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佔豫劇半壁江山,難道河南豫劇起源於山東?

“齊魯豬豬俠”是土生土長的山東半島人,不論是幼時記憶還是長大的切身經歷,都繞不開一個地方劇種,那就是河南豫劇。河南豫劇與山東呂劇以及天津快板佔據了“歷史話匣子”的幼年休閒之光。

山東佔豫劇半壁江山,難道河南豫劇起源於山東?

河南地方戲——豫劇

無論彼時還是此時,不論在街角還是公園,無論是男女還是老幼,“歷史話匣子”身邊的人們總是能夠哼哼出《朝陽溝》《花木蘭》等選段,特別是一些小姑娘,總是唱著“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

淺說戲劇的起源及豫劇真正起源

“齊魯豬豬俠”曾經聽大師講過戲劇的起源,大師說戲劇是因為貧窮起源,要飯的多,為引起重視就敲打著碗筷以引起眾人的注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定的曲調。“齊魯豬豬俠”當然持保留觀點,認為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要跟得上才出現了藝術形式。

豫劇清潔明快,節奏感強,容易把握演唱的重點。而且和眾多藝術曲種一樣,都編上了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讓人們在寓教於樂中瞭解了該藝術形式,學到了歷史知識,影響著自身的價值觀。

豫劇雖然在山東地區廣為流傳,群眾基礎好,但並非起源於山東。縱然山東人的豫劇水平也不低:在豫劇的五大名旦中,馬金鳳和崔蘭田是山東人,兩個人因為飢餓從山東逃荒到河南,後來在河南學了豫劇,終成一代名角兒。如今,在山東的魯西南一帶,豫劇更是獨霸一方的地方流行劇種。

山東佔豫劇半壁江山,難道河南豫劇起源於山東?

豫劇服裝

所以,豫劇的起源是河南,而非山東。

豫劇與山東的層層親密關係

據瞭解,豫劇最早可能的起源是從明代河南民間的民歌、小調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由於地處中原,吸收了秦腔、蒲州梆子等其他元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當時稱之為"河南梆子"。1924年之後,定名稱為豫劇。無論哪種戲劇,甚至是中華文化的發展,都是兼容幷蓄的,河南與山東地緣相近,民風也較為接近,所以山東的一些元素也被不斷加進來,山東人聽著親切。

山東佔豫劇半壁江山,難道河南豫劇起源於山東?

平原省

另外,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山東的魯西南一帶的菏澤、聊城一帶與河南北部一帶的安陽、新鄉等是一個省級行政區,叫平原省,受河南中原文化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山東齊魯文化的影響。

第三就是聯姻的作用。魯西南一帶與河南接壤,親戚連親戚,在山東過得不如意了就投奔河南的親戚,在河南過得不容易了就投奔山東的親戚。這種人員往來也帶來了當時大量的聯姻,那時候以種地為生,出了幹活就是休息,休息的形式由很單一,除了唱戲基本上沒有別的,唱著唱著,大家就都會唱了。

當然,最重要的,當屬文化藝術無國界、無省界,文化藝術是祖國燦爛的明珠,是人們共同的俗成的東西。人人聽,人人愛。

“齊魯豬豬俠”說到這裡,各位明白豫劇與山東的關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