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湛江開發區法院硇洲法

庭陳道準副庭長側記

“在島上沒有什麼大案要案,主要是一些常見的借貸糾紛,甚至一些家庭的瑣事。”

“每天上班幾乎都是跟村民打交道,而且大部分案件都是靠調解結案,一般情況下,群眾還是比較信任我們法庭,大事小事都會過來諮詢,而且20多年下來很多村民都比較熟悉了,溝通起來很方便。”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湛江開發區法院硇洲法庭副庭長陳道準如是說。

硇洲法庭地處廣東省湛江市東南部的硇洲島,陸上距離市區約60公里,海上距離約28海里,與東海島隔海相望,它是廣東省法院系統中唯一的不通陸路的海島法庭。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我們現在就一個審判單元,這幾年案件平均都在250件左右,但是每年我們的辦案的歸檔率、結案率都達到100%。”陳道準介紹說。

雖然只有一個小小審判單元,但他們常年負責調解、審理島上涉8個村委會、46個自然村,五六萬居民各類糾紛。由於海島個別鄉村道路崎嶇,無法通車,有時送達都是靠步行、自行車或摩托車,甚至要坐船出海到漁民漁船上。海島不大,環島一圈才36公里。每天辦案、送達,近8年來,他們就跑了33萬公里,相當於繞島近1萬圈。只要有需要,硇洲法庭的法官們就會揹著國徽進漁村、上漁船。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平時,為方便漁民,硇洲法庭辦案人員經常扛著國徽上漁船開庭,“國徽在哪,巡回法庭便開在哪”。國徽架在哪裡,“巡回法庭”就開在哪裡。鄉親們親切地稱他們“小島大法官”。有時候,開完庭,退潮了,船無法靠岸,硇洲法庭辦案人員與原告只能涉水上岸。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晚上送達,騎摩托送達,到漁船上送達或者開庭,這些對我們來說是常有的事,我們都習慣了。”法官助理竇文偉說。

“......硇洲法庭,現在開庭。”在審理一起婚姻糾紛案件時,陳道準作為承辦法官按照法定程序認真進行庭審,而且開庭時全程用的是當地的方言。

“沒辦法,個別村民字都不認識幾個,也聽不懂普通話,只能用方言,雙方當事人才能聽得懂,溝通比較方便,這也是我作為本地人的一個優勢吧。”陳道準說。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剛開完庭,群眾又拉著還穿著法袍的陳道準“糾纏”了起來。 不慌不忙的他,依然面帶微笑向群眾耐心釋法答疑。

“習慣了,平時一些案件庭上解決不了,都是靠庭後協商調解。島上的村民比較淳樸,有時法律說不明白的,反而講一些道理他們還更容易接受。”陳道準介紹說,“我們結案不是唯一目的,關鍵是讓雙方當事人都能心服口服,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一直來,硇洲法庭幹警克服交通不便,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等困難,長年累月紮根海島,他們二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足跡走遍了硇洲島村道民巷,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地踐行著司法為民的宗旨。

“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島”,是硇洲法庭陳道準副庭長給審判團隊立下的“軍令狀”,也是他們肩上的責任與擔當。島上的村民經常說,有事就找“小島大法官”,準沒錯。

採寫:周海威 編輯:林小清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今天我當班】“小島大法官”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

長按識別二維碼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可關注瞭解更多關於我們的故事!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