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放寬教師入職條件?

頭條熱點


雖然最近七部委發佈通知,部分職業採取“先入職、再考證”的階段性措施,其中包含教師這一職業。但是,並未說明教師的入職條件就放寬。

先入職、再考證

4月2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通知》,對《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部分職業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

其中,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在2020年12月31日前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將取得教師職業資格作為限制性條件。這樣一安排,高校畢業生在畢業找工作中,就不會在教師資格證上受到限制,不被允許參加中小學等學校的教學工作。

4月24日,教育部再次發佈通知,將上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推遲到下半年舉行。高校畢業生中原本參加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畢業生,也一起延遲到下半年舉行。

先入職、再考證,不是教師條件的放寬,而是特殊情況的特殊考慮。因為疫情的限制,暫時沒有條件組織集中性的考試的條件。我們另外也可以看到許多高校學生返校之後,也是先在宿舍隔離14天,也不提倡學生離開校門。如果組織各種資格考試,可能會給當前的高校管理造成諸多不便。

先入職、再考證,並不是放寬教師的條件,基本要求同樣需具備。我們可以看到有關通知中一樣要求高校畢業生要具備教師的必要條件:具備報名教師資格考試與認定的條件,思想政治素質過關,普通話水平達標,身體條件同樣要達到要求。也就是說,從專業、檔案、體檢、證書等方面要符合教師的基本要求,雖然沒有參加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但要具備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條件。

所以,先入職、再考證,並未放寬教師的入職條件,只是延遲了教師的考證時間。

教師入職條件,其實在越來越高

教師的入職條件,並沒有放寬,反而是在越來越高,尤其是體現在學歷上面。

在2000年左右,我們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同學都能進入到小學任教,並獲得教師編制。

在2004年大學畢業以後,進入一級城市中小學至少要專科、本科學歷。

而今天,看到許多鄉鎮學校的招聘通知中,要求學歷達到專科、本科以上的學歷,縣城的高中甚至要求應聘者研究生的學歷。

從這些要求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師的條件不是放寬了,而是越來越高了。

您覺得教師條件放寬了嗎?


童教雷鳴


今年新教師入職可以“先上崗,再考證”,很多網友都是這是放寬了教師入職的條件。其實不然,表面上是放寬了,實際上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我認為,之所以實行這一舉措,是因為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與下一次二者合一了,並無實質性的降低考試條件

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降低要求,但是卻會對考生產生影響,具體如下。

對已有教師資格證的考生不利

原因很簡單,本來沒有證的人不能報名的 ,但是現在條件放寬,考生人數或將增加,這樣競爭會更激烈,或許持有教師資格證的考生會被無證的人擠掉。

對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考生來說是個機會

以前考試沒有教師資格證不讓報考,很多考生就被拒之門外。有些非師範考生或者師範專業但是對教師行業不太感興趣的考生,感覺考完教師資格證,還得再參加考編,很麻煩,因此選擇考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間接降低教師招考的難度。

而今年不同,有無證都可以參加,也就是說,今年的教師招聘和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一樣,可參加的人群都是相同的,這勢必會增加難度。因為各個地區招考科目不同,有些地區教育理論佔比很少,偏重申論行測等公務員招考科目,這就給習慣考公務員的考生提供便利。

或許會有朋友認為,今年入編後還得考教師資格證。這個是不錯,但是要知道,教師資格證過關率比招教考試大多了,而且,一旦考上編制,有很多時間去準備資格證考試,相信拿到證書也不是難事。

考試內容的難度卻是相同的

不管需不需要持證上崗,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和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都是不變的,不管怎麼考,還是那些知識,一點也不少,因此改下的功夫還是要下,政策的變化對考試結果的影響是有限的,不會很大。

總結

這次所謂的放寬教師入職條件,就好比“繩子”的形狀變化了,圈住的人群不同了,但是難度還是沒有改變,只是適應的人不同了。大家備考的同時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優勢,彌補不足。我認為,總體來說,今年的考試要抓全面,突出優勢,才能成功上岸。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 ,畢業就上岸,從教十年,專注分享教育行業經驗和軟技能,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藍一鑫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知識產權局7部門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強化穩就業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通知》提出,對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凡符合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和教師資格認定關於思想政治素質、普通話水平、身體條件等要求的高校畢業生,可以先上崗從事教育教學相關工作,再參加考試並取得教師資格。 對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准入類職業資格,高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被聘用從事相關工作的,事業單位與先上崗的高校畢業生簽訂聘用合同時,應當按規定約定1年試用期;先上崗的高校畢業生在試用期內未取得相應職業資格的,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從該《通知》可看出,並非放寬教師入職條件,而是在入職時間上,打了個“時間差”:先上崗,再考證。

《通知》所體現的3個主要精神:

一是,疫情特殊情況下的階段性舉措;(上半年的教師資格考試因疫情推遲至下半年一併考試。)

二是,為平穩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之需;

三、入職後一年為試用期。期間,未能取得教師資格證的,解除聘用。

這種“先上崗,再考證”,對高校畢業生而言,很可能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入職更輕鬆、順利些,入職後,便佔據了一個工作崗位,大大減少了謀職的奔波與麻煩。

憂的是:入職一年後,如果考不了“教師資格證”,就將面臨解聘,勢必會對下一次謀職產生不利影響(如:耽擱了一年時間、名譽受損等)。

誰都清楚:剛入職的新教師,教學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必然會對備考工作有影響。

不過,“三味”認為,在第一年的試用期,如果教育教學工作出色,用人單位應該可以有辦法解除這個後顧之憂。比如:若試用期內未能取得教師資格,用人單位可予以續聘一年或更長時間,留足考證時間和機會。

當然無論怎樣,對入試用期教師,既要重視教學工作,也要重視資格證備考工作。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