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孩荒山探險找到麻袋,拿走8件寶貝,考古隊值錢的留下了

導讀:隆化縣位於河北東北部,古稱鬼方。自商朝起,這裡就是孤竹國境地,山戎族在這裡過著放牧狩獵的生活。到了秦朝末年。匈奴勢力撲來,隆化從此屬於冒頓單于國。到了西漢,漢武帝擊潰匈奴,隆化歸了烏恆族。隨後的東漢、三國、西晉一直到遼代,這裡都生活著大量的少數民族人。直到康熙年間,清廷在承德修建熱河行宮,位於承德中部的隆化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朝中重臣、文人雅士都爭相在附近修建宅院,到了乾隆年間,這裡已經有塞外京城的美譽了。

河北小孩荒山探險找到麻袋,拿走8件寶貝,考古隊值錢的留下了

在隆化縣西北灣門鄉與白虎溝鄉交界地,有一處拔地而起的高山。在半山腰處,坐落著一個山洞。往日只有野鴿子會在此棲息,因此當地人都稱這個洞為“鴿子洞”。99年的冬天,茶棚村裡4個孩子決定來一次荒山探險,旅程的終點就定在了鴿子洞。和想象中一樣,鴿子洞裡到處都是鴿子留下的糞便。孩子們都有些低落,就在此時一個孩子突然大叫一聲:“快看,那是什麼?”幾個孩子趕緊湊了過來,在洞中一個土坑裡,露出一段樺樹皮,下邊還依稀能看到布料。幾個孩子對視一看,都知道自己找到了寶藏。

河北小孩荒山探險找到麻袋,拿走8件寶貝,考古隊值錢的留下了

果不其然,當孩子們用力將布料拉出來後,一個麻袋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其中最大膽的小滿扯開包裹,包裹中放著一些衣服、枕巾,小滿隨後將這些看似不值錢的東西一丟,找到了幾樣有意思的寶貝。4個小夥伴將找到了8件五銖錢、骨角器、銀飾瓜分,抱著寶貝回了家。

河北小孩荒山探險找到麻袋,拿走8件寶貝,考古隊值錢的留下了

孩子們在鴿子洞找到寶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村,大人們也來到洞裡尋找,將孩子們丟在一旁的寶貝拿回了家。這可急壞了當地的文物保護員,他趕緊找到茶棚村的村書記,挨家挨戶的把寶貝收了回來。隨後隆化縣博物館先後7次來到村子附近,將鴿子洞裡找到的66件寶貝全部收回。

河北小孩荒山探險找到麻袋,拿走8件寶貝,考古隊值錢的留下了

其實孩子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拿回家的那些寶貝遠遠不如丟在洞裡的那些“破布”值錢。那些看似尋常的衣服、枕巾、被面、繡花鞋都是元朝的綾、羅、綢、緞。在這66件寶貝中,有5件被定位國家一級文物,16件被定為二級文物,還有20多件被定為三級文物。

河北小孩荒山探險找到麻袋,拿走8件寶貝,考古隊值錢的留下了

考古隊解釋說,最開始孩子們拿走的8件寶貝里,只有五銖錢比較值錢,不過這些年挖出的五銖錢也算常見。至於其他的幾樣骨角器、銀飾都沒有太大的考古價值。但他們丟在洞裡的那些衣服、鞋子都不同了,很多絲織文物都是從未出現過的,價值無法用錢衡量。參考文獻:《河北隆化鴿子洞元代窖藏》 編輯:陳彥君 配圖:週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