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含浦洋湖大王山,接下来的10年,谁才是主角?

长沙河西含浦洋湖大王山,接下来的10年,谁才是主角?


这些天,长沙大河西土地出让的信息席卷了朋友圈,洋湖老口子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包括洋湖、大王山、梅溪湖共计有42宗地块被官方公示,如果再加上月亮岛的S1地块,那年后这一波的河西土地出让总面积大约158.83万平米,合计为2382.36亩。具体数据如下:


洋湖7块地307806.7平米,合计约461.71亩;

梅溪湖19块地526878平米,合计约790.3亩;

大王山16块地741403.7平米,合计1112.1亩;

月亮岛1块地12166.73平米,合计约18.25亩。


洋湖这7块地的具体信息,老口子在上一期的文章中已经写过了,5宗地共计30.78万平米,2020年的洋湖继续卖卖卖,大家有兴趣可以再看看。今天我们简单来说说大王山的这1112.1亩。


长沙河西含浦洋湖大王山,接下来的10年,谁才是主角?

众所周知,如果以猴子石桥+二环线为界,拆迁开发的顺序是从北往南的,就是原来的谢家屋场(猴子石桥西那个大转盘附近位置)、含浦、洋湖再到现在的大王山。河西这边的人,应该还记得,最早一批在这个区域建设的楼盘,就包括了阳光100,当年阳光100门口的那两根红色柱子,简直就是地标。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不是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感觉:越早开发的地方,规划越是不好!举个例子而言,你看现在的含浦,包括二环线云栖路以南至靳江河以北的这个区域,比如中海国际、橡树湾这些地方,我每次过去都觉得特别的拥挤,而且道路规划中有许多的断头路或者左转逆行路。单就这个层面上讲,现在洋湖这边的确就比含浦要好。


当然,这些都是我纯粹的个人感受,说的是地面上的建筑物或者道路情况。如果单就地理位置来说,大含浦区域背靠岳麓山,南临洋湖垄,东眺湘江,西枕靳江,应该说是极好的位置了。还是那句话,说的是地面上的整体规划应该还可以更好!


长沙河西含浦洋湖大王山,接下来的10年,谁才是主角?

回过头再结合上面的数据统计说说洋湖和大王山。洋湖大面积拆迁是始于2008年左右,截止到今年已经足足12年了。简单地说,该开发的地、能开发的地、基本都差不多到位了,上一期的文章中也写到过,今年洋湖出让的土地都集中在洋湖南片区,因为其它区域都没有土地了。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大王山的出让土地是多少亩?1112.1亩啊!是河西四个板块里面出让土地最多的一个。这其实也基本反映了一个事实:接下来的戏,大王山才是主角!而且,如果你愿意再看一下下面这个图的话,你会发现,大王山才刚刚开了个头!因为这些地块基本都还集中在整个大王山的最北面的综合配套区,如果往南一直延伸下去,那广袤的土地可以直接到湘潭九华!


长沙河西含浦洋湖大王山,接下来的10年,谁才是主角?

另外,大家可以看上图中大片的绿色地带,这个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山老林,当年的坪塘镇叫伏龙镇,正是名出于此的伏龙山;备受推崇的曾国藩,百年之后的墓地也坐落于此。这一大片的林子,要说自然环境和风水,那肯定是极好的。所以说,如果居家,纯粹的从自然环境来说,这里绝对和洋湖有得一拼,而且丝毫不落下风!


还有就是,如果大家有时间、有兴趣,可以自行研究一下后面文章中的关于大王山地块的具体参数,比如商住比、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限高等等,这些参数直接决定着未来的人居环境。当然,买房居家或者投资置业要考虑的因素肯定是方方面面的,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可能还要包括:生活配套、交通设施、学区教育等等。一句话,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长沙河西含浦洋湖大王山,接下来的10年,谁才是主角?

回到前面的那个观点:越后开发的地方,整体规划可能会越好。这个观点不知道是否可以类比:洋湖之于含浦,大王山之于洋湖。城市整体规划,肯定是个非常专业的事情。注定是有些弯路要走,有些教训要碰。比如听老人家说的1952年建成通车的长沙市五一路,当年修成4车道那么宽,方方面面是承担了极大压力的,现在你再看看,车道扩增了一倍,还是觉得堵!所以说,得用发展的眼光来搞规划!


含浦、洋湖和大王山,就像原来的左邻右舍,有互帮互助,又会有互相竞争。听一些小道消息说,在2020年,莲坪路以北,三环线以南要全面完成征地拆迁,这或许是给全面建设开发大王山定下了一个基调。长沙人最喜欢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说洋湖位于三环线以北且拆迁已经十年了,那接下来十年的主角会是大王山吗?这个是否可以说是:头十年三北,后十年三南呢?


洋湖加油,隔壁老王正迎头赶上!

版权声明:1、转载内容版权归原所有人;2、本页面内容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妥善处理为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