管理,應儘量減少陪護人員,且不允許探視。②飲食方面,建議患者食用新鮮的食物,避免進食隔夜飯。③

院外管理方面,患者出院後減少外出走動,尤其人群集中地方,減少交叉感染機會,切記外出戴好口罩,回家勤洗手,勤開窗多通風;如有不適情況,應及時與主治醫生聯繫,必要時返院就診,就診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

醫脈通:套細胞淋巴瘤(MCL)兼具侵襲性與惰性,基於該特徵,個體化分層治療對MCL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疫情當下,如何進行MCL患者的個體化管理,以保證患者的最大化獲益

施小鳳教授

不同分型、分期的MCL患者,治療方案不同。MCL主要分為以下幾型:經典型MCL、白血病樣非淋巴結性MCL和原位套細胞瘤變(ISMCN)。經典型MCL具有侵襲性,需要積極治療,Ⅰ期患者可以採取化療+局部放療。對於伴有大腫塊的Ⅱ~Ⅳ期患者,體能狀態好的患者可進行高強度化療(以大劑量的阿糖胞苷為基礎的方案),緩解後進行ASCT鞏固治療;體能狀態差、年老的患者可以選擇新藥治療(如苯達莫司汀、利妥昔單抗等)。

白血病樣非淋巴結性MCL是一種惰性的淋巴瘤,難以治癒,發展較慢,可根據病情需要決定是否進行治療。ISMCN並未達到MCL診斷標準,且很少出現進展,一般不需治療。此外,患者的年齡、體能狀態、乳酸脫氫酶水平、Ki-67表達情況也會影響其治療方案的選擇與預後

疫情期間,由於交通管制、醫療資源緊張,以及擔心新冠感染風險,部分患者不得不延遲治療,陪護工作也受到影響。為了解決疫情期MCL患者的診療困難,醫院採取以下措施:開展線上諮詢,為患者答疑解惑;建議患者於當地醫院就診,減少感染風險;若必須返院就診,應提前網上預約,避免聚集;優先採用口服治療方案,患者可以居家治療,避免返院而增加感染風險。

醫脈通:疫情期間,您所在的醫院在MCL患者診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

施小鳳教授

首先是醫護人員緊缺問題,疫情期間,醫院抽調部分人員支援發熱門診與新冠肺炎門診,規培生、研究生由於疫情影響而無法迴歸工作崗位,臨床醫生需要同時承擔門診與住院工作,負擔很重。

其次是病房管理問題,疫情下病房管理比較嚴格,病房資源緊缺,患者需要排隊入院。

最後是血荒問題,MCL患者化療後容易出現骨髓抑制,疫情期間,獻血人士減少,輸血需要提前預約排隊,部分患者的治療可能會有所耽擱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疫不容遲 至地有聲|淋巴瘤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診療經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